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咨詢公司Armstrong&Associates的報告,2019年全球排名前25位的航空貨運代理企業的數據顯示,2019年貨運需求同比下降7.8%至1540萬噸,這比市場預期4%的跌幅要高。
全球前25名貨運代理中,總部位于美國的有6家,排名分別為5、6、18、20、23和25名;日本5家,排名分別為7、10、16、21、22;德國有4家,排名分別為1、3、9、17;法國2家,排名第8和19名;瑞士2家,分別排名第2和13,丹麥、科威特分別1家,中國4家,分別是APEX國際物流、中外運、Kerry Logistics(中國香港)、Dimerco Express Group(中國臺灣),分別排名第11、12、15和24。
敦豪全球貨運物流在2019年超越Kuehne+Nagel(K+N)和DB Schenker,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航空貨運代理。敦豪全球貨運物流的貨運量同比下降4.6%,僅為200多萬噸。其年報中提到,航空貨運量的下降是由于主要貿易通道的市場需求下降。盡管運量和航空貨運收入雙(收入下降了3.1%),但由于利潤率提高,敦豪全球貨運物流的空運毛利潤仍有0.7%的微幅增長。報告還指出,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來,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的發展一直疲弱。
排名第二的K+N的貨運量同比下跌5.7%至160萬噸。K+N在年報中表示,2019年,嚴峻的市場環境及由此導致的一些關鍵行業的需求疲軟,導致其營業額下降至55億瑞士法郎,息稅前利潤下降至32900萬瑞士法郎。但得益于優化的服務產品組合、eTouch解決方案的持續開發,以及優化的成本結構和Quick International Courier的成功整合,K+N的航空貨運業務再次取得較好的成績。
LTI創始人兼總裁凱茜.羅伯森(Cathy Roberson)表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不斷增加的貿易壁壘是導致2019年航空貨運疲軟的主要原因。
雖然中美貿易戰占據了中心舞臺,但世界各地也發生了其他貿易戰。例如,英國脫歐、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修訂等。農業和制造業受到的影響最大,在這些市場上擁有強大業務的貨運代理承受了額外的壓力。汽車行業的低迷也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了主要貨運代理。K+N業務與汽車和高科技行業高度相關,因此受影響最大。
從地區來看,日本的貨運代理去年也遭受到了嚴重打擊。2019年,在前25名的貨運代理中,日本的5家貨運代理有4家需求出現了兩位數的降幅。但也有部分貨運代理逆勢增長,DSV Panalpina增幅高達55.5%,躋身前四;中國的Apex同比增長20.9%,表現亮眼,這與中國穩定的宏觀經濟面與企業自身的業務結構優化不無關系。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1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3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2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93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28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4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9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80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7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