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方才起網的“拼多多
快遞”
極兔,近期終于完成了全國省市的100%覆蓋。
這家被外界視為“拼多多快遞”的新興公司,同樣延續了“拼多多速度”。據極兔方面介紹,目前極兔的區縣覆蓋率為98%,鄉鎮覆蓋率為90%,已經快速完成了初步組網。
但這個過程全程充滿著艱辛。極兔快遞渠道工作人員徐真告訴騰訊新聞《潛望》,極兔原計劃是去年12月份著手,1月和2月空跑練手,但不巧遇到疫情耽誤,直到3月中旬,不得已只能直接開始開干,這時已經沒有了緩沖時間。
與外界預想的不同,拼多多與極兔的關系并非想象中那么密切,對于剛起步的極兔而言,拼多多更多只是為其提供部分業務。根據公開的工商信息,極兔在股權上沒有任何與拼多多及關聯企業的直接聯系,反倒是OPPO,成為極兔無法繞開的公司。
通過股權穿透,極兔的實控人為樊蘇洲,曾在OPPO印尼公司工作;而極兔的創始人也被認為是OPPO印尼公司的創始人李杰。有OPPO內部人士明確告訴騰訊新聞《潛望》,極兔的部分員工來源就是OPPO。
后來,部分vivo渠道也有人加入進來。極兔也成為步步高系名副其實的渠道方“優化”人員的“官方去處”。
有趣的是,極兔在東南亞叫J&T,根據極兔官方的說法,這一名稱代表著著Jet(噴氣式飛機)和Timely(及時)、Technology(科技),但在一些極兔內部人士看來,其中J,稱自Jet Lee,是創始人李杰英文名;T來自Tony,是OPPO CEO陳明永的英文名。
不過,OPPO限于其企業性質,對極兔的幫助有限。尤其是對于依賴網絡規模的物流體系而言,極兔物流處于投入階段,上需要更多資金支持,下需要更多業務來源。徐真直言,“現在沒有業務,都是自己去談、去搶。”
這將是一個巨大挑戰。由于資本上與拼多多暫無股權聯系,接下來其與拼多多的關系幾何,很大程度上將來自拼多多方面的物流策略;而作為一家獨立公司,若想在艱難的快遞物流行業開拓市場并生存下去,極兔還需要為行業提供更多自身存在的理由。
OPPO搭臺,拼多多唱戲?
極兔的前身來自于OPPO在東南亞地區建立的物流系統,創始人李杰同時也是OPPO印尼的創始人。
在OPPO手機渠道成型過程中,李杰曾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蘇皖浙地區是OPPO和vivo渠道代理模式發源地,其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步步高做家電時代,經過李杰推動之后,于2014年逐漸成熟。至今,OPPO代理們仍然認為蘇皖浙總操盤手李杰,曾是OPPO線下最牛經理。
他構建了自建渠道的基本架構。在2014年左右被調往印尼后,李杰也把這一套帶去印尼,做了相應修改,4年時間,將印尼OPPO手機市場份額從零提升至10%。機緣巧合,在此期間,李杰親自打造的為OPPO服務的物流公司J&T意外突圍出來,成為李杰后期的發展重心。
在印尼,J&T利用三輪車等一些交通工具,在印尼主要的爪哇島上搭建起了物流網絡。爪哇島是印尼經濟、政治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人口1.4億,J&T頗像是印尼版的“
順豐物流”。
進入國內的J&T依舊準備延續這一策略,如OPPO時期那樣,以自建渠道為主。
這一做法顯然與高度依賴加盟的“四通一達”不同。其好處在于對渠道的把控能力強,可為客戶提供更為可靠優質的服務;缺點則是在于前期投入巨大,普通公司的資本無法承受。
極兔內部人士透露,為了在近幾個月迅速鋪設網絡,有些縣城一個月搭進去30萬元;有的站點被逼尋找出路,搭售著賣酒。
極兔資金頗為緊張。騰訊新聞《潛望》了解到,當前極兔的資金來源一方面來自海外母公司J&T業務的造血,該公司在最近的一次
融資中估值超過5億美元;另一方則是依靠股東的繼續投入。
業務層面極兔也得到了OPPO的部分幫助。除了挖來一些“四通一達”公司的高管,極兔的渠道班底,有一部分也來自于OPPO,尤其是李杰當年手下的一些干將,直接被分去各省進行操盤。
OPPO對此也樂于為之。OPPO渠道的冗余人員,要么轉型,要么優化,去處之一就是極兔物流。這使得OPPO在戰略考慮之外,也樂于暗地扶持這樣一個可很好地消化手機渠道冗余人員的去處。
最終,一系列條件因緣巧合,“新兵”極兔得以在3月中旬入局市場后,迅速完成布局。而其目的,正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國內
電商物流的缺口市場------相比有
菜鳥物流且瘋狂入股通達系的阿里,有
京東物流的京東,其他未曾自建渠道的電商平臺都有可能面臨被扼住咽喉的痛。
極兔盟友為何是拼多多?
