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對快遞行業,尤其二、三線快遞而言,一直不太平。
先是天天、全峰賣身,而后快捷搭上申通試圖跨界突圍。今年以來則是哀鴻遍野,如風達、國通、全一等快遞紛紛被爆停擺,二、三線快遞寒冬難熬?;剡^頭來看,能賣身已是相對完美的結果。
如今的快遞行業,一線之外仍有游離者,國內快遞江湖第一代領路人宅急送便是其中之一。自2016年重陽節陳平出走之后,王洪濤接過CEO之位并兼任董事長,宅急送就低調起來,這種「失聲」甚至在坊間被誤傳為「倒閉」。那么,過去這些年宅急送錯過了什么?踩了什么坑?又堅持了什么?
近日,在第十七屆中國物流企業家年會上,運聯傳媒采訪了王洪濤,投資人出身的他,自有一套看問題的邏輯,在采訪過程中他多次提及顛覆、重構、基因等字眼。本文試圖回答他怎么看待當下的快遞行業格局?二線快遞有哪些突圍的方向?宅急送又是在如何布局?
1 、不能改變成本,就改變結構
采訪的開始,還是從一個老生常談的數字開始,即中國物流占GDP的比重為15%左右,而美國大概是8%。
如果換個邏輯想,中國快遞的規模、操作的單量、效率效能都遠遠高于美國,為什么國內物流費用占比要高于美國近一倍?規模效應的邏輯是假的,亦或是快遞網絡通過進一步提升,是否還可以降低50%的成本,以滿足這一占比的下降?
「中國快遞的規模早就超過了通過規模降成本的門檻。從加盟的邏輯來看,可能800-1000萬單(每天)就到了門檻,再增加規模,就要同比例增加資源;從直營的邏輯來看,可能300-500萬單(每天)。之后成本的下降,不是簡單地通過物流單個要素來降成本。」王洪濤說。
比如快遞本身成本已經降到兩塊多,前段時間義烏「價格戰」下快遞單價甚至低至一塊多。自身成本的下降已經達到瓶頸,那么接下來物流費用如何再降?
在王洪濤看來:「今天看快遞也好,看快運也好,看倉儲也好,我們一直是站在物流行業自身,用要素的邏輯看自己,但是,物流是一個獨立行業嗎?不是,其實它是為商業服務的?!?/p>
這意味著,過去快遞企業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不管是小商家還是大品牌客戶,只按照標準快遞的邏輯去走貨。而這,只是為客戶提供了一個工具,通過規模效應帶來了成本的合理化??爝f公司只能告訴客戶:我可以快,我可以便宜,但我不能為你而改變。而當企業跳出物流時,要思考的是如何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其提供整個商業鏈條里的物流服務。
以此來對標美國的UPS,會發現其主要的客群就是大B客戶,如大品牌商、通道商。UPS為這些客戶解決供應鏈上的運輸、入倉、倉間調撥、配送等供應鏈物流管理問題,甚至幫客戶做結算以及提供IT服務等。
「在這個基礎上,物流公司實際上演變成了數據公司、IT公司、結算公司、供應鏈公司、金融公司,遠遠跨越了物流送貨的概念?!雇鹾闈f道。
如果用功能機與智能機的改變來類比的話,那么,打電話給人的體驗是價格高、速度快;短信的功能則是便宜且能滿足需求。然而,功能機只是通訊工具,當沒有鈴聲響起時,你看都不會看它一眼。而智能機時代,有了游戲、微信、抖音等APP,電話、短信是基本服務要素,是工具而不是產品。
因此,王洪濤認為:「未來10年,是物流產業一個非常偉大的時代,行業到了從功能機到智能機轉變的臨界點,也就是在呼喚中國的UPS?!?/p>
2 、被打斷的方向,終將回歸
而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轉變,事實上還是要根據商流的變化來看。
如今快遞業的集中度,與電商的高速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電商模式下,快遞形成了B2C一單發全國的模式,其時效基本是次日達、隔日達、三日達。
而未來商流如何變?王洪濤認為,首先,上游的貨流將會重構;其次,人口的集中度會提升,形成圍繞著人口集中的城市集群。而隨之帶來的影響就是,品牌、通道都會越來越集中。
「美國物流的業態和商流的業態告訴我們,這是方向,只是中國疊加了電商行業的發展方向,從中間被打斷了一下,這個過程中品牌逆生長了一段時間。因為那時,線下的通道商和品牌商還沒意識到線上的價值點?!?/p>
