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復雜問題,如何快速地梳理情況,找出關鍵問題呢?這是職業經理人或是咨詢顧問必須具備的能力。接下來通過一個真實案例,讓我們一步一步地學習繪制因果回路圖。
1.李四的案例
在2015年3月,李四被一家汽車零部件W公司聘為供應鏈經理,負責工廠端到端的供應鏈管理,職責包括計劃、采購、運輸和倉儲。
李四在上任伊始信心滿滿,想著自己有10年的工作經驗,此前都是在世界500強企業里工作,從基層計劃員開始做起,憑著踏實肯干和聰明好學,一路走來還算順利,30歲出頭就擔任了部門經理,準備在新公司一展身手。
W公司位于浙江省的一個縣級市,工廠的員工以本地人居多,按理說小城市的生活比較安穩,人員離職率比較低,但是李四部門的人員流動率遠高于其他部門。一些入職了1-2年的員工似乎不清楚公司運行的流程。
李四在了解了當地的平均工資后,發現W公司給出的薪水在當地是中等偏上的水平,而且公司的各項福利都很有競爭力。
李四在和員工一對一面談的時候了解到,許多人抱怨加班太多,而且工作壓力大,導致了工作的性價比不高,這是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
每隔幾天,李四就會接到客戶交貨延遲,或是中轉倉庫庫存數量不足的預警,一旦客戶整車廠由于缺料停線,W公司就要承擔全部責任,賠償對方的停產損失。李四的前任就是因為客戶停線而被解雇的,保障客戶供應是零部件工廠的底線。
客戶經常向W公司抱怨交貨不及時的問題,有時會發出正式的投訴,每一次李四的團隊都要向客戶解釋原因,提供改進的行動計劃。
可惜李四的時間和精力大多用于救火,導致了許多承諾的行動沒能落實,交貨延遲現象依然存在,客戶感覺W公司根本沒有改進,于是就更加不滿意了。
由于交付情況不穩定,一些客戶會向其他定點的供應商采購零部件,并且不通知W公司,這造成了庫存過剩的問題,有些原材料成了廢棄庫存。
為了減少庫存報廢的損失,工廠的財務總監強勢地介入業務,指示物料計劃減少采購數量。
在某一個周末的夜晚,李四正在家里享受難得的假期,突然手機響了,計劃主管向他匯報一家客戶即將面臨停線,而應該交付的訂單還沒有開始生產,原因是缺少一種原材料。
李四無奈地離開沙發,端坐在辦公桌前開始打電話給原料供應商和生產部,協調了很久后,終于搞定了原料,客戶暫時脫離了停線的風險。
在經歷了又一次的危機后,李四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在未來避免這種情況,畢竟“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萬一哪天客戶真的停線了,自己在W公司的職業生涯也就走到頭了。
請您根據這個案例中的信息,建立一個因果循環圖,并提出一些行動來幫助李四改善現狀。
親愛的讀者,您是否已經畫出了圖,或是還在回味案例中的情景?現實中的供應鏈管理是非常復雜的,作為一名管理者,我們需要具備在短時間內抓住關鍵問題的能力。
因果循環圖是一項很好用的工具,幫助我們在一團亂麻中理出頭緒,快速找出工作的重點。
上圖是我的作業,看起來它比之前介紹過的模型都要復雜一些,這是因為案例本身的復雜度較高。接下來,我會介紹如何使用三個步驟來繪制因果回路圖。
2.繪制的步驟
1)識別出核心問題
在開始畫圖之前,我們先思考一下案例中的核心問題是什么?是員工離職率高、客戶抱怨、廢棄庫存?這些的確都是問題,但是核心的問題在于客戶交貨方面,它可能是解決其他問題的關鍵。
為什么這樣說呢?雖然還沒有把回路圖畫出來,但我們隱約感覺到其他問題與客戶交貨是有關系的。因為交貨表現不佳,客戶經常會抱怨,導致有些訂單被轉移掉了,使得負責訂單的員工承受了許多的壓力。因此,我們可以從客戶交貨這個點開始畫圖。
2)正向推理和反向推理
畫圖可以使用正向推理的方法,思考一個決策可能導致的結果。在完成了一個回路的繪制后,我們再使用反向推理的方法來驗證它。
在李四的案例中,如果我們把客戶交貨作為一個變量,尋找由此產生的結果,例如是訂單轉移。變量之間的邏輯關系是這樣的,因為交貨的情況很差,W公司的客戶無法忍受延遲和欠貨,于是就找到了后備的供應商,把訂單轉移走了。
客戶交付情況越是差,越多的訂單會被轉移,它們是負極性??蛻糸_發新供應商,驗證產品需要一些時間,所以有時間上的滯后。
