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訊員 胡亮 劉傳經
“尊敬的客戶,您好,您尾號為4196的快遞已由中林村快遞進村綜合服務中心代收,請及時取回。有問題請聯系網點負責人。”1月22日中午,江西宜春樟樹市經樓鎮中林村村民王澤岳手機上收到了一條短信通知。“以前取包裹都要到5公里外的鎮上去取,像我這樣騎電動車來回一趟就要半個多小時,現在村里有快遞服務點就太方便了。”王澤岳說。
2023年,樟樹市建成縣級共配中心1處,快遞進村綠色運輸線路10條,鄉鎮快遞共享中心12個,依托商超、便民小店、村委黨群服務中心等建設快遞綜合服務站110個,單個服務站日均代投快遞30余件,極大便利了農村群眾的快遞收件和寄件。
在樟樹市電子商務進農村三級物流體系共配中心,幾輛中型廂式貨車停在卸貨口,一條條伸縮皮帶機深入貨車內部,一件件包裹從傳送帶上源源不斷地運送出來。通過人工對包裹進行粗分之后,小件包裹被送入自動化分揀流水線。操作臺的6名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將包裹放入分包臺,燈光閃爍間,高速相機快速讀取運單信息,自動化分揀設備高速運轉,經過處理的包裹被精準分揀到各個格口。現場負責人吳紹貴介紹:“這個新建成的縣域共配中心總面積有1.3萬平方米,自動化分揀設備極大地提高了分揀效率,日均處理10萬件以上,自動化分揀系統可兼容處理申通、極兔、韻達等主要品牌快遞企業的快件,這是政府花大力打造的惠民項目,累計投入資金近800萬元。”
樟樹市電子商務進農村三級物流體系共配中心為輕鋼結構廠房,樟樹市政府出資220萬元為快遞企業免費提供3年場地租金費用;市商務局利用電子商務示范縣項目資金350萬元購置配備300個格口、分揀速率達1.5萬件/小時的大型自動分揀機,并投入100余萬元進行電路、消防、共配中心內部改造;市交通局投入110萬元對共配中心內部地面實施地坪漆改造和外部地面瀝青改造。不僅如此,樟樹市建成快遞進村綠色運輸線路10條,建成經樓、永泰、洋湖、大橋、張家山、觀上、店下、劉公廟、臨江、吳城、黃崗、義城等鄉鎮快遞共享中心12個,每天快遞共享中心分發派送的郵件快件近1萬件。
當前,樟樹市縣級共配中心已入駐郵政、申通、韻達3家企業,由郵政企業負責運營,共配中心每天分揀郵件快件量達到5萬余件,實行“郵快合作”比各快遞企業自行運輸節約成本約27%,運營費用下降明顯。經測算,單件成本由原來的0.18元/件下降到0.1元/件,全年可降低分揀成本近40萬元;場地免租可節約租金成本40萬元/年(免租3年);快遞配送到鄉由代理商免費承運可節約成本10萬元;末端投遞成本持平。全年預估可節約流通成本90余萬元。
樟樹灌山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魚、水果和植物油等農副產品,負責人陳邵明說:“快遞進村讓我們收寄包裹方便得太多,不僅節省了時間,還壓縮了經營成本,下一步,我們打算學著搞網上直播帶貨,好好把快遞進村的紅利利用起來。”
抓好鄉村振興謀發展,是建設三級物流體系、推動快遞進村工作的應有之義。樟樹市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全面鋪開,讓農村產業發展在流通體系上有了依托。樟樹的腐竹、花生、中藥材、康養保健品等產品,依托村級站點,采用線下鋪貨銷售、線上平臺推廣等方式,進一步推動了農村產業的發展。郵政企業給予站點寄遞優惠政策,進一步帶動農產品銷售,增加站點和農戶收入。據介紹,目前精品站點電商月均交易額4000元左右,普通站點電商月均交易額1500元左右,村級站點逐步成為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中轉站,為百姓架設了一條連接鄉村和城市的綠色通道,極大方便了農村百姓的生產生活。
目前,樟樹市依托商超、便民小店、村委黨群服務中心等建設快遞綜合服務站110個,其中精品站點24個,普通站點86個,各個站點均配備了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并加載了包裹代收代發、便民繳費、網上代購、農產品代銷等功能,實現了“一點多能”。12個鄉鎮的快遞共享中心負責進村快件清分和集鎮周邊快件的客戶自提,每個中心日處理進村快件300件左右,上門自提快件500件左右。
“我們將繼續加快交通、商務、財政、供銷等各類要素資源的整合,推動郵快合作向縱深發展,通過降本增效,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大幅提升,解決老百姓用郵‘最后一公里’難題。”宜春市郵政管理局局長梁榮斌說。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1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49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56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15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392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4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27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27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27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