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簡單分析了一下A股四家快遞剛剛發布的6月份經營快報,其中提到了順豐單票收入發生的一些變化雖然穩定在23元以上,遠高行業平均水平,但自今年3月以來,已經連續四個月下滑,同比變化在6月份更是首次“由正轉負”,較去年降低了1.28%。
順豐最近單價走低的原因,分析認為主要源于5月份新推出的一款專門針對電商件的新產品。
老鐵們的留言基本印證了這一判斷
這力度與通達百世等比起來雖然還差點火候,但與順豐其他產品比起來,或者說與大眾認知里那個“高大上”的順豐比起來,確實讓人驚訝。
毫無疑問,通達百世等快遞巨頭在市場上打的不開可交之際,順豐也在變。今天,我們就來深挖一下這種改變。
2016年雙11,當同行們都在忙著被動接單時,順豐就開始有針對性的選擇合作伙伴,甚至通過“限流”這種方式來確保服務質量和運營穩定。其中“限流”最多的,就是低價值的電商件。
關于順豐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傲驕行為,業內有一句神評流傳至今:
不怕通達漲價,就怕順豐降價。
因為順豐只要一降價,電商賣家多大都會主動投奔過去:送貨快、安全、服務又好,誰不愿意用啊。以前不用還不是因為太貴…
通達為什么不敢漲價?因為一漲價,電商心里就會盤算:還不如發順豐來得劃算…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不怕通達漲價,因為根本就漲不起來;但順豐卻真的開始降價了。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說,順豐“降價”看似意外,實則必然,而且蓄謀已久。
言其“必然”是因為電商件是任何一家快遞公司都繞不開的市場。隨著電商在各個行業滲透率的提升以及渠道的持續下沉,萬物互聯皆可網商的時代已經到來。通達百世搶食到了過往十年的發展紅利,下一個“黃金十年”,順豐絕對不想再錯失。
快遞圈的“老司機”們應該都記得,順豐在2014-2015年的時候曾有過一次進軍電商件市場的行動,而且動靜還不小。但遺憾的是效果并不理想,最后為了“大局”不得不實行戰略收縮。
收縮只是權宜之計。
2017年上半年,順豐在產品上也做出一個重大調整將性價比較高的、具有相同屬性的順豐特惠(隔日)和倉儲配送統一歸類為經濟產品,并將原有的增值服務收入還原至其所附著的相應產品中。
按照新的收入口徑,整個2017年,時效件和經濟件等為代表的商務及高端電商件成為順豐的主要收入來源。
進入2018年,順豐對經濟產品持續優化升級,并打造了一套專屬的獨立運營模式。通過優化產品端到作業環節、模式、底盤,進一步擴大目標客戶群。
這一波操作下來,順豐2018年經濟件收入達到204億元,同比增長38%,在全網營收中的占比也達到了22%。
同期可比的一個數據是時效件,2018年收入534億元,雖然仍是順豐的“主力產品”,占據營收大頭,但同比增速只有14%,增速還不及經濟件的二分之一。
順豐經濟件的挖潛空間由此可見一斑。
嘗到甜頭的順豐,終于在久違的電商市場找到了一點感覺。可不要小視這點感覺,老鬼的朋友安德華直言:
王衛從來不怕試錯,一旦讓順豐找對切入點和節奏,它的品牌優勢和穩定服務對同行的碾壓堪稱推土機。
會不會“碾壓”同行和對手,現在言之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順豐趁著各大快遞大打價格戰之際,低調推出更為經濟的電商件產品,對自身的優化絕對是利好。
一是增量,擴大市場占有率。6月份的數據就是最好說明,業務量同比增速創今年新高,回升明顯。
二是提效,優化資源配比。電商件作為“填倉”效果可起到邊際正貢獻作用,提升存量資產和運力的利用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三是補短,完善產品矩陣。打破順豐過去的局限,填補價格區間上的空白,進而擴大電商客戶品類范圍。
四是促市,提振資本市信心。這一戰如果打得好,將會是短期刺激公司業績彈性的重要變量。
老鬼一直認為,順豐除了“服務和速度”這兩個標簽之外,另一個值得同行們借鑒的地方就是它的產品屬性。區別于通達以電商為核心的同質化服務,順豐的產品從一開始就是分層的,差異化特性明顯。
此番“降價”之舉,順豐也延續了同樣的打法
技術支撐,依托大網,整合運力、中轉、末端和人力資源,進一步細分價格區間形在專業產品(解決方案),然后瞄準目標市場,持續猛攻。
當順豐也被卷入價格戰,快遞江湖的爭斗就越發有意思了。
順豐祭出“降價”大招,劍指電商市場,直接的假想敵是通達百世等電商快遞巨頭嗎?非也。
要論價格戰,通達系在電商市場,甚至整個中國快遞江湖還真沒怕過誰。
通過近二十年的實戰積累、組織迭代以及技術升級和管理優化等,尤其是在上市以后,通達百世等玩家在成本管控方面已經構建了強大的“護城河”。更關鍵的是,直營模式主導的順豐在成本方面相較加盟為主的通達本就不占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持續“降價”的順豐,斷不會主動挑釁通達,更不會輕易踏入對方的地盤。
問題來了:難道堅持“差異化”的順豐就沒有假想敵和對手了嗎?
當然不是。驛站留言區的老鐵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實話實說:
劉強東對外多次稱贊順豐,但京東快遞全面開放和入局C端市場后,首選的“動刀”對象就是順豐。
面對一反常態且磨刀霍霍的京東,老鬼的朋友安德華說:
王衛斷是不會咽下這口氣的。
局勢拆解到這里,已經相對明晰。今年席卷快遞江湖的價格戰,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置身事外,眼下來講大致可以細分為三個戰區:
一是通達百世之間的小件之點,也可以說是低端電商市場的叢林之戰;
二是順豐和京東之間的攻伐,主要是面向中高端電商以及C端的散戶;
三是大件電商井噴趨勢下的大件快遞和大包裹之戰,快遞、快運、零擔互相滲透,界限越來越模糊,價格越打越透明。
三大戰區戰事正酣,短期內怕是難以停火。
戰區之內炮火連天,戰區之間現在看上去“井水不犯河水”,但并不意味著一直會如此。
比如順豐把持的中高端市場,通達系陣營中的部分玩家一直虎視眈眈,甚至已經開始有所嘗試和行動:
圓通B網承諾達特快,中通星聯航空時效件,申通等借勢菜鳥裹裹開始蓄力的C端散客件…對順豐都是非常直接的挑戰和考驗。
事實求是來講,通達近幾年在服務改善,尤其是時效提升方面非常明顯。不止圈內高管跟老鬼說,距離在1000公里以內的快件,通達的時效一點都不比順豐慢,而且穩定性也不差。
不夸張地說,按照現在這個走勢,在成本管控上擁有絕對優勢的通達遲早會將“價格屠夫”的戰刀伸向順豐的地盤。
站在這個角度,順豐有意主動“降價”的戰略意義就更濃厚。你說呢?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2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3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2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93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3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4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9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80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8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