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量不夠?拼多多來湊!
自今年以來,各家快遞企業加速搶占市場份額,向市場要量。快遞網點為了完成總部的任務量指標,避免高額罰款,同時消化分攤包倉費、車輛運輸、場地、設備等成本,拼多多件量已經成為網點的“填倉件”。
為什么是拼多多?
拼多多以低價走量,快遞網點幾乎沒有利潤。
拼多多一大競爭法寶便是采用低價策略。據統計,拼多多平臺超過一半的商品價格介于0~50元之間,約75%的商品價格低于100元。同時拼多多通過團購的形式對商品進行壓價,促進消費,使平臺電商單票利潤下降,對快遞價格更為敏感。
拼多多打造爆品的方式會產生較大的發貨量,隨著拼多多包裹量的迅速上升,拼多多在快遞端的話語權不斷擴大。各家快遞企業緊盯拼多多這塊大蛋糕,在快遞網點的競爭間,平臺電商逐漸掌握主動權,獲得更高的議價空間。在將快遞價格壓低后,平臺電商便可使商品以更低價獲得更多單量。在這種惡性循環中,快遞網點所收的拼多多件量基本沒有利潤甚至是產生虧損。
調研發現,快遞網點并不愿意過多去收拼多多包裹,原因則是拼多多件量為網點的利潤貢獻十分有限。相反,收拼多多包裹更多的成為快遞網點為完成任務量指標、減少罰款的無奈之舉。在完成指標實現“填倉”的目標后,即使總部有“超量返點”政策,即使網點清楚的知曉誰有更高的市場占有率,誰就擁有更高的話語權,網點也不會再去收更多的拼多多件。
快遞網點普遍會有挖坑思維,擔憂任務量指標一年更比一年高,若是自己的大客戶突然不做了,便要進入新一輪的回血狀態。
對于快遞網點來說,必須重視的是越來越多的業務量將由拼多多貢獻。
拼多多崛起于一線電商平臺發展乏力之時,對于快遞行業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2018年全年,拼多多總訂單量達111億件,較2017年同期的43億件同比增長158%。而到了今年上半年,拼多多平臺訂單量已突破70億件。我們需看到的是,拼多多是近年來快遞單量增長的主要來源之一。
再從電商包裹貢獻占比來看,根據國家郵政局信息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77.6億件,同比增長25.7%。不難看到,拼多多上半年包裹量70億件占全國快遞包裹比例已達四分之一。國際知名投行高盛預測,到2020年,中國電商行業將有31%的包裹來自拼多多;到2021年,這一占比將達到33%。
這意味著,快遞網點的“填倉件”將越來越多。“填倉件”本應占網點業務量的極少一部分,然而隨著拼多多包裹在市場中所占比重的不斷上升,在總部任務量指標的大山下,網點不得不去收幾乎沒有利潤甚至虧損的拼多多件。
拼多多雖為行業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若使“填倉件”成為網點業務量中的大頭,將對快遞網點帶來重大殺傷力,影響網點生存。
此種惡性循環需引起快遞總部、拼多多商家的重視。
針對這種現象,快遞總部與拼多多商家不能任由其發展下去。應認識到電商與快遞在同一供應鏈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總部來說,應制定更為合理的任務量指標,不能一味追求高增長。
據實地走訪了解,網點的任務量指標普遍高于行業增速。總部制定指標在行業增速上增加了十五個百分點,到省區再增二十個點,網點苦不堪言。福建某網點對雙壹訴苦,該網點任務量增速已連續四年高達60%,前三年他都完成了,每年都要虧個一百多萬,今年實在難以完成。
對于拼多多商家來說,也應意識到,若快遞價格不斷壓低,影響到快遞網點生存,網點做不下去導致快件積壓,無法送到消費者手中,最終受到損失的還是商家自己。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5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6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0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6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2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2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9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50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