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已過去,這一年的物流供應鏈發生了哪些大事?
11月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發布。其中明確提到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鐵路貨運量、鐵路貨運周轉量占比力爭分別提高至11%、23%左右。
這其中難度不小。
要知道社會物流總成本占比2023年是14.4%,雖然相比2003年21.4%降低不少,但相比發達國家的8%,差距甚遠。
鐵路占比同樣上升難度很大,2023年國內總貨運量中,公路運輸占比74%,水運運輸占比17%,鐵路占9%。要知道2019年,當時的鐵路貨運占比還在8%左右,4年時間才上升1%。
從文件來看,政策在大力推進鐵路貨運改革,推動公鐵水聯運。只有通過公鐵水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無縫銜接和協同發展,才能提高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最終實現社會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目前不少企業已經行動起來,例如京東物流基于算法模型的“公轉鐵”解決方案已經入選“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典型案例報告”。
2025年,在公鐵水聯運方向,必然會有更多企業參與進來。
去年3月1日起,快遞新規實施,按要求快遞按需送貨上門,不再允許私自放在快遞驛站或者快遞柜,否則就要受到處罰。
之后快遞首個罰單給了行業一記警鐘,陸陸續續多家快遞企業也出現違法行為。據悉實施首月里共受理客訴2.5萬余件,約有8%企業因為新規被開了罰單。
新規引發了行業一片討論,一方面國內快遞行業一直以來的低價競爭已經讓底層快遞員叫苦不迭,單票收入低、罰款類目多、時效考核嚴格的抱怨聲由來已久;另一方面,快遞發展進入后半程,卻是需要進一步走向高質量、多層次、高服務方向,一直困于低價,嚴重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
但不可否認的是2024年的日均快遞業務量已經突破3.6億件,如果每件快遞都要送貨上門實在是人力難以做到,尤其還是維持一個低價競爭的市場態勢下。
這就有了后來8月國家郵政局要求行業反內卷,為此像義烏等快遞產量大區的快遞價格有了最低限價,整個行業服務質量得到整治。
但目前快遞一線企業的快遞單票價格卻仍是屢破新低,受整體經濟大環境下行壓力影響,低價搶市場手段仍層出不窮。期待2025年的快遞風氣變化。
去年10月,京東物流全面接入淘寶天貓平臺。
一方面淘系的發貨、退換貨,京東物流開始成為選項之一;京東物流的末端配送渠道,也能接入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新增了代收包裹站點;另一方面就是物流數據,淘寶app內直接查詢到訂單的京東物流軌跡信息。
這是兩家國內最大的傳統電商企業經過這么多年各自壘高物流、支付、售后等競爭獨立體系后的首次破壁握手。
對于淘寶,平臺上業務繁雜,大件、小件、生鮮等需求各不相同,京東物流有德邦、跨越等戰略合作伙伴,自身又具有全面的快運、快遞、供應鏈等能力的企業,應對起來更為得心應手;對于京東,更能發揮出這么多年建設的能力,同時進一步降低整體運營成本。
但從整個快遞行業看,更能推進高層次快遞競爭。本身市場上的高端快遞產品就很有限,京東物流作為被認可的高品質快遞,打破原先被排斥在淘系之外的限制,等于給了商家新的選擇,能調動整個高層次快遞產品的充分競爭。
但對于已有的高端快遞產品而言,競爭肯定更艱難了,需要從其他渠道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來彌補這塊蛋糕變小。
去年11月底,順豐在香港聯交所正式上市,成為快遞物流行業首家“A+H”上市企業。
前文也提到既有蛋糕的縮小,必然需要更多蛋糕的開發。
香港上市對于穩坐高端快遞頭把交椅的順豐來說,就是發力跨境物流的重要渠道。根據公開信息,香港上市,順豐擬將全球發售募集資金的45.0%用于加強國際及跨境物流能力。
由此可見,順豐正在花大力氣打造跨境物流這個第二增長點。最新數據顯示,順豐業務覆蓋了202個國家和地區,運營99架飛機和超18.6萬輛車輛,擁有約220萬活躍月結客戶及約6.99億散單客戶。依托鄂州樞紐,去年上半年順豐已累計開通了13條國際貨運航線,觸達國際15個航站。
同時,順豐對于國內市場的開發更多放在了直播電商等新興產業之上。近期順豐同城拿下了抖音、拼多多、山姆等大筆訂單。
這幾大新渠道的增長,2025年順豐的業績變化值得期待。