隨著業務被轉掉了,W公司備的庫存也就沒了銷路,零部件行業的產品通常是為了某些客戶定制開發的,沒了單子,產品最終變成了呆滯庫存。訂單被轉移得越多,廢棄庫存也就越多,它們是正極性的關系,也具有滯后性。
看到報廢金額上升,W公司的財務總監坐不住了,插手干涉了業務部門的工作,要求物料計劃減少采購的數量,他認為這樣可以降低報廢。
廢棄庫存上升以后,W公司采用減少采購的方法,使得原材料庫存水平下降了,這兩個變量是負極性關系。
可惜事與愿違,庫存下降的副作用是可用性也降低了,只要有些風吹草動,客戶交貨情況會繼續惡化。
工廠運營是在諸多變量共同作用下進行的,人員、機器、原材料、環境都是可變量,原材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原料庫存被“瘦身”了,沒有多余的緩沖,一旦客戶計劃增加或是提前了,W公司的客戶交貨就會掉鏈子。想要提高交付,庫存水平必須跟得上,兩者是正極性的關系。
這樣我們就畫出了第一個回路,由于其中有兩個負號,所以是強化回路,我給它取名為“R1保障客戶”。這是正向推理得出的結論,接下來我使用反向推理來驗證它的邏輯是否說得通,具體的方法是不斷地問“為什么?”。
為什么W公司的交貨差?因為他們的庫存水平和可用性低,訂單經常有延誤或是欠交的情況。
為什么庫存水平低?因為W公司的廢棄庫存多,為了減少損失,所以采購量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為什么廢棄庫存多?因為公司的一些訂單被客戶轉移掉了,許多產品是給客戶定制的,沒有訂單就成了廢棄庫存。
為什么訂單會被轉移?因為W公司的交貨績效不佳,沒有達到客戶的要求。為了獲得穩定的供應渠道,客戶不得不尋找其他的替代供應商,然后轉移走了原本屬于W公司的訂單。
通過持續地詢問“為什么?”和回答“因為…”,我們用逆向推理的方法驗證了回路的邏輯。通過一正一反的思考,可以讓回路的邏輯更有合理性。
3)畫出所有的主要原因和后果
第三步我們需要把案例中所有的原因或是變量,以及它們產生的后果都畫出來,可以通觀全局。
首先,如果我們把財務總監采取的行動也添加到“R1保障客戶”的回路里,就會出現一個較小的平衡回路,目標是通過減少庫存來實現降低廢棄。我把這個平衡回路命名為“減少廢棄”。
其次,我們在案例中讀到了這些信息,由于W公司交貨經常延遲,客戶就會發出投訴,起初是口頭上的一些抱怨,累計到了一定程度后升級為正式的投訴,告狀到W公司的高層。
W公司的老板必須要做出回應,指示李四進行整改。李四給客戶回復了8D報告,承諾了一些行動計劃和完成的日期,暫時讓客戶消了氣。
當李四想要兌現承諾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整天都在處理緊急的客戶訂單發貨,協調生產、運輸和原料到貨,根本沒時間去執行改進的行動。
李四給客戶回復了許多的改善措施,最后大多沒有落實到位,結果可想而知,交貨情況依然很糟糕。客戶在進行定期回顧交貨率時,發現W公司的表現沒有起色,感覺對方是在敷衍自己,對W公司越來越沒信心了。
根據上述的情況,我們可以選擇以客戶交貨為出發點,由于交貨情況差,所以客戶抱怨多,它們是負極性關系??蛻敉对V越多,李四的承諾也越多,兩者是正極性關系。
由于答應了客戶的事情大多沒能完成,導致交貨率持續較低,所以它們是負極性。回路中有2個負極性,負負得正,所以這也是一個強化回路,我給它取名為“R2客戶信心”。
最后讓我們來看一下員工流失率的問題。當W公司的交貨情況不佳的時候,客戶有許多的投訴,轉化為壓力,直接落到具體負責業務的同事身上。
李四的前任是因為缺料造成客戶停線被解雇的,負責這個客戶的員工也被開除了,這份壓力會傳遞給團隊里的所有人,大家都生怕哪一天自己的客戶也會出現停線的情況,整天都處于提心吊膽的狀態。因此,客戶交貨情況和員工壓力是負極性關系。
抗壓能力較差的人承受不了,于是就主動提出辭職了。壓力越大,離職率越高,兩者是正極性關系。
如果是富有經驗的員工離職了,他會帶走相關的經驗和知識,公司在短期內很難補上能力方面的缺口,團隊的整體工作能力會出現下降的情況,這是負極性的關系。
有經驗的員工可以憑借著個人的能力來解決客戶訂單交付的問題,隨著員工能力的下降,客戶交貨的情況也更差了,它們是正極性關系。這個回路也是強化回路,我把它叫做“R3人員流動”。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整體的圖,現在應該理解了其中的各個變量、正負極性、強化回路、平衡回路和時間延遲等要素。在梳理了案例以后,接下來就可以對癥下藥,列出對應的解決方案清單。
