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鄉鎮
快遞“二次收費”被整治,問題的根源出在哪兒?
其實二次收費在我們這不存在的,什么叫二次收費?就是二次派送后,要求三次派送的,這才叫二次收費。某些快遞網點借題發揮,有利可圖,延伸了很多弊端。這,才是問題的根源。
快遞公司本身就有問題,不要說鄉村快遞的種種不是。我相信高層領導跟我送一趟快遞,晚上到家倒頭就睡!比慘?誰敢跟我比慘?我代理的快遞從來都沒收過費用,其他快遞嘛!純屬人情捎帶,鄉親們很熱情地給我,雖然賺的少,但我很充實很快樂!
一切的根源,在各個快遞公司總部,總部維護好系統,真正超范圍的,自動篩選提示,那樣發件網點發貨掃描的時候就知道該不該發,發出去了,超范圍的費用由發件網點支付,系統直接扣款,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只是三通一達百世幾個大佬誰都都不敢第一個吃螃蟹,技術的問題,我想都是小兒科來的。
一樣是鄉鎮,我們這寄縣城拉貨來回180公里,單程90公里,有沒有比我們遠的朋友,我承包了多家快遞(
申通,
圓通,
韻達,百世,)派費0.5,天天快遞0派費,還有小快遞幾家,加起來一天400左右件,油錢去了100,車損人工沒算,而我還是家族式的操作,要是請人了不得貼的更慘!早上9點忙到晚上11點,一年沒個休息日!如果沒收費誰能做上幾個月我是徹底你們,真正為人民服務!想要包郵到家的你讓你賣家來送,或者自己去縣城取,再不然自己讓朋友去縣城帶回來!
既然郵管局來管,總得從跟源治理,各種下鄉政策落實到我們鄉鎮,剛才看評論有位仁兄說的好,淘寶下單時應把地址區域就開始識別,屬于嚴重超區的應該規劃出來。解決好末端的問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3+1模式最合情理!可是被你們取消了。總公司能管基層人員的苦衷?你們辦公室坐著,吹著舒爽的空調,想著如何壓制下面網點,從中罰款,是快遞業的最可恥的事情!你們為何不換位思考?我們頂著30多度的高溫風里來雨里去。盡早派送完不延誤,不罰款。
真正不收費我就佩服我們梅州豐順縣的
中通快遞!派費1.4,車線費一個月另補6000!這樣給承包鄉鎮的經營者就能有生存的空間!為什么人家中通就那么優秀?想必老鬼最清楚,中通靠的是什么發展?公司優秀老板也優秀!其他快遞都是浮云!
最后發表個人觀點,只有把根源治理好,派費能落實發到個人身上,例如app終端。
我覺得鄉鎮超距離的收費就應該合法合理化,不是說亂收費,國家相關部門可以制定指導標準。大家想想,一個鄉鎮點,每天就幾十件,按照各位客戶下單所付出的費用是和正常派送區域一樣的,所以總部每單的派費也就自然一樣,拿到鄉鎮點手里一樣的錢絕對不夠維持成本的。好,大家可以說要總部補貼啊?可以,全國每天的鄉鎮件派件量國家局有統計,這里我不說了。那每件要補貼幾元呢?這樣下去,任何快遞公司不被拖死也被脫皮,我想哪個想好好活著的快遞公司都不會傻到這種地步,或者干脆不開點最好,結果可想而知受累買單的最終還是消費者,消費者要花更大的成本到城市點去取一件快遞。
02不懼價格戰,市占率20%,穩坐頭把交椅!中通是怎么做到的?
