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上海郵政國際業務分公司4個海運標箱、共計約24噸跨境電商包裹(e郵寶及國際小包郵件)起航運往加拿大。這是上海郵政第一批由海運快船渠道出口的跨境電商郵件,標志著上海口岸跨境電商輕小件郵件全海運模式正式啟動。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緩解,各企業復工復產,跨境電商包裹量大幅回升;另一方面,海外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擴散,航空公司大范圍減航、停航,上海口岸國際航空運能大幅消減,特別對美、加、澳等路向運能影響嚴重。面對嚴峻態勢,上海郵政國際業務分公司穩服務、拓渠道,充分發揮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資源優勢,積極開拓“空改水”新路徑,全力推進海運快船渠道,想客戶所想,全力保障上海口岸國際郵件出口運輸渠道通暢。海運快船模式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航運成本,另一方面有效緩解了疫情停航期間出現的重點路向運能短缺的問題,該模式已成為中國郵政疫情期間郵件疏運的主渠道之一。截至3月25日,上海郵政國際業務分公司已累計發運59個大箱及3個小箱,共計27329袋郵件,啟程至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等國。
去年9月,為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以及國際郵件終端結算費連續上調帶來的成本壓力,上海郵政國際業務分公司結合國際小包郵件市場客戶的需求,整合各方資源,與馬士基積極探索開展海運合作為客戶提供多元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在集團公司寄遞事業部國際業務部的指導下探索開通馬士基(中國)航運的快船線路,在馬士基美國西海岸自主運營的全資碼頭的快速配合下將美國的海運小包自上海口岸發運至美國洛杉磯,全航程約為13-14天左右。目前上海口岸海運運能充足,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多個重點路向均能保證每周至少2至5個班期,具有艙位充足、時效穩定、成本價低等優勢,作為跨境電商航空運輸渠道的一個補充,進一步提升了上海口岸跨境電商市場競爭力。
全球疫情之下,海運模式將是當前緩解航空運能短缺的有效解決途徑之一,該模式也是應對國際終端結算費上漲的創新舉措之一。作為中國經貿發展和航運物流的重要樞紐,下一階段,上海郵政國際業務分公司將不斷優化海運快船線路,同時嘗試海空、海鐵等多式聯運模式,充分發揮海運港口、鐵路、航空等多種運輸資源優勢,積極打造“經濟實惠、安全可靠、時效穩定”的跨境電商物流新通道,確保上海口岸國際郵件出口運輸渠道通暢,全方位助力“中國制造賣全球”。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8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3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23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60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