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行至第三、四年,越來越多物流供應鏈企業成為“入局者”。在步入雙碳的新周期里,大家開始意識到,雙碳背后不僅代表著企業的社會責任,更是孕育著巨大的產業土壤和商業機會,產業投資、創業實踐、技術商業化落地逐漸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
那么,2023年,低碳供應鏈&物流產業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
2023年3月,全球首個物流行業碳核算通用方法——ISO 14083正式發布,支持全球物流業開展碳減排工作,幫助參與者推動氣候行動,制定減少排放的政策、路線圖并跟蹤進展。
ISO 14083自2019年便開始制定,中文翻譯為“核算和匯報來自運輸鏈運營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國際標準”,是基于智慧貨運中心(SFC)的GLEC框架所開發的全球物流碳核算標準。GLEC框架是第一個全球公認的計算物流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法,為跨國公司及其供應商提供了一種統一、高效和透明的方法,來計算和匯報物流碳排放。
據了解,ISO 14083為客運和貨運運輸鏈的溫室氣體(GHG)排放量化和報告提供了要求和指導,涵蓋了從發貨方到收貨方的鏈條里所有和物流、貨運相關的排放,標準適用于運輸鏈的所有階段。
整體來看,ISO 14083的核算,覆蓋所有運輸類別,包括物流鏈上的陸運、軌道運輸、水運、航空等移動源,也包括物流場站、港口等固定源;涵蓋聯合國規定的所有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等;覆蓋所有的排放范圍,包括范圍一直接排放:由報告公司擁有或控制的資產產生的直接排放;范圍二電力排放:由報告公司購買的電、熱和蒸汽的間接排放;范圍三供應鏈排放:將貨物從供應商轉移到報告公司所需的運輸排放;計算全生命周期的排放。
2023年,全國碳市場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審議通過,全國碳市場價格持續呈現上升趨勢,碳管理體系相關系列標準如《園區碳中和管理體系通用要求》標準也得到正式發布,數字化碳管理體系服務系統建設也基本完成,更重要的是,停滯6年之久的CCER,終于在2023年得到即將全面重啟的訊號。
2023年9月,生態環境部審議并原則通過《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釋放了CCER即將重啟的重要信號。2023年10月20日,該辦法正式發布。隨后,生態環境部還正式發布四個CCER方法學:造林碳匯、并網光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是首批可申請CCER簽發的領域。
來源:羅戈研究
據相關人士透露,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的審定與核查機構的名單發布,企業就可以走申報流程。根據流程,文件公示需要三個月,再加上前后手續,差不多半年左右能出來一批新的CCER。
在中國碳市場中,可交易的碳(排放)資產主要有兩個品種:一個是強制市場即碳配額,是政府強制分配給重點排放企業在規定時間內的碳排放額度;一個是自愿市場,即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簡而言之就是一種碳抵消機制。
據了解,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的碳交易的試點場所已經把交通運輸相關行業納入到了交易范疇里面,相關代表性企業也已經參與到了整個碳交易的過程當中,有的參與的是強制碳市場,有的參與的是自愿碳市場。隨著全國碳市場的擴容,作為碳排放大戶的交通運輸行業深度參與碳交易勢在必行。
這一年,具體到物流行業的政策:
為加快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8部門印發《關于啟動第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的通知》,確定北京等15個城市為首批試點城市,在城市公交車、郵政快遞車、城市物流配送車、特定場景重型貨車等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要力爭以后達到新能源的比例達到80%。
針對快遞包裝,《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行動方案》明確提升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水平,到2025年底,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全面建立,同城快遞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比例達到10%,舊紙箱重復利用規模進一步擴大,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值得提及的是,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全國領先的城市——深圳于2023年印發了《深圳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力求高質量完成碳達峰先行示范。方案提到,到2025年,深圳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較2020年下降14.5%。方案也提出了加快推進公務車、輕型物流車等實現電動化替代,據悉,深圳也是全國率先實現公交車、出租車全面電動化的城市。在重型貨車、重載環衛車、非道路移動機械領域,提出以“LNG為主、電動為輔、試點氫能”為原則,提升清潔能源使用比例。
在過去一年里,航運業的減排進程已進入快車道。
2023年5月,歐盟宣布,將航運業納入歐盟 (EU) 排放交易體系 (ETS),該法規將在2024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這也意味著,全球各大船公司運營的合規成本將增加,這筆費用最終將以一種稱為“排放附加費”的形式傳遞給所有的貨代貨主企業。為此,去年航運巨頭馬士基、赫伯羅特、達飛,相繼公布了歐盟排放交易體系 (ETS)附加費收費參考標準。