盛極必衰 物極必反,當下整個行業惡性競爭發展,最后總得有人買單,短期內要名次毫無意義,奉勸各位老板把心思放在利潤上。快遞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別傻傻的跟著總部的洗腦當事業做。快遞行業里上級對下級卸磨殺驢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想必各位都深有體會。
怎么說嘞!價格戰傷的都是自己!價格戰最明顯的就是貨量持續增長!讓人家看著貨量好大!賣區域能賣個好價錢!總部的扶持和政策一旦停掉,你試試還有多少網點可以持續下去。再說一遍:利潤應該向市場要,不是總部扶持和找接盤的。
中通對終端網點的洗腦,真是強大的沒朋友,底下網點十之八九都認定自己是未來主人翁,這凝聚力和業務拓展力,基本上同行都要害怕。產品線又全,高低端,大中小全系列覆蓋,而且還都能做好。
@洪閱享
朋友說,阿里投資快遞公司,想怒懟同行;搞“
菜鳥驛站”想搞死對手,都是屁孩思維想當然。因為投資快遞怒懟同行難有指揮權、拼殺權,更難以操作。或許是“村淘第二”;組建菜鳥驛站,是方便了快遞員,但是萎縮了快遞公司和賣家。
因為不是每個買家都需要驛站的,“流浪快遞”缺少驗貨。自己去拿貨,這跟實體店去買東西有多少兩樣?更可恨的是買家備注了“直送家門隨時可接貨…”,還是擅自投遞在菜鳥驛站,增加了投訴的可能。快遞缺少驗貨,增加了買賣雙方的麻煩。缺少直送家門,增加了買家“下不為例”來作客的可能。反倒給直送家門的快遞公司,有增加業務的好機會!
一個驛站兩個人手一天可以處理1千票快遞,一千個快遞要幾個快遞員才能送完,能有多少收入。一個小區不管你住多少人一家菜鳥驛站可以處理完所有快遞,為何讓快遞員幾毛錢一票服務到家,誰出了這個沒腦子的規定,幾毛錢能有什服務要享受什么服務,幾毛錢在現在這社會還能談什么服務。
要做有良知的評論,快遞末端無論是快遞柜還是人工驛站,大到菜鳥驛站等,哪個有清晰的盈利模式?目前來看所謂的各種快遞+的模式是跑不通的,不要老是為某一家第三方打廣告,前段時間是粉絲生活,現在是快寶。末端網點真的那么好做嗎?誰入局誰知道,我的幾十萬現在還不知怎么回。
不是我馬后炮,之前一直就在評論區發表過我的觀點,未來的一段時期,驛站是
最后一公里的唯一解決方式。我這里說的驛站不是廣義的驛站,可以說是區域快遞服務中心。消費者服務前置選擇:自取還是送貨上門,下單時選擇,不同的服務不同的費用,需要送貨上門的不能驛站
軟件入庫,也不能投柜。人工取件區(傳統驛站模式)和自助取件區(快遞柜)并存。到門業務也由驛站派出人員送達,流量變現增加便利店(含日常用品及生鮮)。消費滿一定金額送貨上門順便帶上快遞。
@Ying Jean
記得在阿里戰略入股申通以后,申通快遞總經理陳向陽曾談到過變化。一是以菜鳥的技術為切入,改造申通;二是接入阿里系商流平臺的新業入務場景,搶食未來的增量。另外,申通各地網點都在積極主動地對接菜鳥裹裹,大有席卷之勢。申通最近的重點工作和發展布局,都是在按照這個思路進行。感覺申通的打法一下子豁然開朗了。
@Premiere
快遞模式“取件+主干線中轉+派送”;阿里就打造“智能物流骨干網”,用來解決主干線的物流運輸問題;用招聘騎手、滴滴司機、貨拉拉等模式,招聘貨車和司機;既能管控時效、服務,從而使阿里“物流”更好服務用戶;一旦發揮效果,四通一達等原有網絡的配送時效和服務質量獎得到質的提升;從國家層面:既能提高單車配載率、提高道路通行率,進而能降低碳排放、有利于環境保護,符合國家提倡的“節能減排、碧水藍天”。
@金ING隱
盡管菜鳥網絡本身不做快遞,但阿里巴巴和菜鳥卻通過向各大快遞公司提供免費開放的電子面單、智能分單、五級地址庫等公共基礎設施,以大數據和信息技術服務為支撐,在快遞成本和盈利方面幫助不少快遞公司實現了數字化操作。
@韓軍@浙商零售交運
