按照國鐵集團2018—2020年貨運增量目標,2018、2019年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分別實際完成31.9 t、34.4億t,同比分別增長9.3%、7.8%,超過階段貨運增量目標。但是,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鐵路完成全年貨運增量的目標存在一定的困難。
(1)大宗貨物運量波動較大。2019年,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34.4億t,其中大宗貨物發送量為33.10億t,占全路貨運總量的96.6%。鐵路大宗貨物運輸受季節、節假日、淡旺季、企業環保等因素影響較大,貨源及市場需求存在不確定性,運輸需求和運輸能力、物流服務難以高效匹配,且受到疫情期間收費公路免收通行費政策的影響,運價不具優勢。
(2)集裝箱運輸產品服務質量不高。2019年,國家鐵路35 t敞頂箱實現增量6 100萬t,同比增長69%,占集裝箱總增量的78%,成為“公轉鐵”的中堅力量。在敞頂箱運用方面,鐵路局集團公司一直沿用“局屬箱”“配屬箱”的管理模式,按照“項目制”分配箱數并固定使用,難以根據各項目實際運作情況和效率及時調整。同時,中歐班列開行數量不斷增長,受運輸通道能力緊張及各主要口岸站能力趨于飽和等因素影響,階段性出現晚點、保留等現象,影響服務質量。
(3)商品汽車和冷鏈運輸有待提升。2019年,國家鐵路商品汽車日均裝車18 005臺/d,同比增加2 166臺/d,增長10.7%;冷鏈運量完成206.76萬t,同比增加46.67萬t,增長29.2%。但是,鐵路商品汽車和冷鏈運輸在市場開發、運輸服務等方面與高值白貨運輸需要還不適應。部分編組站還不具備商品汽車運輸專用車輛過峰溜放條件,冷鏈運輸“重來重去”的比重低,空距長。
(4)運輸組織需要進一步優化。2019年,全國鐵路日均裝車量15.40萬車/d,日均卸空車16.03萬車/d;分界口交接貨物列車4 419列/d,貨車23.2萬輛/d。但重點地區、重點線路運輸能力與運輸需求的階段性矛盾仍然存在。成組、直達運輸比重不高,不合理迂回運輸仍突出。部分站點或區域重車集中到達造成卸車困難,影響后續裝車和空車接續。
(5)大通道運能未充分發揮。2019年,浩吉鐵路開通后3個月內已完成貨運量412萬t。2020年計劃完成貨運量3 000萬t,增量空間大。浩吉鐵路運量主要集中在經襄州北、岳陽北至其他線路方向,受到“兩湖一江”地區企業煤炭庫存高、價格空間小等影響,經浩吉鐵路南下的本線運量貨運需求不足,貨運大通道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6)空車不能夠有效保證。截至2019年底,國家鐵路貨車保有量已達82.2萬輛,但在旺季部分車型仍然比較緊張。目前貨流方向相對集中在“三西”地區和新疆地區,貨流去向集中在北京、濟南、上海鐵路局集團公司管轄范圍和我國西南部地區。貨源結構主要以敞車裝運的煤炭、焦炭、金礦為主。需求旺盛時段敞車的運用非常緊張。隨著集裝箱裝車上量,兩用平車、集裝箱專用平車的運用也日趨緊張。
新形勢下實現鐵路貨運增量行動對策
