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業集群式運力內池
構建與管控
上海申絲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熊曄
現階段大家都在談新物流和傳統物流,我首先用兩個例子對比一下新和舊。第一個是餐飲新舊的對比,蘭州拉面和雕爺牛腩的對比。如果你是一個有情懷的人,你可能會選擇雕爺牛腩,如果你是一個比較大眾的人,你可能會選擇蘭州拉面,并不是哪個更好,只是客戶的不同。
第二個是周杰倫和蔡徐坤的例子,周杰倫是我們大學時代的一個偶像,我們聽著他的歌長大的。第二個人叫蔡徐坤,很有名,現在他的微博流量排名第一。并不是說周杰倫的歌就一定比蔡徐坤的歌唱的好,也不是說蔡徐坤已經沒有成長的空間了,他們也是有各自的受眾。
講這兩個例子是想說對于新和舊的評價,他的受眾、客戶才最具有評價權。對于產業思考,物流產業互聯網轉型實踐在近三年的起伏中經歷了幾個誤區:、
第一,錯把撮合當成了交易。這幾年不少企業發展壯大,但有很多企業錯把撮合當成了交易,形成不了業務的閉環,而且成本結構不清晰,導致最后盈利模式也不清楚。
第二,錯把公共運力池當成私有運力池,等下會詳細介紹公共運力池。公共運力池滿足零散需求,私有運力池滿足穩定需求,公共運力池和私有運力池都各有價值。
第三,錯把業務上線當成系統優化。這三年間層次不窮的系統上線,本質上是用先進技術取代了落后組織。比如把黃牛培養上線后,黃牛用低價不斷打壓市場,由于沒有運用好的組織化運營,反而使整個市場越來越混亂。因此,這個業務上線之后,未來的改造成本會很高。
網絡平臺以后有價值的運力池可能下面4種:
一是離散型外池,領頭企業最具價值,適合撮合類平臺,但其數據真實性具有挑戰。比如我從一些平臺調了一輛車,車開到我的廠后,必須做二次檢驗,貨主的真實性也需要檢驗。
二是孤島型外池,其黏合度很高,具有短期價值,但業務合規性與數據真實性具有挑戰。由于小物流企業開票成本高,所以孤島型外池能夠降低整個稅務成本。
三是孤島型內池,這種運力池價值不大,適用非平臺型物流企業。有很多物流企業業務經理一走,把車、業務一起都帶走了,但是建立外池的成本又很高,這是傳統物流企業的困惑。
四是集聚型內池,據統計,在網絡貨運平臺中,整合1-5輛車的占73%,整合5輛車以上占27%。集聚型內池具有長期價值,適合運營類平臺,所以我們的目標是做黏合性很高的集聚型內池。
第一,客戶需求的進化
現在銷售渠道、消費方式在變。比如原來運輸路線只是從上海到成都,現在路線有上海到眉山,上海到攀枝花等。同時客戶也需要一個整體解決方案,能跟客戶的智能制造相匹配。全國一盤貨,需要細分到貨的具體位置。客戶需求從原來只要點對點到現在需求在不斷細化。
第二,資源組織模式的落后
以前的資源組織模式是將貨源給黃牛,讓黃牛之間競爭,最后價格肯定是最低的,現在有了競價平臺,可以改善這種落后的資源組織模式。但是,貨主企業不能都通過外池來調車,全部靠外池調車滿足不了旺季需求,而且成本波動性會很大。
所以,我們的目標是建立集聚型內池,擁有一批車來維持穩定性的發貨需求,并能滿足旺季需求的波動。
第三,內部管理模式的落后
由于部門層級較多,基層權力過大、“跑冒滴漏”現象嚴重,職業經理人匱乏,員工缺乏培訓等問題,造成企業在內部管理上存在困難。
第四,信息系統能力的落后
以上四點是物流企業管理痛點,我們認為要做平臺,就要解決物流企業管理和組織模式的落后,解決跟客戶需求的進化之間的矛盾。
首先,外池需要滿足零擔和旺季波峰的需求,即“叉魚”。外池還要了解現有市場價格。以前我們是通過自己去停車場問市場價格,現在我們通過一些平臺就可以獲取價格信息了。
二是轉化池,滿足相對穩定的需求,即“攏魚”。
三是內池,將外池轉化成為內池,維持客戶的黏性和穩定性,即“養魚”。
我們把我國大陸的5個片區中的一些線路做了數據分析,得出外池平均車次比只占12%,車輛比占41%;內池平均車次比占70%,車輛比占34%。
由于西南地區的內池車次比較低,將西南地區的數據進行穩定性分析,發現內池車輛比例越大,成本越穩定,且內池車輛比例與成本穩定性起到一個顯著正相關的關系。
