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這幾年的電商市場,成立4年多的拼多多無疑是最具看點和成功崛起的互聯網企業。
2019年,在持續性模式和產品創新的帶動下,拼多多在營收、GMV和用戶使用黏性方面的強勢增長,增長速度全面碾壓其他電商平臺。
此外,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黃崢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披露:2019年平臺共計產生197億個訂單包裹,較上一年的111億個訂單包裹同比增長77%。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公司公告、興業證券預估數據
備注:拼多多2017年同比新增訂單量為預估數,根據預估的2016年拼多多訂單量(GMV/客單價)推算
同樣在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中顯示,2019年全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635.2億件,同比增長25.3%。而拼多多2019年訂單包裹同比增長77%,可以看出拼多多的訂單包裹量對快遞行業的增長貢獻非常突出,整體拉動了行業的增幅。
此前,國際投行高盛發布的研報認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實現了強勁增長,其中拼多多的包裹貢獻占比不斷提升。高盛預計,至2021年,拼多多將貢獻中國三分之一的快遞包裹。
從數據來看,拼多多的電商包裹貢獻占比也超越了高盛的預期,2019年拼多多訂單包裹數已占行業的31%,并繼續高速增長的勢頭。在包裹增量上,其占快遞行業新增業務量的占比達67%,已成為快遞行業的最大增量市場。
早在2014年京東、阿里同時上市,坐穩中國電商第一和第二把交椅之后,很多人都說市場格局已定,后來者基本沒什么機會了,想沖擊他們的地位幾乎不可能。但沒想到的是在隨后的幾年里,中國電商依舊蓬勃發展,并且還殺出了一個黑馬,它就是拼多多。
創業3年上市,5年反超京東,拼多多的崛起之路堪稱快速。復盤拼多多早期成功崛起的關鍵當然離不開這三大要素:新需求(渠道下沉,挖掘新線上消費人群)、新供給(超短供應鏈,改變電商原有的流通方式)、新連接(新社交拼團)。
作為后起之秀的拼多多依靠填補下沉市場的空白,以及拼團等商業模式的創新,在電商江湖異軍突起。
即使阿里京東2019年再發力下沉市場,而拼多多已經迅速的實現“農村包圍城市”,已經初見成效。同時拼多多兩大核心優勢——“社交+高性價比”是阿里、京東短期內難以撼動的,并且拼多多具有用戶消費習慣培養的先發優勢,這種習慣的改變在四五線城市更為困難。
上市之后,拼多多用“百億補貼”打開了進入“五環”的大門,這也引起了競爭對手的相繼模仿復制。今年4月,拼多多與國美達成戰略合作。國美全量商品將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電將接入拼多多“百億補貼”計劃。而國美旗下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將同時成為拼多多物流和家電后服務提供商,依靠與國美的聯姻,拼多多不僅補充了高端客群,也補齊了物流短板。
然而這只是開端,拼多多的核心是對產業帶的持續扶持。比如2020年以來,拼多多已在浙江、廣東、山東、河北等地聯手推進了“市縣長產業帶直播”活動,共同扶持產業帶轉型升級。
由于直播基地產業帶是產業聚集區,作為產品的源頭,涵蓋了生產、加工、銷售等全流程服務體系,可以為消費者直接輸出大批量高品質低價的商品。拼多多通過與這些產業聚集區建立戰略合作,可以幫助一批強生產能力的優質企業迅速打開內銷市場,找到新的增長點,從而激活了整個產業帶的供需鏈路。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5月14日,拼多多“市縣長直播間”累計售出助農產品超過8.5億斤,新入駐“外貿轉內銷”企業達到11.3萬家,產業帶訂單成交額超過58.9億元。
顯然,與其他電商平臺更傾向于通過數據和營銷對品牌進行扶持不同的是,拼多多則是深入到產業鏈上游,為消費者直接輸出大批量高品質低價的商品。
不到五年的時間,拼多多創造了一個商業奇跡。截至2020年一季度,已擁有年活躍買家數達6.28億,年成交額過萬億元,成為國內三大電商平臺之一。這背后離不開拼多多一直堅守的初衷:將用戶利益放在首位,為大眾人群提供價格低廉的正品好貨。同時通過規?;⑷ブ行幕⑹袌鱿鲁?、供應鏈升級的模式與阿里、京東展開了差異化的競爭,獲得了足夠大的市場規模,在電商市場占據了重要的席位。
在快遞行業的競爭格局,似乎還存在一些變數。看似目前一線快遞已具備足夠競爭力,感覺已經很難被取代。但業內也一直在討論:中國快遞目前的龍頭競爭,未來是否會存在淘汰或被整合的可能。
歸根結底還是要回歸到市場去看待這個問題??爝f訂單量的第一份額來自電商,即使背后擁有足夠大電商流量的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均在物流上有所布局,但還存在著巨量的市場空間。于是,近兩年快遞市場響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搶占電商市場。
作出比較大調整的是順豐,去年5月份,順豐為積極應對市場變化(電商市場的滲透率被不斷開發,低線城市電商滲透率逐步提升),調整了產品策略,針對電商市場及客戶推出新產品“特惠專遞”,并在11月份與唯品會業務合作,順豐將為唯品會提供包裹配送服務。
而“通達”快遞企業則采取了降派費、設立加盟網點激勵制度等策略去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據羅戈網統計,2020年前5月四家快遞企業單票價格均出現下滑,其中韻達單票價格下滑29.13%,順豐下滑22%,圓通下滑21.61%,申通下滑19.82%,均超過10%。從趨勢看,2020年的競爭壓力仍然較大。
單票價格的大幅度下滑從另一個層面去看,也說明前5月價格戰依然激烈,快遞行業整體競爭還比較激烈。
目前來看,CR6連續兩年增長,市場集中度在進一步加強,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分別達到80.37%和80.5%,均超過80%。
所以,在行業競爭還比較激烈的背景下,加大力度去拓展新的電商增量市場已成為各大快遞的重要戰略。對快遞企業而言,拼多多貢獻的包裹量約占31%,也是快遞行業的最大的電商增量市場,貢獻新的增量高達67%,這是非常重要的業務“陣地”。
近日,拼多多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拼多多的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已超過6500萬個,較2020年3月的5000萬個日均在途物流包裹數增長30%。可以看出,疫情在得到有效控制后,電商開始恢復原有的消費力,物流開始流動。
這背后,除了后疫情消費帶來的增量,更多的是疫情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直播電商等新型業態,為快遞行業帶來第二成長曲線。
自2月以來,拼多多通過“市縣長直播”等方式推動農貨上行,通過“產業帶聯播”等方式推動產業帶企業轉型升級。
除此之外,拼多多與“中國蔬菜之鄉”山東省壽光市,打造的“壽光蔬菜館”于5月30日開館上線。借助線上展銷及社交電商的超短鏈模式,壽光蔬菜加速面向全國消費者。
在剛剛過去的618電商大促中,拼多多再度加碼了百億補貼的力度,聯合平臺上眾多品牌與商家派發大額現金紅包和消費券。相關數據顯示,自5月25日拼多多正式啟動“618大促”以來,拼多多平臺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19%。其中,農產品和品牌商品的增幅最為顯著。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快遞企業而言,訂單量的第一份額來自電商,電商快遞市場仍將是未來快遞企業爭奪市場的主要戰場。在目前快遞行業整體競爭還比較激烈的背景下,各大快遞一方面是在加大力度去拓展新的電商增量市場(比如直播電商、農產品電商、跨境電商等),另一方面通過服務、消費者體驗、對成本的優化去持續提升電商快遞的市場競爭力。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2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0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8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6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