2023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IMO)通過了最新的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成員國就目標達成了一致:到2050年前后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設置“減排節點”,到2030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2008年相比減排20%,并爭取減排幅度達到30%;到2040年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2008年相比減排70%,并爭取減排幅度達到80%。
相比于2018年IMO設置的溫室氣體減排初步戰略,此次的修訂案對減排目標進行了大幅加嚴,海運業需要在2030年前實現減碳20%并在2050年左右實現凈零排放。
對此,各大企業也在紛紛采取措施,比如馬士基便聯合達飛和組成“全球航運脫碳聯盟”,通過結合兩家航運企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加快開發新的解決方案和技術,助力航運業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在COP28會上,地中海航運(MSC)、馬士基、達飛、赫伯羅特在內的全球四大班輪公司的CEO,發表了一份行業脫碳聯合聲明,呼吁為使用純化石燃料的新造船設定一個截止時間,同時敦促國際海事組織(IMO)加強監管,使航運業加速向綠色燃料過渡。
隨著航運業的排放規定愈發嚴格,2024年將是航運業脫碳的基礎年。
IATA發布戰略路線圖
航空運輸業有了脫碳路徑
航空業也是公認的“難減排”行業。
此前,航空業在減碳議題上不像鋼鐵、水泥等行業一樣有清晰明確的減碳路線圖,好在去年6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公布了關于航空業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的一系列路線圖,涉及到飛機技術、能源基礎設施、運營、財務和面向凈零碳排放的政策考慮等多個方面的細節,強調了實現這一目標所需的技術、政策、金融、運營和基礎設施步驟。
2022年,國際民航組織(ICAO)提出國際航空業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要加速采用新的和創新的飛機技術,簡化飛行操作,以及增加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的生產和使用。但IATA路線圖是航空運輸業第一次對凈零碳排放自上而下進行詳細評估,對不同利益相關方所要采取的針對性措施進行分析,并首次詳細評估了向2050年凈零碳排放加速過渡所需的關鍵步驟,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被進一步系統化、具象化,向可實施性更進一步。
去年10月,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國產民用飛機實現示范應用,電動通航飛機投入商業應用,到2035年,新能源航空器成為發展主流。《綱要》指出,我國航空運輸、物流配送、城市空運、航空應急救援等領域均具有巨大潛在市場,要開辟電動航空新領域,面向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eVTOL、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新能源無人機等創新產品應用。同時,布局氫能航空等新賽道。
從上述信息看來,國內外均將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作為一種直接解決方案。據IATA數據,SAF預計將為2050年凈零碳排放貢獻約62%的碳減排。
去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在阿聯酋舉行,首次對《巴黎協定》以來的氣候行動進展進行全球盤點。
大會終于通過了一項歷史性的協議,首次將“逐步擺脫化石燃料”寫入文件,198個締約方一致同意的這項協議,被稱為“阿聯酋共識”,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阿聯酋共識重申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C以內,需到2030年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深度、迅速和持續減排43%(相較2019年水平),并到2035年減排60%,到2050年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凈零排放,鼓勵締約方在其下一份國家自主貢獻中,在充分考慮各自國情的基礎上,提出具有雄心的、全面覆蓋溫室氣體及各行業領域的、且與1.5℃溫控目標一致的減排目標。
目前,中國作為能源結構事實上偏重化石能源的發展中大國,在COP28共識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將繼續在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和綠色低碳工業、交通、建筑體系轉型方面做出努力。值得一提的是,運輸對所有部門的化石燃料的依賴程度最高,對于實現全球脫碳至關重要,因此“阿聯酋共識”對運輸能源轉型的緊迫性不言而喻。
中國在新能源車上的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產銷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
據中汽協數據,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成長速度超乎預期,產銷均突破900萬輛,同比37.9%,市場滲透率達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而商用車新能源化是交通碳減排的重要抓手,2023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占商用車銷量的11.1%,即44.7萬輛。
在商用車保有量結構中,輕卡、重卡占大頭,合計超80%,其次是輕卡,剩下的大客、中客、中卡、微卡、皮卡均不足百萬輛。因此,商用車新能源化及增長趨勢,最大的看點在輕卡、重卡、輕客身上。
據方得網獨家獲得的保險數據顯示,2023年,新能源輕卡售量為4.67萬輛,同比增長15%,在整體輕卡市場(包含皮卡189.5萬)中占比2.43%。
來源:方得網
而我國重型貨車碳排放總量占交通運輸行業總排放量的34%,推動重型貨車新能源化是交通運輸行業降污降碳的關鍵性發展方向,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新能源貨車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從原來的輕型貨車應用領域逐步向重型貨車應用領域滲透,那么2023年新能源重卡的銷售表現怎么樣?
