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取快遞,北京某小區的蘇女士很難注意到黃綠色的豐巢快遞柜已經被換成了紅色的京東快遞柜。住在北京萬科某小區的李女士也是突然之間發現小區門口出現京東的快遞柜。
剛經歷過豐巢收費的蘇女士,作為淘寶的常客,她剛開始是擔憂要在京東快遞柜上“要交更多保管費。”
這是豐巢收費之后的一個細微變化。一方面是在收費風波之后,消費者的不信任和豐巢的自我的調整,另外一方面,是京東快遞柜默默擴張,補足物流的短板。在這些無法感知的變化背后,是物流在線下的角逐。
快遞柜從一門生意,變成了物流企業的一張牌,每一家企業,現在考慮的是如何打好這張牌,從而在線下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2015年6月,中國幾家頭部的民營快遞企業順豐速運、 申通快遞 、中通快遞、韻達快遞與倉儲巨頭普洛斯宣布共同投資創建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運營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豐巢”智能快遞柜。
智能快遞柜最初被賦予了“物流最后一公里難題終結者”的使命,是解決快遞末端配送的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并最終成為社區O2O落地的承載設施。如果放得更長遠,智能快遞柜被視為智慧物聯網的一個重要入口,社區的服務入口之一。
從豐巢的融資歷程可見資本市場對于快遞柜的認可。2015年6月1日,豐巢完成了順豐控股的5億元天使輪融資;僅僅5天之后,申通、韻達、中通和普洛斯以增資方式進入,加上順豐跟進,再獲5億元融資。天眼查信息顯示,成立至今,豐巢累計在4輪融資獲得超過55億元資金。
快遞柜的特點是資金密集、重資產,這也意味著虧損。
“快遞柜非常消耗錢,包括設備成本,進場占地費,后期維護更新,只靠快遞企業的付費和廣告,很明顯是虧本的。”一位資深快遞行業從業者告訴新浪科技,即使面向用戶收費,都不一定能盈利。
豐巢被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豐巢全年凈虧損2.5億元;2017年凈虧損擴大至3.85億元;2019年豐巢全年虧損7.81億元,是2017年的兩倍還多;在2020年一季度,豐巢虧損2.45億元。
虧損很大程度上源于豐巢的大規模擴張,其寄希望于利用市場占有壓制對手,獲得最終的話語權。
按照天風證券此前的披露,截至2020年3月31日,豐巢目前投入約17.8萬個快遞柜,柜機占比約44%;中郵速遞易占比約25%。2020年5月,豐巢收購中郵速遞易后市場占有率擴大到69%。
同樣也是在5月,占據了足夠市場份額的豐巢,趁著新冠疫情期間用戶對于無接觸配送的需求,突然要求收費,遭遇用戶的強烈反對。
2020年5月,豐巢快件箱運營方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實行會員制,并對在豐巢快遞柜中存放超12小時的快件進行收費。這一決定遭到多個城市的居民小區及用戶的反對,不少小區的業主甚至聯合起來驅逐豐巢快遞柜。
中國消費者協會、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福建省消費者委員會也先后要求快遞公司在使用快遞柜存放快遞前,必須獲得消費者同意,還建議將智能快遞柜服務納入公共消費范疇。
一周之后,豐巢致歉并明確做出了兩點調整,主要是:將12小時收費規定變更為18小時后收費;其二是要求快遞柜在快件入柜前必須征求用戶同意。
即使這樣,“收費門”對于豐巢的負面影響依然存在。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用戶對于無接觸配送的需求激增,但豐巢不合時宜的收費加劇了用戶對品牌的不信任。
據1688平臺數據顯示,在豐巢宣布收費之后的近一周,全國快遞柜交易額暴漲1400%,買家數量環比增加300%。“這些都說明,用戶的需求是存在的。”前述快遞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新浪科技。
此消彼長之間,京東物流和菜鳥得到了難得的機會窗口,蠶食豐巢在快遞柜市場的領先優勢。
豐巢快遞柜
用戶取貨免費,成為京東快遞柜趁虛而入的手段。
京東快遞合作運營負責人曲麗麗告訴新浪科技,快遞柜屬于非常成熟的技術,無論是在軟件還是硬件,大家的差異其實非常小。技術成熟,也意味著快遞柜的硬件成本趨于穩定,意味著豐巢、京東物流和菜鳥的爭奪會變得更加激烈。
