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嘉賓:Geek+創始人兼CEO 鄭勇)
(本文根據5月15日由物流沙龍舉辦的“2018智慧物流高峰論壇”現場錄音整理)
大家好!我是來自GeeK+的鄭勇,我們是2015年成立的比較早期的創業公司,在今天物流機器人的領域我們算是比較領先的公司了,我們去年拿到了機器人方面最大的融資,金額為六千萬美金,我們今天已經正式投入到業務使用的機器人超過三千臺,我們已經部署的倉儲超過二十萬平米,也擁有超過五十家的客戶,其中包括很多行業內知名客戶。而且今天的機器人也不僅僅是在中國應用,我們也賣到海外,包括日本、歐洲,今年我們在美國、澳洲都有落地的項目。
所以我覺得機器人的技術,一方面在國內已經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而且中國的機器人企業也不僅僅是停留在國內的水平,已經走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雖然這個領域里面有做得更好的亞馬遜,但是他們的機器人只是為自己的公司物流服務。那我們覺得全世界有非常多不管是做電商還是做零售的或者是做物流的企業,都是需要更廣泛的機器人公司來提供更好的服務,整個市場空間還很大。
另外,我們之所以做這件事是因為我們覺得對于物流行業可以從技術上獲得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應用,畢竟在倉庫、配送端還是有很多的人力在工作,這可以說算是非常苦非常累的行業,我們覺得這樣的一個行業很需要和科技結合。基于我們的實踐,我們認為:
物流自動化是終局,機器人為代表的柔性自動化將占主導
物流自動化會是終局,終局里面我們也認識到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業務場景,所以我們需要有技術的多樣性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更好地解決問題。在這里為什么會看中機器人?我們覺得機器人技術帶來的是柔性自動化。今天提到柔性自動化的特點,柔性自動化的好處是它用自動化的方式替代員工,幫助我們解決今天人力成本上升、人口紅利下降的問題。
另外傳統的自動化技術,立體倉庫、流水線這樣的技術有它的應用空間和適合的場景,但是固有的自動化形式很難應對市場變化的需求。今天我們覺得整個的消費在升級,市場越來越多樣化,我們每個消費者的需求開始變得更個性化的。這些外部環境的變化都會帶來市場或者企業需要面對業務挑戰的變化。所以這樣的變化需要有柔性的自動化,需要用更靈活的系統幫助你應對系統的需求。
機器人智能物流不僅僅要做機器人,更要做好運營和服務
今天我們經常說新零售,新零售在我看來其實是個線上零售跟線下零售的結合,在新零售里面我們會追求更精準的品類,另外我們需要更快捷的服務,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需要把倉儲進一步去中心化,更加分散、前置,離消費者更近,這個過程中要支持這樣的去中心化的倉儲就需要有更加靈活、敏捷的供應鏈快速反應能力,這是我們未來更好地實現商業需求的基礎。
所以我們經常說到的智慧供應鏈里面重要的目標就是實現精益和敏捷,精益是讓我們有好的成本,讓我們可以用更好的服務,但是是以更低的價格面對消費者的需求,敏捷是可以讓柔性自動化嵌入到運營里面,更好地滿足業務的需求。
為什么機器人的技術方案在柔性自動化里面有這么強的優勢?主要是因為它的核心價值:
自動化會帶來效率的提升,準確率的提升,這些是人工方式不能覆蓋的。但是機器人是分布式的系統,這樣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實現拓展性,而且所有的能力都是通過單體的機器人疊加完成,有一臺機器人壞了不會影響整個系統,這是在其他的固化系統里面不會出現的。
機器人實現了硬件產品的標準化,這種標準化會給我們帶來規模經濟,供應鏈上升,可以幫助我們自動化倉儲的快速布局,這也是我們敏捷能力里面很重要的需求。過去傳統是在一個倉庫里面做非常復雜的定制化設計,從設計到定制化的制造,再到現場布局,往往要一年、半年的時間來完成自動化項目的部署。但是今天我們用機器人的產品,可以按步驟先生產,有了自動化項目需求的時候,我們可以花兩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相當中等規模的自動化倉庫,這是過去沒有的。
物流機器人公司不光要技術,還要理解物流行業
今天有越來越多的不同技術解決方案在涌現出來,我個人看了非常認可,在未來物流自動化領域是會有多樣化的技術方案來滿足客戶需求的,但是我覺得如果我們一味地追求對業務需求最匹配的系統,就是一味地追求效率最高化的時候,投資回報并不一定是最優的。
機器人可以用很簡單的設計通用地應對很多的不同需求,每個需求里面不見得是效率最優的。但是從總體的投資回報來看,因為做了規模化生產,所以投資回報是今天看到最好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亞馬遜在美國,現在他已經上了超過十萬臺以上的機器人,我們看到他在國內的供應商每年都要提供零部件超過五萬臺的量。所以他已經是在應用機器人技術的高速公路上了,我們相信他不會輕易做任何的方案上的調整,雖然也看到市場上有新的技術、新的方案出來或者是在局部的場景中是最優的,就是因為標準化、規模化給我們帶來的產能價值是巨大的。
像亞馬遜、GeeK+、快倉等第一梯隊的公司都已經在為很多客戶提供真正的機器人系統解決問題,替代人工。第一梯隊的優勢還是在于產品的可靠性以及做方案的能力。但是,為什么這些東西是早期公司不一定能夠解決的?