據終端上牌數據,2023年新能源重卡共銷售34560輛,同比增長35.65%,其中2013年12月新能源重卡銷量創近年來各月新高。而2023年重卡的銷售為91萬輛,同比增長35%,可知新能源重卡滲透率不足4%。
來源:商用車新網、終端上牌
2023年,綠色供應鏈領域融資估算已超30億元。
來源:羅戈網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在循環物流包裝領域,垂直于物流領域的IOT科技公司銜尾蛇科技去年4月獲得了順豐的獨家戰略投資,智慧物流循環包裝服務商箱箱共用于去年6月也完成了2億元D輪融資融資。
在新能源物流車領域,眾多企業也爭相布局,并引發了新能源物流車競爭格局的洗牌。
去年,新能源換電物流車生產及運營商全路程共獲得了2輪融資,分別是C輪、D輪各2億元,D輪融資后估值已超20億元;同樣一年內獲得兩輪融資的還有葦渡科技,葦渡科技成立于2022年3月,是一家初創的新能源自動駕駛重卡制造商,以打造全新自動駕駛新能源重卡為目標,2023年6月,其宣布獲數億元A輪融資,12月完成億元級B1輪融資;去年3月,智能新能源卡車造車新勢力公司DeepWay宣布成功完成完成7.7億元A+輪股權融資,半年時間其已累計融資超12億元;10月,聚焦于末端配送智能商用車造車新勢力橙仕汽車宣布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12月,新能源物流車數智化運營服務平臺地上鐵完成近6億元融資。
2023年1月,氫能物流科技企業羚牛氫能完成5000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據悉,羚牛氫能主要聚焦于城市冷鏈、快遞快運、港口碼頭運輸等場景,為品牌企業、高端物流等客戶提供氫能用車+能源的解決方案,本輪融資用于羚牛氫能與浙江海港集團共同打造的“東方氫港”中最重要的場景----全球首個綠色集裝箱運輸港口。
碳目標數據是了解“企業雄心”的重要氣候指標及依據,2023年,多年上市物流企業通過ESG報告披露其碳減排目標,彰顯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揮表率作用的決心。
京東物流率先提出“供應鏈共享碳足跡”的減碳路徑,并將綠色低碳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在綠色倉儲方面,京東物流致力于至2030年打造供應鏈領域全球屋頂光伏裝機容量最大的生態體系,為京東物流智能產業園提供綠色能源;京東物流還將持續提高全國范圍綠電使用比例,至2030年可再生電力使用比例提升至100%;并不斷完善新能源運輸工具及運輸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力爭至2030年100%使用新能源車。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物流是國內首家設立科學碳目標SBTi的物流企業。2023年11月,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選擇以中國外運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為試點主體,也宣布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并已通過SBTi組織的正式確認。而亞馬遜、中通快遞(開曼)等公司,都因為做出了近期減排的承諾卻未能在兩年內如期驗證而在2023年被SBTi除名。
順豐則提出在2030年實現自身碳效率相較于2021年提升55%,在2030年實現每個快件包裹的碳足跡相較于2021年降低70%。去年11月,順豐正式加入China ESG Alliance聯盟,順豐集團表示,作為聯盟成員,將發揮公司在ESG領域的領先優勢和成功實踐,加強交流,推動跨行業合作充分發揮聯盟成員企業的影響力推進ESG在各行各業的進展,引領社會的綠色轉型。
對于即將走向資本市場的菜鳥來說,ESG也是其一項長期戰略,和各項業務有緊密結合,2023財年,菜鳥的綠色循環箱累計使用達13萬次,過去三年菜鳥電子面單已應用于超1000億個包裹,為行業節省4000億張紙質面單。
2023年12月初,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浙江省交通運輸廳聯合主辦的第一屆綠色物流與供應鏈發展大會召開,旨在落實國家層面關于發展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戰略部署,穩步推進物流與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促進現代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我國現代物流與供應鏈高質量發展。會議對于構建更和諧、更開放、更綠色的供應鏈新生態、對行業發展綠色物流達成共識具有重要意義。
大會發布了由中物聯牽頭、中國外運承擔開發建設的國內首個“物流行業公共碳計算器”,可適用于物流組織、物流訂單、綠色低碳項目三個層級的溫室氣體排放計算,推動國際國內碳排放互認,進而推進物流行業綠色低碳和高質量發展;會議同期發布的《中國綠色物流發展報告(2023)》指出,當前,我國物流業碳排放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9%左右,物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對落實“雙碳”目標具有重要作用。
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對此也進行了報道,并指出隨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我國雙碳目標的落地,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綠色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巨大。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5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2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5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7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0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1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33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4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