根據極兔方面提供的16家合作伙伴名單,拼多多高居第一,當當、
蘇寧易購、蘑菇街、抖音、快手均赫然在列。
這其中,除了蘇寧,基本都是沒有自建物流的企業。隨著“四通一達”僅
韻達未被阿里入股、其他均無法幸免,其采用阿里旗下菜鳥的物流系統,對其他電商類公司都是一個挑戰。
與阿里存在直接競爭關系的拼多多必須早有考慮。
2019年2月,拼多多為此上線電子面單系統,3月,正式開始推廣電子面單,接入7家快遞公司。這是物流系統的中樞之一。其不僅包含消費者的姓名、電話、地址等基礎信息,更重要的是了解購買頻次、消費習慣。借助大數據,不僅可以合理的規劃路由,對于商家的風險預警、備貨方案也具有指導作用。
由于直接繞開了業務嚴重重合的阿里系菜鳥物流的組網業務,可避免使用菜鳥電子面單的通達系影響拼多多業務。
但這僅僅是第一步。一個立場獨立于阿里系之外、站在自己這方的快遞物流企業,對拼多多更是至關重要。
雖然拼多多并未在資本上與極兔產生關聯,但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號稱系段永平第四個徒弟,OPPO亦屬于步步高系,這使得行業對拼多多與極兔的關系浮想聯翩。
電商行業人士告訴騰訊新聞《潛望》,極兔業務與拼多多關系密切,后期有可能成為拼多多官方推薦快遞,類似阿里“親兒子”天天快遞的低價,極兔也有可能通過拼多多給予的補貼政策,低價承接拼多多平臺的快遞業務。
價格缺乏優勢,體量仍偏小
但這一切截至目前,均是猜想。
徐真告訴騰訊新聞《潛望》,目前從公司的態度上看,對外還是希望堅持中立立場,也不打算在阿里和拼多多之間站隊。
但阿里或許并不這么想。雖然極兔試圖與阿里合作,但截至目前,阿里并不愿意給極兔接口。作為對比的是,在印尼市場,菜鳥物流卻與J&T是合作伙伴關系。
短期內,極兔仍需要自力更生,拼多多的幫助能否與其順利深度融合,仍然存疑。
運營成本問題頗為關鍵。模式更接近順豐的極兔,在定位上或許與拼多多存在先天沖突。高成本、好服務,意味著高價,相較之下,拼多多可能更希望拿到一個更廉價的渠道。
這從順豐與拼多多不順利的合作可見一斑。
雖然順豐創始人王衛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之一,但長期以來,順豐與拼多多并未達成正式合作。在2019年上半年,順豐的快遞單價就可以占到拼多多平均客單價的40%,順豐寧愿去開拓唯品會渠道,也沒有與拼多多聯手。
騰訊新聞《潛望》了解到,當前極兔的每單成本與四通一達基本持平,并沒有任何成本優勢,與此同時,由于公司資金緊張,短期內也沒有打價格戰的打算。
而在一位極兔內部人士看來,目前拼多多用戶客單價太低,很多大客戶做一單虧一單,算不上頂級物流客戶來源。
另一個關鍵問題在于極兔的體量,難以承載拼多多的單量。極兔方面告訴騰訊新聞《潛望》,2019年極兔包括其母公司J&T在全球的全部包裹收派量為7億個。作為對比,拼多多2019年的包裹量為197億。
顯然,剛剛起步的極兔還有很多路要走。
免責聲明:羅戈網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圖片、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核實后,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