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光14億后,蓋茨、保爾森投資的電池公司破產了
近日獲悉,由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對沖基金億萬富翁保爾森(John Paulson)等支持的液態金屬電池開發商 Ambri已申請破產,原因是融資環境充滿挑戰,以及進軍制造業的計劃被放棄后與房東和建筑承包商發生糾紛。
根據該公司5月5日向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院提交的文件,Ambri 在無法完成 2023 年的F輪融資后決定申請破產。去年,Ambri開始籌集3億美元的F輪融資。這筆資金將推動其雄心勃勃的制造計劃,并兌現其在馬薩諸塞州米爾福德建造140,000平方英尺工廠的合同,但本輪融資的主要投資者在最后一刻退出,導致本輪融資失敗。
據該公司在5月5日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期間發展迅速,共籌集了1.5億美元的股權融資,而在2014年,Ambri就曾宣布獲得3500萬美元投資,科斯拉基金(Khosla Ventures)領投,比爾·蓋茨跟投, 至2023年Ambri的累積融資超過了14億人民幣。(來源:wbjournal、businesswire、鉛筆道)
歐盟通過天然氣脫碳新規,建立氫能市場
歐洲理事會5月21日宣布通過一項新的一攬子監管計劃,為可再生天然氣、天然氣和氫氣制定共同市場規則,旨在推動歐洲向可再生和低碳氣體轉變,摒棄化石燃料,支持歐盟的去碳化目標。
繼四月份歐盟議會批準該立法之后,歐盟理事會的這一宣布標志著最終通過新法規的最后一個重要步驟。
新法規支持為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氫氣建立共同的內部市場規則,并要求根據電力、天然氣和氫氣的聯合方案制定國家網絡發展計劃。據歐盟委員會稱,該條例將通過促進與現有天然氣電網的連接和接入,幫助提升可再生和低碳氣體的滲透率,并將建立與現有天然氣電網的連接和接入,使不同氣體的排放足跡評估保持一致,以便成員國在能源結構中進行比較和考慮。
新法規還包括旨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條款,規定未減產化石天然氣的長期合同不得超過 2049 年,以及支持在煤炭和碳密集地區促進可再生和低碳氣體(尤其是氫氣)滲透的規則,包括可再生和低碳氣體的關稅折扣,以及建立支持氫氣市場的自愿機制。(來源:碳中和專委會王挺)
寧德時代加速出海
5月22日獲悉,寧德時代 2023 年在國際市場(中國以外的市場)的市占率為 27%,海外市場貢獻了寧德時代 33% 的收入,這些收入主要來自出口:在中國造好電池再賣到國外。“出海” 則指去海外建廠,即產能出海。
據了解,寧德時代 2024 年總裁辦 1 號文件就是一封出海動員信,由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親自發出。曾毓群在信中表達:國內市場越來越卷,寧德時代的海外市場份額去年追平了 LG,仍有較多空間;2024 年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但新能源大勢是國際共識,暫時的不確定性反而給有能力的人更多機會。曾毓群還特別提到,寧德時代推出 LRS(Licence Royalty Service),即技術授權模式后,更多國際車企開始積極與寧德時代探討合作,他希望這些項目在近幾年落地,這對寧德時代未來 5 到 10 年的海外拓展至關重要。
據悉,寧德時代出海業務目前也由曾毓群親自負責,譚立斌、黃思應、馮春艷和曾嶸四位聯席總裁分別負責海外銷售、海外基建、海外基地運營和海外采購,直接向曾毓群匯報。
今年初至今,寧德時代出海加速。據了解,寧德時代在海外已建成及籌備、在建的工廠總數已達 8 個,并在去年底聯系部分材料供應商出海建廠。此前,寧德時代已披露了 6 個海外工廠計劃,分別是:德國圖林根工廠、匈牙利工廠、美國密歇根工廠(與福特合作)、美國內華達工廠(與特斯拉合作)、印尼工廠和泰國工廠。
接下來,寧德時代還會在西班牙與旗下有克萊斯勒、雪鐵龍和菲亞特等品牌的汽車集團斯特蘭蒂斯合資建設電池工廠;并考慮在摩洛哥獨資建設電池正極材料廠,供應其在歐洲的多個電池工廠。(來源:晚點LatePost)
全球碳定價收入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2024年碳定價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年度報告顯示,2023年碳定價收入達到創紀錄的1040億美元。目前世界各地運行的碳定價機制共計75種,產生的收入一半以上用于支持氣候和自然相關項目。
世界銀行高級常務副行長阿克塞爾?馮?托森伯格表示:“碳定價可成為幫助各國減排的最有力工具之一。因此我們非常高興看到這些工具應用于更多新的部門,變得更具適應性,能夠配合其他措施發揮協同作用。這份報告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擴充知識儲備,了解哪些措施行之有效,了解為什么需要把碳定價的覆蓋面和價格提上來,排放量才能降下去。”
盡管全球碳價收入和增長都創下歷史新高,但其覆蓋面和水平仍然太低,不足以達到《巴黎協定》的目標。目前,直接碳定價(達到或超過碳定價高級別委員會建議的碳價范圍,以將升溫幅度控制在遠低于2oC)只覆蓋不到1%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報告指出,要縮小各國氣候承諾與政策實施之間的差距,需要更強有力的政治承諾。(來源:世界銀行)
發改委透露:“節能降碳”產業鏈有大爆發
5月21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超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務求實效、持續有力做好節能降碳工作。實施分領域分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當前我國有關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潛力巨大。比如,超過60%的存量鍋爐、電機、變壓器等設備能效低于先進水平,超過1/3的存量建筑不滿足節能建筑標準。要把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有機結合,扎實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效診斷,深入挖掘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節能潛力,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