此外,對物流企業發車成本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得出四點結論。
一是當市場波動劇烈時,市場波動因素的離散度較高時,內池可掌控資源的因素與成本穩定性的正相關性會顯著增加。且與市場波動因素呈現顯著的反相關性。
二是當市場波動穩定,市場波動因素的離散度較低時,內池可掌控資源的因素與成本穩定性的正相關性會減弱,甚至不明顯。
三是內部運營干擾因素在市場波動和穩定時,都對成本穩定性有顯著的負相關性。
四是構建集群內池,提升內池可掌握資源因素的作用,企業組織再造,減少內部運營干擾因素的影響,雙管齊下,標本兼治,才能穩定成本構成。
陸
申絲是一家上市控股公司。在集群調度內池的構建和管控方面,申絲把調度私有運力池取締,取消其調度權,把調度權挪到調度中心。通過調度中心進行調度,整個成本降低了,而且形成很有序的對流。此外,我們采用內池和外池有機結合方式進行調度,外網詢價,內網尋車,充分利用內網資源。
通過這種模式,充分利用了內網的資源,把外網成本作為定價基礎。同時通過固定價格穩定在網車輛,池外車輛轉化為池內車輛。已有大約1萬輛車在我們的平臺中被固定了價格,價格在系統里是鎖定的,不能做修改,司機只能按照這個價格發車。
最后通過打造“車隊命運共同體”,可以共同開發業務,降低成本。
在組織方面,申絲做的比較先進,對各職能中心進行中臺化和中心化。對于司機來說,我們做 “養魚”工作,內池共享集采平臺,與司機形成有黏性、有溫度、有擔當的物流生態集群,申絲不掙任何中間差價。輪胎銷售采取直配直銷模式,可抵充運費,輪胎通過平臺集采,可開具13%的輪胎發票。
申絲也跟集團中的融資租賃公司進行合作,與融資租賃公司共享融資租賃費率,將平臺實際運營數據作為風控指標,供應商車可以自己選擇型。保險也采用直采模式,包括財產險(車險),員工意外傷害險,雇主責任險。
在生態圈合作伙伴方面,申絲全面戰略伙伴有霍尼韋爾、運匠科技;集采合作伙伴有油站端、云游互聯、找油網;金融服務伙伴有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人保、普洛斯;精益運營伙伴有法大大、卡服科技、中交興路。
最后,我總結一下,申絲近3年發展得出的結論。
01只有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新舊,沒有技術手段的新舊,不是擁有大數據、云平臺就是最牛的,適合自己才是最牛的。
02內部管理模式的落后和客戶需求的進化是主要矛盾,而不是落后和先進技術手段之間的矛盾。
03企業集群內池構建與改造組織結構,標本兼治,要一起實施。
04企業集群內池要養魚,不能殺魚。有供應商捆綁客戶進行強制消費,不能維持客戶的黏性和穩定性。
05只有真正提升組織效率的技術才是好的技術。
06防范臆想痛點、防范燃點自嗨、用好每一分投資。因為現在是投資的寒冬,大家每一分投資都來之不易,所以特別是寒冬季節大家一定要用好這些投資,好鋼用在刀刃上。
我們的內池可以對外展示,如果大家有需要,我們可以共享內池,謝謝大家。
(根據在“2019年(第五屆)全國貨運物流行業年會”音頻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1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6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96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62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8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53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