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最航運丹尼斯,因為各種地緣政治因素的深入影響,國際貿易隨之不斷演變,航運船隊和貨物流向也正變得越來越分叉。這是世界也是我們所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未來最大可能性的場景是 “全面競爭”和“部分競爭”,前者是所有國家都加入西方或東方貿易集團,后者是一些國家保持中立并與兩者進行貿易。
1、對于航運物流從業人員和關注當前航運發展的人來說,“部分競爭”的場景已經非常熟悉因為就在發生發生而且正在深入。最明顯的是油運,還有集裝箱和干散貨航運。地緣政治正在將全球航運體系一分為二,(此處省略,大家自品),一些國家則試圖居中,雙方都參與,并保持開放的選擇。
2、對于油運,地緣政治分裂對油輪運價有利,這是在2022年年初俄烏戰爭開始前一天就剛好分析和預測推送的,到目前觀點也保持不變,近兩年運力增長也將非常有限。當然在未來極端情況下也有可能轉為不利。俄烏戰爭將俄羅斯原油從歐盟的短途貿易改為運往中國和印度的長途貿易,并將俄羅斯柴油從歐盟改為運往北非、亞洲和南美的替代買家。歐盟用來自美國、中東和亞洲的更遙遠的供應取代了失去的俄羅斯石油。運輸需求以噸英里為單位:貨量乘以距離。俄烏戰爭后的貿易模式遠不如戰前的模式有效,大大提高了油輪的噸英里數,這對運價來說是一個加分項。此前,在對伊朗實施制裁后,也出現了同樣的距離效應,制裁將伊朗之前出口到歐盟和印度的原油轉移到了通往中國的更長路線上;以及對委內瑞拉的制裁,將該國的原油出口從美國轉移到中國。地緣政治也導致油輪船隊出現分歧,一邊是以美元交易并使用西方保險和金融提供商的油輪。另一方面,現在占全球油輪噸位的10%或更多,是所謂的“影子艦隊”,即所有權不透明的船只,不以美元交易,也不使用西方服務。影子船隊最初出現在對伊朗的制裁之后,在針對委內瑞拉的制裁之后增長,在俄烏戰爭后激增。中東、中國和印度的買家繼續購買老式原油和成品油輪讓影子船隊不斷增長。從更長遠來看,全球GDP增長越高,對石油的需求就越好,反之亦然,GDP增長越小或者負增長,那么對石油的需求就越小。 當下世界從多邊合作轉向地緣政治競爭,到2050年,各國經濟都將受到打擊造成對油運的負面影響。
3、對于集裝箱,沒有油運那么明顯,但也是朋友貿易朋友經濟的趨勢。俄烏戰爭讓”地緣政治正在加強對“朋友貿易”的關注,即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值得信賴的國家之間的集裝箱貿易。如果朋友支持成為標準的貿易模式,船公司將需要開始創造性地思考如何繼續為分歧的雙方服務。這也將使越南和印度等國陷入非常尷尬的困境。可以理解的是,他們目前正試圖扮演中立雙方的角色。但總有一天,東西方大國會自己決定他們是否屬于自己的一方。有一種場景也是,當今航運市場的“部分競爭”模式可能會演變成“全面競爭”,沒有人能夠再扮演中間角色。俄烏戰爭不久,除MSC外,幾乎所有主要集裝箱航運公司都停止為俄羅斯港口提供服務。讓我覺得神奇的是,MSC能夠繼續與俄羅斯和美國進行貿易,它是怎么做到的。MSC未撤出俄羅斯市場在俄羅斯貿易中仍保持著相當大的地位,在所有3個俄羅斯門戶都有支線業務,而其他主要的船公司已完全退出市場。其他小的獨立船公司則填補了離開的遠洋班輪公司留下的空白,包括來自土耳其、迪拜和中國的玩家正在積極研究這一領域。除了俄烏戰爭,現在全世界最關注的潛在地緣政治風險點之一是**,所以集裝箱運輸的不利因素也包括地緣政治動蕩將對未來集裝箱運輸需求構成高風險。制造業向美國的回流和向墨西哥的近岸采購將減少跨太平洋貿易量。此外,集裝箱航運比油輪航運更容易受到全球GDP的影響,全球GDP將受到地緣政治競爭與多邊合作的負面影響。對油運更差的不利因素是,你可以展望一下集裝箱船舶大量下水的場景,然后再看看全球經濟和外貿訂單。
4、對于干散貨會更難預測,由于貨物品類的多樣性導致很難形成統一方向的合力,干散貨在俄烏戰爭后的分流也更加復雜化。以總貨運量衡量,干散貨其實是世界上最大的航運細分市場。對干散貨的影響類似于油輪運輸,貿易效率降低了,裝載俄羅斯貨物的散貨船行駛的距離更長,并且不在回程航段裝載非俄羅斯貨物,這導致利用率更低。 這在短期內對運價來說是積極的。然而,從長遠來看,干散貨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GDP的驅動,尤其是中國經濟,理論上這兩者都將在“地緣政治競爭”貿易情景下受到影響。 俄烏戰爭后,歐盟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它現在從更遠的地方(哥倫比亞、南非、美國、澳大利亞)購買煤炭。俄羅斯的煤炭出口已轉向對印度和中國的長途運輸。 自戰爭以來,隨著貿易流的重新調整,平均滿載持續時間從19.07天惡化到34.82天,同比增長82.6%,效率低下,當然也意味著有效運力的減少。 根據第三方的報告,中國對俄羅斯干散貨的進口量在一年中增長了25%,而印度對俄羅斯干散裝貨物的進口量則增長了近三倍。 越來越多的散貨船幾乎完全致力于進行俄羅斯貿易,雖然不一定像油輪市場那樣是一個‘影子船隊’,但這些船只很少偏離航線進行其他交易。自戰爭開始以來,在卸下俄羅斯干散貨出口后直接返回俄羅斯的散貨船數量增加了約三分之二。其他“選邊站隊”的例子也越來越多。 本周一,貿易巨頭Louis Dreyfus宣布將從7月1日起停止處理俄羅斯糧食出口。此前一周,貿易公司嘉吉和維特拉宣布將停止處理俄羅斯糧食出口。另一方面,大家也都關注到了,巴西政府3月29日表示,中國和巴西已達成協議,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而以本幣開展貿易。這一協議將使中國和拉丁美洲最大經濟體巴西能夠直接進行大規模的貿易和金融交易,用人民幣兌換巴西法定貨幣雷亞爾,反之亦然,而非通過美元這一中間貨幣進行兌換。外媒報道稱,去年中巴雙邊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1505億美元。
5、這是最航運所觀察到的趨勢,僅供參考,我們不討論地緣政治的背后和對錯,我們所分析和討論的只是這一趨勢將對我們貿易航運物流所造成的可能影響,讓一部分人先看到未來,提前做好規劃和準備。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6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6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3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99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91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3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34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5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