快遞不能站在快遞角度去看,應該站在阿里的角度去看,阿里的核心利益是什么?菜鳥為什么17年變為絕對控股?背后的本質是阿里的全國24小時達,阿里的電商商戶的利益……
@魏宇zto
三年觀察期代表阿里并沒有必勝把握,他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他非常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操作來建造對企鵝物流的壁壘。實際上從行為來看,菜鳥屬于防守方,企鵝可能是進攻方,只是進攻方現在還沒有形成有效的攻擊。我認為以后只剩三家快遞,菜鳥,企鵝,郵政,其他全部會被平臺吞噬。而郵政最終要恢復到正常軌道,提供普適服務
@賽文露西和小五
為啥選擇申通?一,以申通目前的體量匹配市值來說,最經濟;二,綜合考慮,全資申通比百世靠譜;三,拋開百世不談,申通“現代化”程度最低,利于通過菜鳥平臺技術和先進物流理念整合,可作為下一步布局配送渠道的試驗田,獲取寶貴經驗吸取錯誤教訓;四,通過資本運作和媒介宣傳,股價、業務量上漲等綜合因素作用,實際投訴金額約等于存入銀行。對文末觀點不贊同,降低物流成本是剛性需求,但不是最終目的!如此純潔的結果,是國家想要的,對于阿里來說,在降低阿里系配送企業成本的時候,迫使其他平臺配送成本提高,難度增大,從上至下全方位積壓其他平臺生存空間,才是根本目的。
@高潤
阿里巴巴在物流戰略上很成功,先是控股百世成為最大股東,接著又在申通,圓通股價最低的時候戰略投資申通股份,圓通股份,接著控股申通,下一步就是增持圓通,控股圓通,都是在股價最低的時候戰略投資和增持的,當阿里巴巴以最低價格,控股申通,圓通,百世成為最大股東后,下一步就是進一步打壓中通和韻達,讓其產生持續虧損,最后股價下跌,資不抵債,無法經營,然后以最低的成本去收購中通和韻達,這一步一步的棋術真是高明,最后這幾家快遞公司統一重組改名菜鳥物流,以后中國的物流或許只有,菜鳥物流,京東物流,中國郵政物流,順豐物流,四大物流公司了,或許這才叫資源的整合吧!整合到一起送貨,分撥,中轉都不需要那么多場地了,所有人都輕松了,資源也能達到合理利用了,利潤也能最大化了。
就像三國演義里說的一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只是馬云的一步棋而已,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
05快遞小哥請注意:你的三輪車要在北京 “退休”了
不讓摩托車跑了,又要上樓,新能源車又不好停車,停車又要停車費,不停好又要被罰款,洗洗睡吧,派件還賺錘子個錢
快遞三輪車換成新能源汽車,會有幾方面問題,不考慮公司成本,只從快遞員層面分析,
一,充電,現有充電樁滿足私家車充電都不太能滿足,尤其夜間,車一停,人走了,快遞車數量何其龐大,下班后充電,要么排隊排到后半夜,要么車一停人走了,別的車怎么辦
三,快遞網點租一個院子,可以當幾十輛三輪車,怎么放汽車
要想達到新能源汽車更換三輪車,首先北京的城市規劃,必須要求樓宇或者園區配套設計快遞停放區,現有建筑物都沒有設計
某一區域范圍內劃出大片土地集中建立快遞網點,各快遞網點集中充電,不占用社會公共資源
達成以上兩點才有新能源快遞車的基礎,何其難,還不算其他細節問題
大方向是對的,但總是從最底層開始整頓有點欠妥,外賣基本上都是電瓶車快遞車輛在車水馬龍的都市也只是那一小部分而已,環境很重要,我們一直在努力改善。
免責聲明:羅戈網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圖片、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核實后,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