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企業核心業務的良好發展都為其帶來了穩定的收益,但只圍繞單一核心業務的支撐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難免略顯單薄,拓展其他業務與核心業務形成具備綜合業務能力的企業,才能使得企業在時代前進道路中走的更加穩健些。
由此,進軍零售、商貿、金融、供應鏈、信息技術等不同領域已經在物流行業中成為屢見不鮮的事情。
“東西只需網購,快遞便會到家。”
這是當下大多數人的生活現狀,剁手黨喜愛的物品只需要在網上下單,幾天后便會收到自己的包裹。
當下,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及消費觀念的轉變,居民消費也從注重量的滿足轉向追求質的提升,一些新興業態不斷涌出,消費結構不斷調整,全國的網絡零售市場開始繁榮起來。
于是,在互聯網的助推下,電商行業成為推動快遞企業迅速發展的“潤滑劑”,兩者相輔相成,快遞的發展也在推動著電商企業的發展壯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全網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在2011-2017年分別實現了6.09萬億、8.11萬億、10.4萬億、16.39萬億、21.79萬億、26.1萬億、29.16萬億元,2018年更是實現了31.63萬億元的新高峰,較2011年增長近5倍。近年來,電商市場高度成熟,全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增速逐漸趨于下緩狀態,2014-2018年增速分別為57.6%、32.9%、26.1%、11.7%、8.5%。
而回頭看快遞業的發展,據國家郵政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6.7億件,這樣的業務量不足如今上市快遞企業的一季度的業務量;當年全國快遞業務收入758億元,也不足2018年的八分之一。
由上圖可知,隨著網絡零售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全國快遞企業的業務量也不斷增長,2018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了500億件,2019年有望突破600億件了。
馬云曾預言“我們很快會面臨一天10億個包裹”或許即將實現。
但不容忽視的是,在業務量規模不斷上漲的趨勢下,其背后的增速近幾年有些趨于下滑。右上圖表可知,從2016年業務量增速的51.40%下滑到了2018年的26.60%,全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增速與全國快遞業務量雙雙處于下緩趨勢。
可知,電商件的發展開始逐漸遇到瓶頸,而順豐、通達系、百世這幾大上市快遞企業的市占率在2018年達到了全國快遞市場規模的73.6%,市場格局基本穩定,想要在其中尋求新的發展點及利潤點,除了搶占電商快件的業務外,還需要尋找新的利潤點和增長點。
2016年,伴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順豐、通達系、百世接二連三地登陸新市場,開啟了拼時效+服務的新階段。
如今,數字化設備、自動化設備、分揀機器人等大規模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陸續引入,硬件軟件均得到升級,各大快遞企業在拼物流科技應用階段也開啟了新市場的發展之旅。
中高端市場,三足鼎立格局呈現
電商件,注重價低及非時效,屬于普通快遞件,所以,各大快遞企業逐漸向中高端市場發展。
而根據業務層次的不同,我國快遞主要分為高端快遞、中高端快遞和普通快遞件。其中,高端快遞是要在消費者指定的時間范圍內及時送到指定地點;中高端快遞主要提供次晨達、即日達這一類遞送時間短的業務;普通快遞則包括國內經濟快遞及快遞包裹。
順豐與通達系等企業與眾不同的地方便是一直聚焦于中高端快遞市場,順豐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中時效板塊業務營收267.65億元,經濟板塊業務營收114.60億元。
同時,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順豐占據中高端快遞市場59%的市場份額,EMS占據40%,聯邦快遞占據1%。也就是說,中郵速遞、順豐兩家企業的市場份額便達到了99%。
中高端快遞市場格局清晰,但依然阻擋不了同行競爭加劇,以流量為紐帶,格局由商流決定,京東的流量決定格局開始搶占先機;菜鳥帶領中通、圓通、申通、百世等企業開啟全球72小時送達的目標。
因此,菜鳥系、京騰系、順豐的三足鼎立局面逐漸顯現。
細看通達系領域各大企業的時效產品,在時間上進行了明確的界定,幾小時達、次日達、隔日達等,在范圍上也進行了明確的界定,中高端客戶市場、國際領域及同城市場等。
不過,圓通航空也早早開始打造中高端時效市場快件。2015年10月,圓通全資子公司圓通航空正式開航運營,公司成為國內僅有的兩家擁有自有航空公司的民營快遞企業之一;2017年5月,圓通出資10.41億港元收購了先達國際物流62%的股份,2018年更名為圓通速遞國際;2019年6月,上海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花費1.2億元成立了圓通航空投資。
圓通在航空領域打造國際件以外,也在中高端市場逐漸開拓市場,截至2018年年底,圓通已經自有機隊數量12架。
2019年,菜鳥更是聯合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百世等快遞公司宣布,將啟動對“全國核心經濟圈”的快遞大提速,以此幫助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流通。其中在長三角經濟圈,快遞公司宣布已率先承諾圈內26個城市對發快遞次日必達。
京東物流依靠京東強大的流量支撐,在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王振輝宣布京東將正式上線個人快遞業務,定位是高品質快遞。2019年9月,京東物流表示,正在全力推進全國城市群的物流時效升級,加快城市群內部以及城市群之間的流通速度。
截至目前,包括京津冀、長三角、成渝、長江中游、中原、中關平原等全國十余個城市群,京東物流“24小時達”城市平均覆蓋率已近95%,尤其在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半日達”(即211限時達)覆蓋率近90%,已成為標配。
除此,京東快遞的入場,對標順豐,也引起行業內外極大的關注。再加上菜鳥系成員的舉措,進一步透露出了中高端快遞市場競爭激烈的“火藥味”。
服務+時效雙向提升,此乃中高端市場標配
目前,中高端市場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正如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所說,菜鳥聯盟成員基本都是加盟式快遞企業,更多依賴規模擴張謀求發展,在此消彼長的訂單競爭中難以尋求整體的服務升級,這也使得順豐一枝獨秀。京東依托自身強大的流量背景爭奪市場,為此展開一場屬于三者之間的爭奪戰。
在億歐物流看來,中低端快遞市場的核心需求是低價,適合加盟制企業發展,走加盟模式的“三通一達”主導的電商快件市場,電商件量大利薄,3到5元便能寄送全國,存在時效不穩定、服務質量不統一等問題。
而中高端快遞市場的核心需求是時效和服務,適合直營制發展,例如圓通提出的時效產品“承諾達特快”便是如此。
在中高端市場的爭奪戰中,“價格”是否又會成為這場爭奪戰中的犧牲品不得而知,但中高端市場的時效和服務雙向要求,企業必須要進行成本管控才能夠得到切實的收益,否則只會“自傷元氣”。
在眾多舉措中,菜鳥網絡通過集群效應所帶來的服務升級和體驗升級,為其帶來了更好的商業價值,這也必定會對順豐、自帶流量的京東物流造成不小的沖擊,同時也是三大巨頭競爭的動力,中高端快遞市場也會逐漸從兩只獨秀轉向群芳爭艷的局面,促使時效+服務的雙向提升。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38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2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07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868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2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9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7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