在機器人的智能物流系統里面,門檻和競爭優勢不僅僅是需要機器人,而且機器人的穩定性、可靠性也非常重要,但是今天第一梯隊公司發展了幾年之后,國內的機器人供應鏈已經越來越成熟,今天很多公司都可以從部分同的供應商那里買到相應的零部件組裝機器人,所以機器人門檻確實越來越低,但是真正要做到穩定可靠有很多的細節。
機器人最開始碰到的問題的是軟件問題,比如機器人的視覺導航能力能不能做得很棒、很穩定?會不會撞到人,會不會撞到貨架?電路板里面的接觸可靠性怎么樣?機器人一直在地面運行,一直在振動的時候會不會有接觸不良?機械的零部件長時間運行之后,高負載運行的時候機械部件的磨損怎么樣?所以有很多的問題是一步一步出現的。
走了那么長的路才能發現問題,才知道怎么改進。但是機器人僅僅是第一步,背后其實還需要有龐大的軟件系統,這個軟件系統不光是要有算法、策略實現高效的系統。我們做人工智能和軟硬件技術起家的公司碰到更大的問題是怎么理解物流行業,系統不光要解決算法,還要匹配不同行業的客戶,在不同的業務場景里面,在不同的業務階段怎么去應對業務上的需求,讓我們的系統能夠更好地匹配流程。
其實從我的感覺來看,算法這方面解決的效率是大概40%、50%的部分,還有50%以上的部分是靠好的流程設計和運營的策略,結合這些才給我們倉儲企業帶來效率提升。所以我們單說機器人并不夠,還要看系統,看算法,包括看運營的經驗以及服務的能力,這個服務的能力不光是一般的機器人方面的售后服務,軟件怎么系統維持穩定,另外還需要在不同倉儲之間機器人的調度能力,這樣能力保護客戶的倉庫一直匹配業務上波動的需求。
這里給大家分享個我們最新做的機器人倉庫,是云集倉,在座很多朋友都知道是個社交電商,云集算是第一家社交電商,它們的發展非常快,跟我們一樣,也只有三年的歷史,但是在今年它們預計會做到三百億的銷售,我們也是幫他們做了機器人的倉庫。這是我們今年市場上看到第一個大規模全流程的機器人倉庫,超過兩萬平米,現在最高可以部署三百臺機器人,它的最高日單量超過十萬單,未來他們還會處理超過二十萬單的商品,后面每天都會越來越高,所以我們的機器人在處理能力上做了非常多的優化設計。
這個倉庫也會變成我們的機器人技術應用樣板倉,這個倉庫里面碰到最大的難點還是怎么處理社交電商爆品銷售的方式,在局部的時間每個月都有單量的高峰期,我們要不斷地去滿足訂單在每個月的高峰到波谷的波動,怎么樣實現這個效果,同時我們還要有好的成本結構,最后幫助我們客戶實現投資回報。
我們也在暢想未來下一步的機器人倉庫的發展,我們覺得智能倉儲2.0就是機器人云倉時代,未來一定有行業的標準,在行業的標準和聯盟下我們會有通用的設備和通用的軟件,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品牌機器人在不同的倉庫之間調度,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化的利用,然后在這樣的機器共享倉庫聯盟里面,我們可以做到更好的技術和庫存的共享,當然這也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云倉的效果,當然我們相信有機器人和自動化的支持,云倉的協同會更加高效、更加準確。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我們覺得未來很快將會實現真正的機器人云倉的時代,謝謝大家!
-END-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6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9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2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02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96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29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