去年5月,菜鳥推出了生鮮平價寄,力爭48小時內必達,主打一個性價比,價格能比航空件便宜一半。菜鳥正式進軍千億冷鏈生鮮競爭。
這幾年經過“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等政策支持,加上此前順豐、鮮生活冷鏈、京東冷鏈等對市場的培育,國內冷鏈生態網絡基本已經成型。
可以看到去年的冷鏈物流發展速度是超過整體大物流的進程的。根據市場數據預測,2024年冷鏈需求總量約3.65億噸,同比增長4.3%;總收入預計約5361億元,同比增長3.7%。
也就是說,中國的冷鏈建設規模化效應已經初步顯現,后續的降本增效將越走越快,對于企業來講,收獲果實的日子也在越來越近,這時候再不入局,等到真正成熟的時期,就很難搶奪市場份額了。
因此,可以看到,近年瞄準冷鏈物流的企業越來越多,除了菜鳥,前年8月中通也正式發布了中通冷鏈,面向B端和C端提供綜合冷鏈服務。前幾日,冷鏈物流的前輩之一鮮生活冷鏈更是拿到了9億元B輪融資,成為中國冷鏈物流行業單輪最大融資。估值也已經突破100億元。
2025年,可以猜測冷鏈競爭或會迎來更多新人,開啟屬于冷鏈的百家爭鳴。
低碳物流成大勢所趨
2024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圍的準備工作緊鑼密鼓進行。中國鋼鐵、水泥、電解鋁三個行業率先入圍。
從去年9月,中國生態環境部編制形成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到12月,生態環境部發布通知,就鋼鐵行業碳排放的核算核查指南公開征求意見;全國碳市場擴圍基本是箭在弦上。
2021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交易以來,因為僅包含發電行業,導致參與主體同質化,整體活躍度低,市場機制沒得到充分發揮。后續擴圍后將會推動碳從無價到有價,再到漲價。
近幾年明顯感受到在能源、交通、建筑、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都在推動綠色低碳產品的應用。同時根據相關部門要求建設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物流碳成為了產品全生命周期中一個影響碳排放的重要指標。
據統計,我國物流業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9%左右,如何利用好物流循環包裝、新能源貨運車、零碳園區等響應政府綠色發展號召,會是下一年不少物流企業的重點工作。
去年10月,貨拉拉再次沖擊IPO,這是繼2023年3月、9月以及2024年4月之后,第四次沖刺上市。
在公路貨運領域滿幫、快狗等已經完成上市的情況下,貨拉拉可謂錯過了最好的上市窗口期。而且經過多年的沉淀,根據其招股書,2023年貨拉拉已經實現扭虧為盈。股東們經過前期11輪融資,對于上市變現也更為迫切。
貨拉拉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閉環貨運物流交易平臺,在閉環貨運交易總值統計中,貨拉拉全球市場份額高達53.9%,國內的市場份額達到66.6%。2024年上半年其促成的訂單超過了3.38億筆,上半年營收7.09億美元,同比增長18.2%,利潤1.78億美元,同比增長25.1%。
公路貨運其實去年的整體行情不太理想,一線卡車司機、干線車隊的生存狀態都不太樂觀,主要受到整體經濟下行影響,制造業等運單量下滑,大家能接到訂單變少了。但這種情況下,反而對于貨運平臺卻有了不錯的行情,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固有訂單下降,個體司機占主流的公路貨運對于平臺類企業更為看重和依賴,由此推動了其業績增長。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在貨拉拉身上,滿幫同樣也是在2022年首度扭虧為盈,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達到12.4億元,同比大漲了50.2%,創了歷史新高。
在業績穩定和價值受到認可的情況下,后續貨拉拉的正式上市或許只欠東風了。
去年10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示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其中包括菜鳥收購遞四方。菜鳥以增資的形式收購了遞四方 5.9459% 的股權,交易完成后持有目標公司 50.9459% 的權益,菜鳥完成控股。