(1)加強貨源組織。加大“公轉鐵”營銷力度,全力爭取相關政策支持,積極與國家政府部門、重點企業對接,協調北方各主要港口圍繞集港煤炭、疏港礦石運輸,實現“重來重去”的鐘擺式直達化運輸,協調電力企業進一步提高煤炭通過運輸鐵路的比例,完善港口、重點裝卸點集疏運協調組織,不斷提升鐵路大宗貨物運輸市場份額。發揮敞頂箱在“公轉鐵”“散改集”方面的優勢,促進煤炭、焦炭、礦石等入箱運輸,發揮鐵路物流基地作用,發展多式聯運,開發國內外運輸產品,實行“國際箱+內陸箱”“鐵路箱+自備箱”并行的發展模式。促進浩吉鐵路增運上量,進一步穩定靖神鐵路貨源,兌現裝車方案,充分利用新上鐵路直通運輸政策,增加運量,協調組織太原、呼和浩特、西安鐵路局集團公司到“兩湖一江”和川渝地區車流經浩吉鐵路跨線運輸,推動太原鐵路局集團公司利用浩吉鐵路輸送南下車流,減輕包西、西康、侯月、焦柳、京九等通道壓力。
(2)優化運輸組織方案。保證大宗長協運量,能力緊張時,優先滿足大宗長協裝車,通過優化車流徑路、編組計劃,提高大宗直達運輸比例,減少技術站解編作業,組織煤炭、礦石裝車地直達列車和技術直達列車,打造大宗貨物直達、重載化運輸通道。提升班列開行質量,加強班列運到時限管理,提高班列旅行速度,壓縮兩端作業時間,提高市場競爭力,完善中歐、中亞班列開行組織和運行監控,積極推進口岸站運輸組織和交接能力建設,有序推進中歐班列國內口岸站“三并二”集并運輸,緩解口岸站階段性擁堵的問題。加強局間運輸計劃對接,細化分界口能力利用方案,提高分界口交接水平,提高跨局貨物列車編組質量,加強滿軸、滿噸列車組織力度,改善分界口車流結構,優化長交路機車運用,嚴格控制不合理迂回。根據卸車情況及時調整調小運轉機車使用,力爭將夜間卸車比重提升至50%以上,分析長期卸車積壓站點情況,制訂和細化卸車組織具體措施,增加卸車設備、機具、勞力,改進作業組織,提升貨場及專用線卸車能力。
(3)增強運力保障。加強排空組織,通過瓦日鐵路、浩吉鐵路等,加大對太原、呼和浩特、西安鐵路局集團公司及煤炭主產區的空車補給力度,組織襄州北以北增開編組100輛以上的空車列,形成空車輸送的大動脈,減輕京九、焦柳、京廣、侯月等通道的排空壓力。充分利用卸后空車,加強車種代用,整列卸后空車底循環套用,減少無效排空,合理制訂配空計劃,細化去向別、品類別配空方案,按照配空距離最短、配空時機最佳的原則組織配空,減少空走距離。集裝箱做到單向調整,避免產生對流現象,以運用效率為依據,組織空箱向效率高的鐵路局集團公司調整,優化敞頂箱運輸方案,實現局管內敞頂箱統一運用,優化專用車輛運用,保障商品汽車、冷鏈運力。壓縮貨車周轉時間,加強管內重車輸送、取送車作業,壓縮貨物作業停留時間,充分利用調度日班計劃編制的局站一體化功能,積極推行編組站機車、車輛專業調度與車站調度員合署辦公,提高車流組織和列車編組效率,嚴格執行編組計劃,大力減少違反編組計劃車流,壓縮中轉停留時間。優化機車交路,增加跨局長交路數量,減少機車換掛次數,擴大大功率機車運用范圍。
(4)提升設備技術水平。加快各級物流中心、大型廠礦企業、港口專用線建設,改善設備條件,推進浩吉鐵路集疏運能力、延安聯絡線等與既有線的聯通建設進度。加強與裝備企業間的協調力度,加快組織新造箱、新造車、改造車及時出廠,合理調整運用。加快推進JSQ型車過峰溜放試驗工作,研究浩吉鐵路開行萬噸列車的方案,推動C80等大軸重貨車雙向適配適用并擴大運用范圍,實施卸車分級預警管理。積極推進專業物流信息化建設,實現班列追蹤管理,提供超時預警、在途運行可視化等功能,保障運到時限。
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鐵路部門需要不斷提高協議運輸吸引力,主攻大宗貨物、集裝箱、冷鏈商品汽車等重點品類,大力發展海鐵聯運、多式聯運。同時,進一步堅持效率效益導向,精細調度指揮,深化運輸挖潛,優化運輸組織和強化時限管理,推動鐵路貨物運輸高質量發展。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