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園區的發展變革,不只是業務的國際化拓展,信息化、智能化的應用也是一浪高過一浪。
2018年中國物流園區年會在內蒙烏蘭察布召開;2019年中國物流園區年會在遼寧沈陽召開……
一年一度,中國物流界對“物流園區”這個特別的“物流品種”聚焦、研討、交鋒、碰撞,滿懷激情地關注著它的成長、發展和變革。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物流園區在中國步履鏗鏘的新時代經濟大潮中不斷成長。
8月15日,合肥市人民政府發布 微信公號發布了一條喜人的消息:7時30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歷經22天,全國首趟杜塞爾多夫至合肥中歐回程班列順利抵達,途徑德國、波蘭、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跋涉11126公里,實現了合肥至杜塞爾多夫往返班列的雙向對開、均衡發展。該趟班列由合肥國際陸港組織發運,7月24日從德國杜塞爾多夫的諾伊斯場站始發,共計96TEU,主要裝載陶土、成套櫥柜、鋼制板型散熱器、電磁閥組件、陶瓷過濾載體胚等貨物。
合肥國際陸港依托中歐班列開展國際貿易業務,將歐洲商品帶回國內,合肥市民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質優價美的進口商品。繼打通赫爾辛基、塔什干、阿拉木圖、杜伊斯堡等重要節點后,現已開通國外18個站點,覆蓋德國、俄羅斯、白俄羅斯、芬蘭、波蘭、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7個亞歐國家。
到2019年8月初,合肥國際陸港共開行17條線路,貨源覆蓋合肥、蕪湖、阜陽、六安、池州等安徽省內城市及上海、蘇州、南京、杭州、寧波等長三角區域城市。
對于距離合肥1360公里的內蒙古烏蘭察布的物流業來說,2016年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
這一年,烏蘭察布作為唯一一個非省會城市,與北京、天津、沈陽、南京等17個城市同批被列為國家《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歐班列樞紐節點”中的“主要鐵路樞紐節點城市”,承擔中歐班列集零成整、中轉集散的功能,標志著烏蘭察布市(集寧)已由內陸腹地變為開放的前沿城市。
集寧現代物流園緊緊抓住歷史和時代機遇,結合自身區位特點,依托烏蘭察布中歐班列的資源集聚優勢以及集寧海關恢復設立所帶來的優質外貿營商環境,著力構建國內與蒙古、俄羅斯等歐亞各國銷售市場之間的物流走廊。中歐班列的開通,帶動了北亞、東歐地區的礦產、木材等資源向國內輸入,也帶動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機械、輕紡、小商品等向國外輸出的貿易流通。
中歐班列的穩定開行,強化著集寧現代物流園區對周邊的集散能力。通過公路、鐵路、航空等多種立體運輸方式,將華北、華東、華中等地通過中歐班列中通道出口的貨物集結在集寧現代物流園區,同時在莫斯科布點拓展返程貨源;加快物流園區與周邊產業的融合銜接,如浩通煤炭進出口、洗選、倉儲物流項目,將蒙古國以及集寧周邊的煤炭資源在集寧集散等。這些舉措,大大提高物流及相關資源的利用率,實現了降本增效。
從全國來看,2019年1-8月,中歐班列去程開行2845列,運送25萬標箱,重箱率達99%;回程開行2421列,運送21萬標箱,重箱率達85%。截至今年6月底,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近1.7萬列,年均增長133%;國內開行城市達62個,境外到達16個國家53個城市。與此同時,班列開行質量顯著提升,回程班列已達99%,基本實現“去一回一”。
物流園區的發展變革,不只是業務的國際化拓展,信息化、智能化的應用也是一浪高過一浪。
緊臨宜昌火車東站的三峽物流園是集生活品展示交易、倉儲、冷鏈、配送、電子商務、快捷酒店、辦公住宿等為一體的現代商貿服務性物流園。
發展過程中,三峽物流園以“無車承運人試點”為契機,與入駐物流企業建立物流聯盟,順應“互聯網+”和智能物流發展趨勢,利用三峽城鄉共同配送平臺等方式整合貨物運輸資源。
目前已整合社會車輛800余輛,完成宜昌全城及恩施、神農架林區65%以上縣鄉村的物流網絡搭建。去年的消息說,運營一年多來,累計承運貨物28.9萬票,325.8萬件,總吞吐量40多萬噸,代收貨款4147多萬元。三峽城鄉共同配送中心在途物流時間縮短30%以上,空載率降低了40%。
而在距離宜昌1100公里外的蘇州市東邊,蘇州工業園區現代物流園技術升級也在悄然進行。
園區綜保區的運營管理充分運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實現了區域的卡口智能化、場站智能化、查驗智能化,打造了具有全國領先水平的“智慧綜保區”,是海關推行“掌上物流”的首個試點區域;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匯監測服務系統也在園區首個試行;整合海關、外管等職能部門的通關數據,建成了“國際商務區公共服務平臺”,幫助企業實時查詢通關進度、追蹤后續步驟、及時辦理各種手續,增加了政務公開的透明度,提升了區域競爭力。
