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雙11,除了猛增的業務量,也是各大快遞公司展示各自的特長和新招的“舞臺”。有的將倉與中轉場進行了融合,也有的開始大量應用無人機、無人車和智能重卡,圍繞“提質降本”的目標開始了各種嘗試和各種創新。
而在一眾物流巨頭布局當中,菜鳥作為今年市場關注度最高的物流企業之一,從在品質賽道上發力、提升數字化能力,到強化“全球快遞”的屬性,加碼跨境和海外本地快遞……菜鳥正走出一條獨特的差異化競爭路線。
在中高端快遞市場中,菜鳥自營國內快遞業務-菜鳥速遞一直沿用“好用不貴”的打法,即走一條介于經濟型快遞和高價快遞之間的中間層道路,既講品質,把送貨上門做成標配,在核心區域做半日達、次日達,同時追求性價比。
這背后的邏輯在于,像菜鳥速遞這樣的直營體系公司,很難以最低總成本或規模化與“通達系”等加盟制快遞公司進行“廝殺”。因此,走“強化品質+性價比”的策略,并逐步向更多細分市場擴展,成為了菜鳥速遞的戰略方向。
而打造“好用不貴”的快遞產品,它背后其實是需要一張完善的快遞網絡,還有深層次的技術和性價比的能力,然后再去構建能針對不同客戶群體的場景解決方案和交付能力。
過去一年多以來,菜鳥速遞也在彰顯自己的實力。它不僅擴大了服務網絡,將全國第1000億個包裹送到了新疆昌吉鄉村的農戶手中,還深入到個人寄件標快、“校園寄”、酒水等市場,并進一步提升時效,用“服務性價比”去打市場。
菜鳥速遞護航杭州馬拉松
尤其是細分垂直領域以及多場景的服務能力,菜鳥速遞這種“突破式”的打法,既能把經驗積累起來,進一步結合客戶需要,將現有產品重新打磨,也能根據競爭對手的弱點,通過在不同場景下采取差異化策略,利用這些局部優勢來增強在高品質物流服務領域的市場影響力。
盡管菜鳥速遞仍處在成長階段,但它在服務品質上的保障以及價格優勢,已經為各類商家提供了新的選擇。據相關知情人士介紹,菜鳥速遞全面接入京東非自營平臺后,訂單量增加明顯,許多頭部商家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前來咨詢。從菜鳥速遞公號最新公布的情況來看,菜鳥速遞還接入主流的短視頻電商,以及知名的獨立電商APP,進一步擴大市場。
如果說菜鳥速遞是在國內加速擴大市場規模,那么在國際快遞業務發展上,菜鳥的跨境包裹體量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一。
從諸多方面觀察可以看出,與國內許多物流公司放慢資本開支的做法不同,菜鳥更想做的是通過加大全球物流網絡的重資產投入以及提升技術能力,來做強品質,做深服務場景,打造能服務于全球產業鏈的快遞、供應鏈與科技能力。這一智慧供應鏈的基礎建設越穩固,所帶來的效率與體驗提升也將越明顯,同時也將在競爭中逐漸拉開與對手的差距。
10月底,羅戈網-物流沙龍正好走訪了菜鳥位于惠州的流向倉庫(主要服務于中東、非洲、南美等多國)及香港eHub,從中可以看到,菜鳥能夠提供全球5日達、10日達的服務,離不開其持續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鏈條自營模式以及高效的運營管理。當跨境包裹按照目的地預先備貨入庫后,能夠實現更快的發貨速度;隨后,通過香港eHub和比利時列日eHub進行轉運,快速接入歐洲當地的快遞網絡,從而確保了服務的時效性。
菜鳥智慧港-香港eHub
為更好地滿足海外用戶對跨境物流時效性的高標準要求,菜鳥近年來也不斷加強海外本地快遞網絡的建設。截至目前,菜鳥已在包括西班牙、法國、墨西哥等在內的1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本地快遞網絡。
這或許正是菜鳥所倡導的“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目標逐步落地的具體展現,更應該是快遞包裹交付應該有的樣子。
正如菜鳥集團CEO萬霖在《2024全球智慧物流峰會》所說,菜鳥將繼續拓展全球物流骨干網絡,既服務好阿里電商,也服務好開放市場。菜鳥將啟動全球第二批eHub建設,將全球物流網絡加快融入全球和區域產業鏈布局。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5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5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19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7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0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0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1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4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32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