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趨勢大好。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首次超過2萬億元,達到2.1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7.1%。
2023年上半年多家跨境電商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也呈現顯著增長,小商品城凈利潤同比增加60%到65%,華凱易佰凈利潤同比上升127.08%至150.98%……
眾多廠家、品牌紛紛布局跨境電商,尋求銷售突破,卻又遭遇物流痛擊,遠倉近送、無底線貨值申報、跑水賬號……問題層出不窮,尋找靠譜的國際快遞成為頭等大事。
一位福建泉州的跨境賣家就提到上半年因為小批發商、網紅支持,商品銷量不錯,但因為北美快遞跑水賬號暴雷,加上干線降價帶來時效變慢還是讓他賠了點錢。
跨境電商物流難題在eBay時代就存在,電商平臺市場競爭幾經轉換,跨境電商物流也幾經變革。
從國內跨境電商物流發展史來看,2010年前中國郵政打單郵寄一統天下;2010年—2015年,萬國郵聯0.99美元包郵拿下了無數跨境商家;2015年—2020年,亞馬遜FBA服務和海外倉模式大火。
而經歷疫情3年走到如今,跨境電商風頭更甚,物流卻有了新問題。
一方面平臺遍地開花,繼亞馬遜、速賣通之后,Temu、SHEIN等新平臺涌入,賣家開始多渠道鋪貨增加銷售、分擔風險。為此,平臺之間競爭加劇,更有企圖心的平臺希望借助物流能力拓展更多市場份額。商家也希望借助物流引流帶動銷量增長。
但另一方面,物流卻在拖后腿。疫情期間各個航空公司因為熔斷讓出不少份額,國際專線小包、國際快遞服務成了市場主流。
雖然因全球航空貨運需求放緩,空運價格下降帶動國際快遞價格降溫,但是專線小包因為雜牌眾多、魚龍混雜,服務質量問題頻出。
一家做節日用品的商家就遭遇了遠倉近送,貨代公司為了省錢,本該送美東的商品送到了美西,大幅延遲了上架時間,生生錯過了好多天的促銷旺季。
環金科技物流總監Tommy也提到今年北美的電商賣家大量遇到跑水賬號,“我們資費給了物流商,但是他卻沒交給美郵、UPS,導致我們很多貨沒送達目的地。”
穩定、高效的跨境物流成為越來越多賣家的訴求,尤其是像環金科技這樣的優質品牌,更無法忍受物流體驗連累品牌美譽,所以他們挑選物流服務商時,只用大牌、靠譜的企業。
而菜鳥就是其合作多年的全球化物流服務商。為何認可菜鳥國際快遞?用Tommy的話來說,主要是抓住了三大關鍵指標:服務質量、時效和價格。
能夠精準抓住跨境電商賣家的需求點,最根本是菜鳥打好了根基,實現了從國內攬收到干線運輸,再到海外樞紐及最后落地配的全鏈暢通,完成了端到端的全程可控。
菜鳥經過多年布局沉淀,已經在物流“軟聯通”和“硬聯通”上做好準備。即,一方面通過建設物流設施促進貨通全球,另一方面則通過推廣數字技術提升全球物流效率。
硬聯通上,因為菜鳥并不愿意做二手拼接物流服務商,扎扎實實打造了從國內到海外整條可控的供應鏈服務能力。
比如,菜鳥在國內18個省布點65個預收倉和分撥倉,在海外投資布局2個全球eHub、18個海外分撥中心、60多個智能清關口岸,以此提高攬收階段和中轉關鍵節點的穩定性;在干線上整合海運、空運資源,每周300架次的空運航班足以傲視諸多同行。
不過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對海外末端配送的理解。因為關乎消費體驗,直接掛鉤商家復購率,菜鳥特別注重可控和自營。
以西班牙為例,其依托菜鳥在當地運營的倉群、自動化分撥中心、配送站等物流基礎設施,已經將自建配送網絡覆蓋到當地30多個城市,能夠實現20多個城市“隔日達”,在馬德里、巴塞羅那等核心城市更是實現“次日達”。
與此同時,菜鳥還將國內自提柜經驗復制到海外,減少末端成本的同時更提升了配送體驗。
