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務行業包括無車承運人,降低稅收合規成本和車輛采購管理成本;包括IOT和車輛管理系統,降低車輛運營管理成本和安全成本;包括金融,降低資金的渠道和風險成本。由于單個點能降低成本的空間都有限,必須要沿著業務鏈條上延伸,因此行業頭部幾乎每家都開稅票、賣油卡和保險,而且背后都是IT驅動,每個公司都是滿滿的IT人員。
如何獲得擴大的客戶群,如何在不同細分的領域里降低成本,面對這兩個難題,行業頭部企業各自有自己的發展思路。
G7服務的客戶是物流公司,以提供非主營服務,讓大家更容易開物流公司。所以會從GPS管車開始,后續提供的服務都是滿足物流公司管理者的需求。這種邏輯會使得其客戶以中型物流公司為主。大型的物流公司在很多環節都會自建,如無車承運人、加油和保險。G7給大客戶提供管車服務,也會倒逼上游的車隊采用一樣服務。
維天是服務個體車司機,以幫助個體經營車主為出發,所以才會做公益的卡友地帶,建成卡車司機最大的社群。維天服務大物流客戶是為了獲取其直采的大量個體車,掌握其收入流水。畢竟運力中,至少70%的車輛都是個體經營。
中交服務的政府監管機構,其幫政府搭建并運營了北斗平臺,未來還有部級的網絡貨運平臺。借助數據上有優勢,中交一方面可以向全行業出售數據服務,另一方面可以獨家與中石化推出聯名加油卡。
雖然每家公司的技術含量都是滿滿、對行業的理解和前瞻性都極高。但每家都碰到一個難題,靠服務賺不到錢。不是科技的服務不是沒有用,而是行業土辦法多,單純科技很難讓客戶產生購買欲望。
如安全,車上機器也裝了,自動提醒也有了,但司機駕駛習慣照舊。要真正起到效果還得線下教育,改變觀念。如油耗,為了降低成本,車輛改大油箱,用加油車,油價低15%。發油卡只是公司要進項票的方式,司機拿到油卡有時轉賣的多于自用。
因此,每家公司都將希望寄托于金融,其中主要是物流公司貸款、司機貸款和保險。
物流公司貸款:
單純的物流公司貸款已經被證明是個大坑,ETC貸款、油卡貸款和車輛貸款等很多時候都是心里安慰。單體物流公司財務不透明,風險難以評估的問題基本沒有解決方法。在經濟下行時,信貸違約提高,物流金融公司只能靠做大貸款規模來粉飾壞賬率,艱難的活下來。
物流公司貸款必須找到還款的源頭,即最終客戶支付的運費。只有從三方物流環節切入,找到好的客戶,幫助三方物流墊付運費,直接支付給承運的物流公司/運力公司,才能形成最終的物流貸款。當然,快遞/快運公司也可以視為大客戶。
這種貸款的難題在于,需要有場景才可控風險,因此必須切入三方物流的交易環節。現在看也就三方物流整合平臺有這個能力,如遠孚,反而上述物流服務的龍頭都不具備。物流金融對于三方物流的整合平臺而言,恰巧是其整合的工具,而不是目的。物流公司貸款很可能并不是物流服務公司能吃上的飯。
司機貸款:
從最終客戶切入金融的壞處,就是大家只會認可高信用的公司,如外企、國企、上市公司。即使你是個很有信用的小經銷商,物流公司是你村里的老鄉,你們之間有很強的信用紐帶,抱歉也是無法提供貸款給你。這就衍生出來另一種金融方法,從司機的收入和支出的穩定程度來評估司機的信用。根據司機信用的等級來貸款,變相實現給這些中小客戶的運費貸款。
首先,信用評估需要有大量的數據,這塊不論是螞蟻或微信基本都是空白。無車承運人可以收集到司機收入的部分數據,但支出部分通過切入買賣環節獲取數據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唯一的通道就是結算,簡單說就是做司機的支付寶或微信錢包。
其次,有了信用評估后,還要有信用約束環節。支付寶評分低,禁止你用淘寶,這還是很有殺傷力。但司機收入和買東西都不在平臺,通過商流限制的方法行不通。通過捆綁村里熟人擔保,形成非互保的信用約束,才有可能解決。
要搭建司機的信用提供貸款是個極有難度的事情,上次有個印度人憑借解決印度農村貸款的類似問題,拿到了20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維天有卡友地帶社群的基礎,說不定也可以爭取為國爭光一把。
物流服務類公司掌握了車輛運行的數據,用有直接手段接觸到司機,完全可以自己設計車險產品,通過保險公司出單,自己銷售、定損和理賠。一年千億的規模,足夠支撐幾個保險公司體量了。這種基礎條件,如果放在乘用車領域,已經可以讓創業公司和VC高潮好幾次。
個人認為保險是坑最深的金融領域,沒有之一。不講騙保、公司戶等小坑,最大的坑是保險銷售時有折扣,后端理賠有修理廠和配件商,不把三者形成閉環,根本無法從整體上控制保單的成本,很可能賣的多賠的多。乘用車的車險行業就是例子,除了人保和平安賺錢,其他保險公司都是賠。這個最大的坑背后是數個深坑,如卡車沒有可靠的配件數據和理賠規則。如這車撞了,該換啥配件,保險公司不知道,賠多少錢靠定損員一張嘴。
單純更精準的評估車輛運行風險,而不控制理賠和維修環節的風險,保險的生意做不下去的。
卡車的智能化:
卡車主機廠如果把卡車都變成和Tesla一樣智能,車輛數據不再需要地推裝一大堆GPS和APP來獲得。獲取數據的門檻降低,將會導致更多的玩家沖進到車輛管理和車貨匹配的領域,進而會延伸到一系列的物流服務領域。
安全要求的提高:
國家對安全事件的重視,將傳遞安全監督責任到物流公司。由于無法轉嫁這種成本,物流公司將會大面積將自營車隊給分散外包化。這也許會導致物流運力的組織化更加薄弱,服務公司獲客的成本變得更高,金融服務轉化的比例也更低。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5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