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直播帶貨炙手可熱!
在商品品類上,從家電、服鞋到生鮮、農產品等日用品、食品無所不播;從地域上看,從城市到鄉村統統覆蓋;從參與的主播來看,涉及主持人、明星、政府官員、百姓村民等形形色色的群體。
時值618購物節,各大電商和直播平臺更是卯足了勁兒,紛紛聘請和簽約各路“主播”參與一場直播帶貨的狂歡。
直播帶貨從本質上來說,無異于一種供應鏈模式的重構。比如,因直播而誕生了原產地直供、產地加工、倉庫直播等多種超短型供應鏈。
但在整個直播供應鏈上,物流環節最容易被忽視。這種被忽視,要么是因為意識上的不重視,商家或直播團隊認為這是快遞和物流服務商的事情,都甩給供應商就行了;要么是因為他們本身對于物流外行,很自然的避重就輕,而這一點也會使其在物流供應商的選擇上不專業,或是單看價格因素。
正如我們常見,很多直播團隊會強調商品的選擇(品控)、預售或備貨方面的安排,以及直播過程和帶貨流量等等,但對后期的簡單加工(包裝等)、物流服務和逆向物流(退貨)很少提及。
令人惋惜的是,對物流環節的忽視或外行,也許會導致一次嚴重的直播“翻車”事故,令所有供應鏈上其他環節的準備和成果前功盡棄。換句話說,后果不光是退貨比例超高,甚至還涉及后續對消費者的賠償問題。
成也物流、敗也物流。只有選對了物流服務商,方能確保物流時效和產品品質,并減少貨損,為整個直播帶貨錦上添花,尤其對生鮮食材、農產品等易腐類食品更是如此;而選錯了物流服務商,后果則適得其反,必定會讓商家懊悔不已,并且還會讓主播個人的信用受損。
當今直播帶貨的參與者眾,除了一些本身在物流領域有著深厚積累的電商平臺之外,大量本身從未接觸過物流、對物流知識儲備極少的人士及機構介入這一領域。此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今天的直播帶貨與過去的電視購物有相似之處,如一些主播常以個人魅力帶節奏,導致用戶和粉絲有時會存在沖動型消費,并因此導致事后退貨比例較高的現象。
對此,物流和快遞服務商在承接直播物流紅利的同時,應更加貼近直播帶貨的物流和快遞需求,通過物流和快遞合作輸出專業知識,為商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和個性化解決方案,從物流層面幫助直播帶貨提升用戶體驗、減少退貨比例,最終達到提高用戶滿意度的目的。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3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75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