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之前在基層做的時候跟車接送貨。老司機都是下車直接看下道路就能立馬判斷自己的車能不能進入,當時小編只顧接送貨也忘記了拜師學藝,居然從沒有問過司機怎么來判斷的。悔當初沒有求知欲。
小編只能依靠自己的邏輯來揭開老司機的技能,當然也有可能老司機不是按照這套邏輯,人家就是有一定的經驗,一看便知,智能化判斷。
有幾個角度可以思考這個問題:①道路的維度:我們現在城市道路規劃,道路規劃前肯定也會去考慮支持什么車型通行;②停車場維度/園區維度:停車場設計的時候肯定想好了各車型拐彎停車等各種參數;③車輛的維度:一個車要開進去其實主要看能不能拐彎或掉頭,純直行就很好判斷;④實車測量法:跟車的時候不是很好判斷情況下老司機也是直接開車過去試試能不能進去。
城市道路等級表
關于城市規劃的一些相關數據(來源:市政設計、網絡):
①城市道路交叉口轉彎半徑標準:a.主干道:20-30m、b.次干道:15-20m、c.非主次道路:10-20m。
②消防車道寬度不應小于4m。轉彎半徑不應小于9~10m,重型消防車不應小于12m,穿過建筑物門洞時其凈高不應小于4m,供消防車操作的場地坡度不宜大于3%。
③消防車道回車場設計。L形、T形、O形:
注:圖中下限值適用于小汽車(車長5m,最小轉彎半徑6m);上限值適用于大汽車(車長8~9m,最小轉彎半徑10m)
④機動車最小轉彎半徑。6.0m:車長不超過5米的三輪車、小型車。9.0m:車長6-9米的一般二軸載重汽車、中型車。12.0m:車長10米以上的的鉸接車、大型貨車、大型客車等大型車。
⑤道路轉彎半徑國標:
主要停車方式有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三種。其中間最小距離以小型車為例,停車方式見下圖(來源:《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CJ100-98):
貨車能否通行,其實就是把其他停車位當成建筑,其他車型貨車我們可以采取同等比例的方式進行數據計算得出多大的通道車輛能夠通行。
車輛在轉彎的速度會影響轉彎半徑;而車輛的轉彎速度一般是正常道路速度的50%-70%。如下圖交叉口速度設計(來源:中天市政相關研究):
如果按照高中物理學把車看成一個點,離心力(向心力)公式就可以算出轉彎半徑。但是這個有點復雜,得知道車的地面給車的摩擦力(即向心力)多少,而且車還不是一個點。
所以我們可以換種方式計算,把車當成相對靜態的行駛,計算其最小轉彎半徑。這里有兩個條件:①車輛轉向盤轉到極限;②車輛以最低速度行駛。外側車輪滾過的軌跡圓半徑。如下圖:
公式中參數示意圖
具體計算公式如下(輪胎跟半徑線條是垂直關系就比較容易理解下圖公式):
此圖方便理解下面的公式(忽略圖中字母)
公式中參數說明:R0轉向輪外輪中心輪跡的最小轉彎半徑;R車身最外點的最小轉彎半徑;L軸距;θmax轉向輪外輪最大轉角;b前輪距;C前懸長度;K整車寬度;M主銷中心距。
關于算法,問了在日本日產總部的朋友,他截圖了日本的計算方式:
各車型對應轉彎半徑:
本想整理一份各車型對應的轉彎半徑,但是要收集各種參數,工作量還是有點大(如下),還是只提供計算的方法論吧,如果有誰愿意整理,請把結果分享給我,謝謝。
實際現場我們是很難測算出道路的轉彎半徑,只能測量道路的寬度,所以可以用上面的道路轉彎半徑國標那個圖來對應轉彎半徑,再計算車輛的轉彎半徑來判斷車輛是否可以通行。或者直接通過車型轉彎半徑推算出需要多寬的路。
很多時候我們看門店配送環境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安排車輛直接去測試看能否通過。并記錄相關門店最大通行車型。因為計算出來的是理論值,最小轉彎半徑的情況下對應的也是司機的車技得最高了。不然讓我開,我保證開不過去。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6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1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1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2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09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03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3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