“業主反映的意見比較多,包括不好用,時間長了要收費,門容易關不好丟件等,我們也就考慮換一個快遞柜。”蘇女士所在小區的物業經理告訴新浪科技,其實就進場占地費來說,京東快遞柜和豐巢相比差不多,主要是業主投訴豐巢太多。
豐巢客服向新浪科技表示,“該小區的豐巢因為用戶越來越少了就撤了。”豐巢客服還表示,這是豐巢的優化調整,該小區附近的幾個小區都還有豐巢在正常使用。
萬科小區的物業經理則告訴新浪科技,“京東快遞柜的占地費和豐巢給的差不多。”增加京東快遞柜主要是給業主提供更多選擇,同時也是因為“只有豐巢的時候,很多快遞員直接把包裹入柜,但老年人不知道怎么取,拖著拖著就花錢了,就到物業來投訴豐巢亂收錢。”
“京東快遞柜比起豐巢的最大優勢,那就是用戶端不收費。”蘇女士所在小區的物業經理告訴新浪科技,之后豐巢不會再出現了。
曲麗麗對新浪科技表示,京東快遞柜升級到第二代之后,也開始從僅限于內部使用轉為面向全社會快遞員開放;用戶可以享受免費取貨服務。目前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沈陽、廈門等城市。
與此同時,菜鳥也在固守自己的城池。蘇女士所在小區的物業經理告訴新浪科技,除了京東快遞柜之外,小區還會有菜鳥快遞柜,之前的快遞柜被運走了,再安裝的就是新的菜鳥快遞柜了。
菜鳥驛站柜體
但作為后來者的京東物流似乎還沒完全做好準備。不僅僅在內部沒有專門的快遞柜業務負責人,與其他業務的協同也存在很多不足。
蘇女士告訴新浪科技,她曾要求京東的快遞員把京東包裹放入京東快遞柜,但對方更愿意送貨上門,不太愿意放入快遞柜。當她咨詢快遞柜如何收費和寄件時,對方都表示不是很清楚。
同時,她在京東購物時發現提交訂單頁面的推薦代收點是隔壁小區的豐巢,而不是其所在小區的京東快遞柜。
對于上述問題,曲麗麗表示,目前京東的推薦邏輯為消費者的下單地址與周邊可用柜機的直線距離,,目前京東物流正在進行調整優化,下一步會按照步行距離改變推薦列表,很快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早期,當資本瘋狂進場,智能快遞柜被認為是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關鍵,被看成入口級別的業務,擁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在無法看到盈利可能的今天,行業經過洗牌整合,快遞柜成為了物流巨頭平臺手中一張棘手的牌,但似乎誰也不會輕易丟棄。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全國快遞服務企業6月的業務量完成74.7億件,同比增長36.8%,連續三個月增幅維持在40%左右。2020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38.8億件,同比增長22.1%。快遞業務處于上升趨勢,也就決定這張牌不會完全不起作用,關鍵在于打法。
用戶的使用習慣養成,市場需求的增長,讓快遞柜成為物流終端服務的關鍵一環。而在快遞柜的背后,是更大的物流服務市場。
雖然有收費帶來的后遺癥,但豐巢依然在快遞柜市場獨占鰲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上零售實現穩步增長,背靠電商平臺的京東物流和菜鳥,無疑比起豐巢都具有更多的場景和業務協同。
隨著京東物流在線下的加快布局,菜鳥物流業務生態的逐漸完善,故事才剛剛開始。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9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3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8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2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42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2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4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