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低碳發展藍皮書:中國碳中和發展報告(2023)》。藍皮書指出,應從四個方面著手推進中國碳中和進程。
碳排放統計核算是做好碳達峰與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礎,應大力推進《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的落實。明確核算邊界,統一核算標準,加快建立全國、各?。▍^、市)統計制度與核算制度;優先建立高能耗、高碳排產業碳排放核算機制,促進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加強企業核算技術扶持和結果復核,提高企業核算效率。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提出要在不影響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性的前提之下,促進各行各業減排減耗;在土壤固碳、生態碳等方面加強農業領域負碳技術應用和推廣,改良種植。此外,中國碳中和發展要兼顧民生問題,因此,需要在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生計、生活基礎上,有機結合農業資源稟賦、當地民風民情、鄉村振興戰略和碳中和目標,尋找經濟發展和生態發展平衡點。
CCUS技術是目前實現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首選技術,也是保持電力系統靈活性的主要手段,還是鋼鐵、水泥等難以減排行業實現低碳轉型的可行選擇。結合新能源的負排放技術,可以實現碳中和目標。然而,CCUS技術的商業模式尚未成熟,高昂的研發成本限制了企業的積極性。CCUS項目前期涉及多個行業的不同企業,項目實施時需要解決收益分享、責任和風險分擔等問題。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和行業規范,以確保各環節之間的良好對接,并采取長期公平的合作模式,解決氣源供給、管網輸送、地企關系等難題。政策部門與各行業需要加強合作,政府也應提供更多資金支持,以促進CCUS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應盡快完善CCER交易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市場交易標準,優化配額規模測算,規范市場交易價格,進一步激發供需兩側企業交易積極性。同時,應盡快將建材、鋼鐵、有色等高排放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配額管理,發揮CCER重啟優勢,吸引更多企業自主自愿地參與CCER市場交易活動。在保證全國碳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上,在碳期貨、碳期權等交易建立配套風險防控機制的基礎上,可逐步完善香港—深圳碳產品交易機制,以及滬市、深市、港市聯動機制,實現國際碳項目和投資機構與全國碳市場的碳產品與碳金融互動,賦能全國碳市場的國際化布局。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5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