去年菜鳥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不再聚焦國內,更多是放在國際物流和新技術。
從菜鳥角度看,經濟再全球化、全球產業鏈重塑對物流業既是挑戰、更是機遇,行業仍有很大空間提供極致服務、極致產品、極致體驗。
所以這幾年可以看到,菜鳥一方面積極推進 eHub 的建設,另一方面大力建設海外本地網絡。收購遞四方同樣是在加強布局,做深網絡,做好節點,完善產品。
除了菜鳥,我們可以看到順豐、京東物流、中通、圓通、極兔等企業同樣在加碼跨境物流,比如順豐在香港二次上市,京東物流增大力度開發海外倉等行動。
大量國內的物流企業將跨境物流視為全新的增長點,在國內增速相對放緩的當下,急需開啟新的故事。
目前全球跨境電商年訂單總量接近百億單,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8萬億美元。2025年大家在跨境物流的爭奪上必然更為激烈。
去年10月,融輝物流正式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快運網絡,專注300公斤到3噸的大零擔貨運市場。從宣布創業到正式起網,融輝物流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實現了江浙滬地區98%覆蓋,全國范圍內近90%覆蓋。
一般來講快運網絡的優勢公斤段在300kg以內,但這兩年,因為搶奪大件快遞市場,爭奪優勢貨源,頭部的快運企業都在優化貨源結構,把平均公斤段向下壓縮。
比如百世快運官宣重磅調整“電商小件”政策,重點區域最低保費更便宜及服務大幅優化,降低電商客戶成本派費也會大幅下調,主要是70kg以下的電商件。
比如安能物流3300產品全新升級,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出“0加收”服務——即重量在300kg以內的貨物,全額免除特殊加收費。順心捷達、壹米滴答等全網加盟快運陸續跟進,清一色的全公斤段免加收的口號。
種種策略都是為了搶奪低公斤段快運業務。
但融輝的入場,直接盯準大票零擔,直接拉動了整個快運大公斤段的風云再起,當日對于第二梯隊的快運企業會有一個直接沖擊。
期待2025年快運在不同公斤段的搶奪變化。
去年,是AI在物流行業應用的具象化一年。像順豐、京東物流、菜鳥、中遠海運、百度地圖、貨拉拉、福佑卡車、快遞100等業內不同細分賽道的企業大模型都已經正式應用。
像順豐“豐知”專注物流決策;“京東物流超腦”,主要為實現對供應鏈全局的優化;菜鳥“天機π”,能夠輔助決策,在銷量預測、補貨計劃和庫存健康等領域實現提質增效;中遠海運“Hi-Dolphin”是國內首個航運大模型;貨拉拉貨運無憂大模型覆蓋了貨運、邀約、客服、數據分析、HR辦公等多個業務領域;百度地圖物流大模型應用于物流地址解析、物流調度決策等方面;壹沓科技“運小沓Cuber”的數字員工能實現供應鏈的人機協作超自動化解決方案;還有G7易流與字節跳動合作大模型產品、福佑卡車合作騰訊開發數字貨運大模型等。
過去的十幾年,數字化、智能化展示出對于物流業強大的影響力,包括時效、成本、效率等的極大改變。這也讓行業對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驅動的供應鏈抱有更大期待。
不過,當前物流大模型應用落地問題、價值變現問題、數據的隱私性、機密性和安全性問題等都仍待完善,距離真正的物流大模型混戰仍有距離。
除此之外,大家還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大事件歡迎留言分享~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67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55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48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49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35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21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26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27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20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