積極推動海關、外管、國稅等相關部門實現綜合信息對接,構建了功能強大的“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促進了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在區內運作的標準化、信息化、安全化。
南海之濱的深圳市,承載著魅力之城、活力之城、動力之城和創新力之城的美譽,毗鄰港澳,是中國經濟中心城市,是中國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和商貿物流中心。
深國際華南物流園瞄準智慧化發力。華南物流智能電商云倉和深國際無憂螞蟻自動分揀倉相繼投入使用。電商云倉打造“拎包入住”智能自動化倉庫,在倉庫內布置智能密集“循環推動”式自動貨架系統,為客戶提供訂單產生后全過程物流服務。
服務涵蓋電商貨物儲存、訂單履行處理、全程訂單狀態管理、裝卸搬運、快遞發貨、退貨處理等,同時結合園區現有設施與服務,延伸倉儲相關的增值服務。全自動貨到人系統,可節省90%人力。自主研發的智庫系統配合RF槍、配單墻,全流程可視化管理。
信息化和智能化改變著現代物流業的組織方式、流程和時效。
除了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對物流園區發展的推動外,多業態融合服務多元的物流園區也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力。在吉林省會長春東北方向的被譽為“中國物流實驗基地”的香江物流園就是這樣的典型。
香江物流園通過集聚干線運輸、倉儲集貨、區域配送、城市配送、裝卸搬運、流通加工、信息交易、創業孵化、金融保險、司機之家等物流業態和園區的現代物流功能融合到一起共同發展,有效滿足了入駐企業的一站式服務要求。
園區內配有汽車修理廠、地磅、標準化設備租售、餐飲、購物等生活配套設施和方便快捷全面的商務服務;園區運營全面啟動倉配一體化、第三方物流托管服務。通過提供倉儲管理、系統操作、車輛調度、運輸配送等。各種增值服務和服務創新,提高客戶粘合度和園區受益率。
多業態服務創新,使園區成功引進200余家生產制造、商貿流通、電子商務、快運快遞、零擔物流等各類企業,同格力、西門子電器、齊魯醫藥、壹米滴答等知名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如今,香江物流園已全面建成汽車配件、家用電器、快消品、食品等領域的吉林省重要貨物集散平臺、物流交易中心和長春市城市配送基地。公路干線運輸輻射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區域配送覆蓋覆蓋吉林省全境及遼寧北部、黑龍江南部、內蒙古東部,城市配送實現長春市城鄉無死角。
香江物流園做的是大區域輻射,而位于河北省會石家莊南部裝備制造基地的東成智慧物流園卻是從周邊區域穩步走起。
為打造智能型石家莊區域城市物流中心,同時做好集貨、干線運輸,孵化一批優秀干線運輸企業,服務好生產制造端和消費端,東成智慧物流園在基礎設施和管理系統上架構分撥中心、城市配送、干線運輸、東成云倉,以園區信息化系統和平臺賦能,推動中小物流企業成長,營造物流行業新生態。
物流園以實體服務作為入口,推出的基本服務模塊包括智能車源中心、區域分撥中心、干線運輸、倉儲配送中心、多式聯運配套設施、展銷中心、會員服務中心、三產配套服務中心、汽修汽配中心和油氣站、融資服務、經紀代理、會員服務,公共關系等。
未來,東成智慧物流園將通過物流運營網絡,把物聯網、大數據、金融、車商圈、供應鏈園區融合在一起,順暢完成倉、貨、車要素構成的集并、分撥、運輸、配送環節,實現智能互聯、平臺開放環境下物流業采購預測、生產預測、銷售預測、信用評估、融資計劃、經營計劃、戰略規劃的融合發展的新共享經濟業態。
在物流園區建設發展進程中,有人這樣描述其重要性:物流園區是物流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流業集約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推動實體經濟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在物流業的發展中起著基礎性、關鍵性作用。我們期待著一個個經濟、高效、惠人的成果,從物流園區的變革發展中盎然綻放。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2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0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7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6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