而回過頭來看,如今商流上呈現出兩種主要的變化:
一方面,大牌覺醒。過去都是小品牌先上線電商平臺,后來大品牌商意識到線上渠道的力量時,開始線上線下同步,所以現在「雙11」、「6.18」等電商購物節里賣的最多的還是品牌商。比如天貓「雙11」列出的「億元俱樂部」名單,今年其成員增至299個,大牌成為天貓「雙11」GMV的主要支撐。
另一方面,新的零售場景誕生,控貨方越來越集中。去年,快遞企業大部分的增量來自于社交電商?;谄炊喽?、快手、抖音以及一些其他直播帶貨平臺的商業環境,品牌商們開始玩「爆品」,而不再是「高頻」。這就意味著單次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訂單量爆發。
「集中」「全國布貨」「前置」是其中的關鍵詞。當品牌商在全國區域倉、省倉、前置倉布貨,訂單產生后半天內甚至幾小時內商品就可以送達時,消費者還會等兩三天嗎?
不同的時代,產生的基因是不一樣的。簡言之,第一代,宅急送是跟著項目客戶起來的;第二代,順豐+通達系快遞是跟著電商起來的;現在到了第三代,又回到了宅急送熟悉的場景:大客戶服務、項目制、生產線的柔性管理、入戶服務等。
「所以,中國的UPS是誰?我們不知道,大家一起找,我們爭取做得更像一些?!雇鹾闈f。
3 、埋頭十多載,在寂寞中前行
正如上文所描述的,隨著商流逐漸進入到頭部企業集中的時代,貨流結構也發生了改變。在王洪濤看來,未來全國性的物流會越來越少,區域性的城配業務會越來越多。
隨著大品牌回歸到行業發展的主線方向,電商的疊加反而讓線上線下打通,物流的供應隨之變得更復雜,有2B、2C、O2O,有倉間調撥、干線運輸、倉內管理,還有退貨的逆向物流等等。
而這些就不是一張標準化的網絡就能夠滿足的,需要的是一張柔性的管理網絡。
那么,這個柔性是怎么構成的?王洪濤解釋到,每一個運營環節都可以由2-3個不同的標準化動作組合構成,針對不同的客戶選擇不同的標準化動作就構成了個性化,而不是所謂的定制化。
「這張網是世界500強帶著我們建起來的。當時我們花錢買成本,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這個過程中其實是幫助商業企業精準布貨、精準貨物調撥,以最小的安全庫存賣出最高的效率?!雇鹾闈f道。
基于此,宅急送提出為品牌商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以這個大的戰略為指導,將經營策略定位為「一體兩翼」。
「一體」,就是要把網絡適配于品牌商和平臺方,提供多場景的服務,具備快遞、快運、倉儲托管等服務能力,把網絡、運營、標準化產品做好。
「兩翼」,一個是時效產品,即新零售即時配;另一個是供應鏈網絡。
「一體兩翼」策略下,宅急送當前的貨物結構品牌商占到了50%以上;同時,其業務構成中,宅急送直營的占比達到85%,收入占到92%。而在王洪濤接手之前,其直營收的收入只有不到60%。
站在如今這個時間點上來看,各家頭部企業都跟著商流的變化,費力地嘗試跳出快遞行業進行多業態的試水,王洪濤很慶幸宅急送的基因還在。
他感慨道:「過去,2007年前后的小件革命,我們學順豐;2010年我們又學著擁抱電商。我們一直沒耐住寂寞,老想學別人,學來學去還差點把我們的基因丟了。我覺得,很多物流企業聽過很多宅急送的故事,但是他們還應該好好地去了解了解宅急送。不是因為宅急送有了多大的變化,而是因為我們經歷了所有的變遷過程,踩過所有的坑,我犯了很多的錯,就是讓大家去學習少犯錯?!?/p>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2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0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7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6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