3.解決方案
本文主要介紹因果回路圖的制作方法,因此解決方案不是重點內容,您可以在我以往的文章中找到許多介紹方法論的內容,歡迎訂閱關注。
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W公司最主要的問題是客戶交貨,在解決了這個矛盾后,其余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例如交貨穩定了,客戶投訴少了,員工的壓力也就小了。
為了提高交付表現,李四主要從這幾個方面采取行動。
1)制訂合理的庫存策略
出于減少廢棄庫存的目的,W公司對原料采購控制得很嚴格,使用一刀切的方式來管理所有的物料。
這種做法并不科學,不同的原料應該根據庫存價值進行ABC分類,同時再根據需求波動性進行劃分,這樣就能設定不同的庫存策略。
對于價值最高,而且需求穩定的物料,我們需要重點關注,定期回顧庫存水平,庫存天數可以設定得較低,因為這類物料的補貨頻率是最高的。
相反地,對于價值最低,波動性最高的物料可以多儲備一些安全庫存,畢竟使用量較小,占庫存的金額有限。
關于庫存策略的方法還有很多,礙于篇幅就不再介紹。只要原料供應問題解決了,供應鏈的壓力就可以大幅減輕,李四能夠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保障交付上面。
2)人員能力培養
此前困擾李四團隊的問題是人員流動率較高,部門員工大多是剛畢業的年輕人,工作經驗和抗壓能力不足,扛不住了,受委屈了,就想要遞辭職報告。
李四先穩住想要離職的人員,和他們推心置腹地交流,手把手地向他們傳授相關業務知識和技能,提高年輕員工的工作能力。
除此之外,李四還向公司申請了一個新的崗位,聘請了一位有多年行業經驗的主管來解決庫存問題。
此后,團隊的流動率迅速下降,只有極少數不能勝任的員工離職,大多數的人員都長期在W公司發展。一些具有潛質的管培生獲得了更多的成長空間,團隊能力顯著增強。
3)排除非專業人員的干擾
隨著客戶交貨情況的好轉,李四逐漸獲得了W公司高層的信任,他利用自己在公司的影響力,說服總經理不要讓其他部門的人干涉供應鏈部門的工作,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李四的建議得到了總經理的認可,此后外部的干擾逐漸減少,沒有人對李四團隊的工作指手畫腳,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客戶交付和庫存優化的工作中去。
案例介紹到此為止,我們從李四的故事中學到了制作因果回路圖的具體方法。希望大家能夠在工作中應用這個工具,破解紛繁復雜的管理難題。
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42 閱讀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7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0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3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3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4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79 閱讀傳化智聯:緊跟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助力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81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1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81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