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93家運輸企業、18家GPS平臺服務公司被查處、56人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起因是一起渣土車超速運載行駛致行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最后牽扯出全國首個篡改貨運車輛GPS監控數據的大案件。
貨車軌跡還能修改?簡直匪夷所思!因為一旦這種操作被更多違法犯罪的人復制,很有可能對整個貨運市場造成沖擊,像網絡貨運這種新興運輸模式,甚至會因為缺乏軌跡這一部分的信任度,不再站得住腳。
那么疑問來了,這種操作是能夠被簡單復制的?除了法律震懾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杜絕這類事情發生?事后補單以后是否不再被允許?
先來看看貨運GPS定位系統。
為什么你在高速服務區經常可以看到大巴司機和大貨車司機乖乖排隊休息?
為什么貨主不擔心長途運輸的大貨車把自己的貨物運到其他地方?
為什么貨車司機行駛在偏遠的山區,依然不害怕沒有信號找不到路?
這都源自貨運定位的功勞。因為有了GPS系統,交通運輸相關部門就跟隨時按了監督裝備一樣,實時提醒司機到點休息、不能超載、不能超速等。
所以在普通人眼中,所有上傳到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的數據包括貨運軌跡被默認真實。因為一旦這個都能造假,很多需要行車軌跡佐證的事情,就都得打個問號了,那整個社會的信任成本又得大大增加。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可以很肯定地回答,貨運定位系統的運行數據確實不能造假。物潤船聯董事長朱光輝明確,所有通過定位系統實時發生的定位數據和軌跡是絕對不可能造假的。
那么成都的這起造假案到底怎么回事呢?
根據相關媒體報道,因為兩起運輸渣土車因超速引發亡人事故調查,成都市公安局發現部分運輸企業、車主與GPS服務平臺技術人員共謀串通,通過發送指令,篡改GPS終端上傳到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的數據,逃避超速、疲勞駕駛等重點違法監管。
朱光輝解釋這是那些違法的運輸企業技術部門進行了參數修改,以此修改了貨運參數,但統一的特點是都是后補錄訂單,這才能造假。
什么是貨運的事后補單?一般是訂單發生運輸時沒有實時上傳整個訂單運輸軌跡,但真實承運了業務,將整個訂單信息相關證明和數據在事后通過相關流程手續進行上傳的一種方式。
朱光輝說,目前網絡貨運市場上至少有40%的平臺企業存在事后補單的行為。而就是這種操作方式的存在導致這起案件的發生。
“以現在導航軟件為例,當你身處某地,搜索一個目的地就能給出好幾個方案的導航路徑。這些違法企業就是通過這種預發起運輸的方式生成軌跡,然后通過技術將這些軌跡修改參數再上傳稅務等政府平臺。”朱光輝解釋,因為是后補的數據和軌跡,中間有可操作性,偽造技術強一些,乍看上去是沒啥問題的,相關部門如果不細查深究就過去。
此次案件的爆發,他認為是給了整個貨運行業警醒。
一般來講,按照相關部門的規定,每一筆運輸訂單背后都有對應的行車軌跡、卸載點、起運點、運輸時間、載貨信息等,都“有跡可循”。但因為一些平臺缺乏相關軌跡獲取技術和系統,就出現了所謂的事后補單的操作。
但朱光輝認為當前很多的網絡貨運事后補單行為伴隨著運輸無軌跡、運單數據反復使用開票、運輸數據隨意更改虛構等違法行為。
“網絡貨運發展到現在,不少企業本質上已經不是網絡貨運企業,而是開票企業,網絡貨運從接單到結算按照事物發展邏輯,應該是從0到100才對,但他們反過來的,從100到0,先有了業務再來配套軌跡,這就讓造假成為可能。”
以此次成都的貨運數據篡改案件為例,就是把這些虛假的預發起訂單路徑通過技術手段修改參數,包裝成了真實的訂單信息,蒙騙相關部門。但最終也逃不過法律的懲治。
還有網絡貨運平臺“某省心”案件中,也有上述事后補單開票的情況。
“某省心”在經營時,也存在將受票企業已經自行委托社會車輛運輸完成的業務信息或者偽造的貨運信息運用補錄功能錄入其平臺后,向受票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行為。
前不久“浙江沈氏省心物流平臺”網絡貨運平臺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件經上訴改判了,原定的虛開發票罪,改為了“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朱光輝認為:“網絡貨運模式是以承運為底色的,假如你以發票為底層邏輯,那你賺得就是發票的差價,也就完全能夠定性為你非法賣專用發票。”
“網絡貨運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要參與到真實的物流經營活動中去,沒有參與物流環節而事后造假補錄開票的企業都是在‘埋雷’。”
朱光輝表示,這給了整個行業警示,未來不參與網絡貨運的實際運營卻造假后補單再開票的行為都有可能被定義為“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這從某種意義上已經代表了相關管理部門的意見——沒有實際經營行為、以開票為業的空殼網絡貨運不被允許。
當前,網絡貨運已經走到了行業十字路口,穿過賣票、騙補、避稅等迷惘,業內已經統一了看法——回歸運輸服務的本質、回歸降本增效的初心。
“如果沒有做到深度參與網絡貨運的實際運營管理中,不能給物流運輸提供真正的價值服務,而是過度聚焦于提供發票而非實際的運輸服務時,就可能觸犯法律紅線。”
朱光輝說,未來能夠活得好的網絡貨運平臺一定是合規的、數據安全合法的、提供高品質服務的、能夠提升運輸效率、降低運輸成本的平臺。
如果說“某省心”的案件給了行業一記警鐘,那么此次成都的篡改貨車數據案再次給了警示,網絡貨運平臺一定要經常回頭看看,自己的平臺上業務流、信息流、資金流、票據流和貨物流的軌跡是否一致,是否真實!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5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2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5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7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0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1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33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4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