軟聯通上,菜鳥搭建了一張覆蓋全球的數字化智慧物流網絡。通過完善的系統配套搭配端到端供應鏈,實現從最初國內攬收存儲到干線運輸,再到清關中轉直至最后落地配送乃至逆向物流整個完整鏈條的數字化升級,為商家降本增效。
如果說物理基建是打造軀殼,那么數字化則為在這張大網注入靈魂。
兩者疊加,讓菜鳥組建完成了一張真正意義上的高效穩定的國際包裹網絡。
而正是基于扎實的底盤,菜鳥成為了全行業首個提出全球“5日達”的物流企業。
今年6月底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速賣通和菜鳥聯合宣布,將于今年內正式推出“全球五日達”國際快遞快線產品,從重點國家市場開始,逐步讓跨境包裹實現5個工作日送達。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菜鳥國際快遞今年主要做兩件事。
一方面是橫向拓展自己海外物流能力的寬度。除了相繼成立歐洲、東南亞和北美大區,菜鳥在今年上半年仍不斷開啟“新地圖”,啟用迪拜的阿聯酋海外倉,服務邊界延伸到中東全境;自建西班牙快遞網絡,覆蓋更多樣的物流場景……扎根本地化,同樣也是賦予商家更高的商品流轉和更豐厚的收益。
另一方面是縱向挖掘自己能力的運營深度。近日,羅戈網.物流沙龍注意到,菜鳥國際快遞升級了英國專線,最快實現“周一下單、周末收貨”。
看起來輕松的2、3天提速蘊涵著強大的供應鏈運營能力。
具體來看,菜鳥自建國內攬收網絡覆蓋國內18省,并逐步實現攬收、倉儲、分撥的“三合一”,為商家平均節約1-2天物流時長;在干線側,菜鳥國際快遞對空運運力加頻加密,實現從上海和香港直飛英國的“天天班”。
曾經菜鳥“5美元10日達”的高性價比產品深得商家之心。之后隨著菜鳥每年1-2個國家的節奏建設海外本地物流網絡,以及類似英國快線提速項目不斷復制,全球“5日達”指日可待。
除了高時效,價格和服務也是菜鳥國際快遞俘獲商家心智的絕活。
AGM手機在與菜鳥合作時就深感“這錢花得值”。
一方面菜鳥通過保險服務大大降低了其貨損。AGM的出口產品客單價高達400—1000美元,原先的物流公司無法提供保險,又常常遇到手機掉包,因為舉證困難就默認了貨損。自從選用菜鳥國際快遞,有了保險服務,這種情況就沒再發生。
另一方面菜鳥的國內優選倉倉發服務讓商家專注運營。“完全免除了我們稱重、包裝、打包、貼單、倉儲等程序,一切交給菜鳥去做,我們只負責運營端就好,節省了很多人力物力,包括倉儲費、房租、水電。”
價格和質量似乎一直以來就是商業上的左右面,但菜鳥卻兩者協調。
一方面,根據阿里最新財報,2023財年菜鳥日均處理跨境和國際包裹量超400萬個。這種規模效應,能讓菜鳥更有效利用和整合資源,從而降低各環節成本,省下來的成本讓利商家,促進更多業務產生,形成正向循環。
另一方面,則是利用數字化降本增效。以菜鳥智能合單為例,當海外消費者使用同一地址在速賣通上不同店鋪進行購物時,經過智能合單,不同商家的包裹在攬收后,會被打包成一個包裹送到消費者手中,只需要支付一個包裹的郵費,還可能享受物流上的“免費升艙”。
此外,菜鳥國際快遞對產品進行了分層,注重價格屬性,有2美元20日達的極致性價比產品;注重消費者體驗,有晚必賠、高時效精準配送等增值服務。
菜鳥國際快遞希望帶動的是更廣范圍、更大群體的商家實現出海創收,這才是跨境物流真正的價值實現。
阿里董事會執行副主席、菜鳥董事長蔡崇信說,商業全球化的前提是物流全球化,這件事足以令我們為之興奮和奮斗。
今年,外貿增速放緩、貨代壓力陡增、實體業遭受沖擊,各方寄希望于跨境電商謀求增量,而像菜鳥這樣立足中國根基、著眼全球市場,持續構建全球化物流網絡的企業正是實體產業出海強力的助推器。
期望全球“5日達”早日到來,扎根中國、放眼全球的菜鳥國際快遞勢必能爆發更強的能量、帶來更大的驚喜。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7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