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阿里研究院、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聯合發布《2020阿里農產品電商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阿里平臺農產品交易額為2000億元,穩居全國最大農產品上行電商平臺。2020年疫情期間,截至4月25日,淘寶、天貓平臺累計為全國農民售出超過25萬噸滯銷農產品。
報告指出,未來五年是數字農業發展的窗口期和機遇期,阿里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電商綜合平臺,積極打造數字農業新基建,在數字化生產、物流、營銷、金融等方面全面發力,積極探索數字農業新業態,助力中國由農業大國向數字農業大國轉變,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農業。我們將報告相關內容分期進行刊發解讀。敬請關注。
2019年阿里平臺農產品交易額為2000億元,穩居全國最大農產品上行電商平臺。農業農村部《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綜合數據顯示,2018年天貓、淘寶占全國縣域農產品市場份額約75%,為農產品上行主渠道;2019年全國縣域農產品網絡零售額為2693.1億元,阿里平臺市場份額占比遙遙領先。
圖1 歷年阿里農產品電商交易額
在農產品電商銷售額前十省份中,浙江遙遙領先,位于第二到第十的是廣東、江蘇、山東、上海、安徽、福建、四川、云南、湖北,中部、西部地區各有2個省躋身前十。
圖2 各省農產品電商銷售額
農產品電商增幅前十省份分別為山西、山東、河北、吉林、江蘇、河南、內蒙古、浙江、四川、黑龍江。山西、山東、河北、吉林4省發展最快,增幅超過40%。浙江、江蘇、山東、四川4省位居總量和增速前十。
圖3 各省農產品電商銷售額增幅
從品類來看,位居銷售額前十的分別為:休閑食品、滋補食品、茶葉、水產品、水果、調味品、糧油、肉禽蛋、奶類、蔬菜。其中,水果品類中,豐縣蘋果在蘋果中排名第一,贛州臍橙最受臍橙購買者青睞,煙臺櫻桃占櫻桃市場總量的30%。
圖4 不同品類農產品電商銷售額
銷售額增速位居前十的分別為:蔬菜、奶類、肉禽蛋、調味品、水產品、水果、茶葉、滋補食品、糧油、休閑食品。其中,蔬菜、奶類、肉禽蛋增速顯著,均在30%以上。
圖5 不同品類農產品電商銷售額增幅
在全國4310個淘寶村中,以農產品銷售為主的淘寶村有262個,覆蓋21個省份。其中,江蘇、山東、浙江、福建、河南位居前五。主要以銷售當地產品為主,比如江蘇沭陽綠植花卉、浙江臨安山核桃、福建安溪茶葉、江蘇贛榆水產品等。
圖6 各省農產品淘寶村情況
2019年,農產品線上消費增勢迅猛,廣東、浙江、江蘇、山東、上海位列農產品電商消費前五。絕大多數省份增幅均在15%以上,廣西、內蒙古等中西部地區增幅遠高于東部地區,廣西增速達35%。
圖7各省農產品電商消費額
基于中國縣域統計年鑒數據,剔除非產銷合一的縣市,形成2019年農產品電商銷售50強縣,其中東部地區占66%、中西部34%。排名前六位的省份為江蘇、山東、浙江、福建、湖南、云南。其中,江蘇、山東各以10個50強縣并列第一,浙江、福建各5個,湖南、云南各2個。
圖8 農產品電商銷售50強縣
近年來,針對貧困縣的產業實際,阿里充分發揮技術和數據優勢,整合平臺資源,幫助貧困縣域優化供應鏈,培育電商人才,提升農產品銷量和品牌影響力,逐步形成以“平臺模式”“一縣一業模式”“直播模式”為代表的電商脫貧三大模式,幫助貧困地區打造品牌、提振產業、實現脫貧。
貧困縣農產品電商發展迅猛。2019年,貧困縣農產品電商銷售前十強縣分別為云南文山、安徽碭山、云南勐海、湖南平江、西藏拉薩城關區、江西橫峰、江西遂川、安徽舒城、重慶秀山、河北淶水,銷售額超過18億元,平均每縣農產品銷售額達到1.8億元。其中,云南文山、安徽碭山、云南勐海、湖南平江分別位居農產品電商銷售50強縣第12、17、25、31名。產品地域特征顯著,比如文山三七,碭山梨、桃罐頭,勐海普洱,橫峰綠茶等。電商脫貧逐漸成為貧困縣擺脫貧困、走向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圖9 貧困縣農產品電商銷售10強縣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9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3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5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3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3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0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2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39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