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布的DHL全球貿易晴雨表(GTB)顯示,未來三個月全球貿易將繼續增長。GTB對國際空運和集裝箱化海洋貿易總量的分析顯示全球貿易總指數為61分,將延續上一季度的發展趨勢:作為GTB指數統計源的七個國家的指數都在50分以上,表明為正增長。然而,這七個國家的增長速度都在進一步放緩,尤其是亞洲地區(中國除外):與9月份發布的GTB指數相比,印度、日本和韓國分別下降了8分、6分和5分。不過,總體GTB指數為75分的印度仍然是貿易增長預測最為強勁的國家。
敦豪全球貨運公司首席執行官Tim Scharwath表示:“DHL全球貿易晴雨表清楚地表明,全球貿易狀況仍然穩定。全球的空運和海洋貿易將繼續增長。不過,考慮到逐漸升級的貿易沖突,尤其是中美貿易沖突,以及經濟學家預測全球經濟可能降溫,貿易增長勢頭略有減弱也就不足為奇了”。
美國(61分)和中國(58分)的貿易增長依然穩健。兩國的增長勢頭指數只分別減少了2分和1分。不過,中美貿易沖突若持續升級,兩國都將損失慘重。
與9月份發布的指數相比,德國GTB指數下滑了2分,為56分,增長稍有放緩。盡管英國上一次發布的GTB指數保持不變,但最新發布的指數減少了4分,成為增長預測最低的國家。英國目前的GTB指數為53分,略高于50分,表明貿易增長接近停滯。
造成全球貿易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是集裝箱海運和國際航空貿易的減少,而且去年的貿易量是近幾年來的峰值。韓國是唯一一個預計將保持海洋貿易增長的國家,其他所有統計源國家的海洋貿易都將減少。此外,預計所有統計源國家的航空貿易都會下降。從行業上看,工業原材料對國際貿易增長貢獻最大,其次是機械零件和基本原材料。增長最疲弱的是消費品、固定設備和機械零件。
DHL全球貿易晴雨表由DHL與埃哲森聯合研究分析,于2018年1月首次發布,是評估全球貿易現狀、預測發展趨勢的重要指標。GTB對包括中國、韓國、德國、印度、日本、英國和美國在內的七大經濟體進行調研,借助人工智能對進出口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展望全球貿易的發展趨勢。由于這七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總量的75%,GTB能夠有效預測全球貿易及經濟的短期走向。GTB指數的下一次發布在2019年3月27日。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7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22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99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0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6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2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0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3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