券商認為,中短期看,節能降碳是實現碳中和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短期主要依靠減少排放,以源頭端化石能源替代與終端用能部門節能提效為主要方向。根據《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到2025年,我國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降低13.5%。而2023年我國單位GDP能耗同比增加0.5%,相較2020年同比下降1.6%,較“十四五”目標還有較大距離。“十四五”目標下,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節奏有望加快。節能電機、變壓器等產業鏈將迎來爆發。
此前,發改委已印發《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與《污染治理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支持資金已經到位。(來源:財聯社)
內蒙古新型儲能專項行動方案:兩年新開工21GW
5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印發《內蒙古自治區2024—2025年新型儲能發展專項行動方案》。文件明確,2024年新開工10GW新型儲能,建成投產6.5GW/29GWh;2025年再新開工新型儲能11GW,建成投產14.5GW/65GWh。
電源側儲能擬建設總規模14GW/58GWh,分別接入12個500千伏變電站;電網側儲能擬建設總規模7GW/36GWh,擬接入6個500千伏變電站。
方案提出,支持裝備制造企業、新能源開發企業等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建設儲能電站。原則上由5個左右新型儲能裝備制造企業牽頭,獨立或組建聯合體投資建設獨立儲能電站。(來源:內蒙古能源局)
全國首個LNG接收站項目落地
5月21日上午,一艘滿載6.6萬噸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的“瑪可瑪”號LNG運輸船靠泊廈門港后石港區隆教作業區1號泊位,在廈門海關所屬漳州海關的監管下順利開展接卸作業,標志著今年全國首個新建LNG接收站項目落地投產,填補了廈漳泉地區無LNG接收站的空白,為福建省清潔能源進口開辟了新通道。(來源:央視新聞)
上汽集團與奧迪聯合開發智能電動汽車平臺
上汽集團與奧迪簽署合作協議,將聯合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全新智能數字平臺,并基于該平臺打造三款純電動車型,第一款車型將在2025年上市。5月20日,上汽集團和奧迪共同宣布上述消息。上汽集團和奧迪合作開發的平臺和產品都將注入上汽奧迪項目。
上汽集團稱,2023年7月,上汽集團與奧迪簽署深化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此次簽署的是正式合作協議。奧迪稱,與上汽集團聯合開發的產品平臺專注于中國市場,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直觀、互聯的數字體驗和智能駕駛功能。(來源:財新網)
新宙邦擬投資25億元赴美建廠
5月21日晚,新宙邦公告,公司擬以全資公司Capchem Technology USA Inc.(簡稱“美國新宙邦”)或其他新設控股公司為實施主體,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建設電池化學品項目,項目建設內容為年產20萬噸碳酸酯溶劑及10萬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投資總額約3.5億美元(約人民幣25.32億元)。
公告顯示,該項目旨在滿足北美市場對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等電池化學品的需求。當地政府為本項目提供長達10年的部分稅收減免,估計總價值為7130萬美元(約人民幣5.16億元)。
新宙邦在公告中表示,項目需經項目實施地環保、安全、建設及運營等相關主管部門的審查或許可,項目實施進度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去年來新宙邦海外產能布局加速。年報顯示,公司2023年境外銷售營業收入為18.87億元,同比增長29.28%。據悉,2023年上半年,波蘭基地4萬噸/年鋰電池電解液產能投產;23年11月,波蘭新宙邦與德國客戶簽下約11億歐元長單,約定2025年至2034年向客戶提供鋰電池電解液。公司去年還在互動平臺表示,美國項目和歐洲荷蘭項目處于前期籌建中。
不過,新宙邦此次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前期就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電池化學品項目與Indorama Ventures Oxides LLC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已終止合作洽談。彼時《合作備忘錄》計劃在美國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碳酸酯溶劑以及5萬噸電解液,聯產5萬噸乙二醇項目。(來源:財聯社、儲能前沿)
吉利汽車研究報告:品牌定位重構,電動化加速
成長復盤:24年開啟新周期,品牌向上+渠道革新,電動化率提升.①15-17 年,上一輪紅利期:自主 SUV 紅利+帝豪、博越等爆款車型推出,銷量 持續提升;②17-20 年,陣痛期:購置稅減征退坡+公司管理層結構復雜+產品周 期老化,在國內自主+新勢力競爭下稍顯不足;③21 年-23 年,轉型嘗試期,油改 電價差較大、多品牌價格帶重疊,混動轉型較慢。
(由于篇幅有限,搜索報告標題【吉利汽車研究報告:品牌定位重構,電動化加速】,即可獲取報告)
資料來源:中泰證券
電新行業2023年&24年一季度業績總結:底部加速確認,24Q1修復跡象已現
據統計,電新行業310家公司2023年&2024年Q1業績情況,2023年電新行業實現營業收入 35,812.59億元,同比+7.8%,增速大幅下滑33.75pct,退坡明顯。其中鋰電/太陽能/風電/輸變電設 備板塊營收占比為27.1%/26.6%/5.6%/12.83%。
(由于篇幅有限,搜索報告標題【電新行業2023年&24年一季度業績總結:底部加速確認,24Q1修復跡象已現】,即可獲取報告)
資料來源:中國銀河證券
親愛的朋友們,趕快拿起手機掃一掃,添加我們的小助手,并回復“綠色雙碳”,即可加入分享群,海量相關研究報告等你來領取!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5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