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藍莓、甘肅的人參果、亳州的花茶、金鄉的大蒜……一方水土有一方特色,但如何讓一方特色走出這一方地域,確實是擺在各個農業產業帶心頭大事。
如何讓產地的供給精準匹配各地市場的需求?如何運用先進的科技力量,推動農業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如何讓物美價廉的農特產品無損、快速進入各家各戶的餐桌?
這些正是拼多多“農云行動”致力解決的問題。
拼多多一路走來,腿上一直帶著田地的泥土與汗水。
最初的拼多多就立足“五環外”,關注下沉群體的需求,突出重圍攻入“五環內”之后,從未脫離廣闊的農村市場。
比如早期接連不斷各類農業行動:多多培訓課堂、10萬新農人培育計劃、創新提出“山村直連小區”模式等。
尤其是陳磊接棒黃崢出任拼多多CEO后,發展戰略定位為“減營銷、重研發、投身農業”,“農業”這個標簽在拼多多身上得到著重強化。
2020年,拼多多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等頂尖機構舉辦“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連續三年三屆農業科技賽促進了農業實體與數字化融合。
2021年拼多多設立“百億農研”專項。
2022年拼多多加大對高科技農產品的資源傾斜,將世壯燕麥片、煙薯25、西大魔芋、晉谷21號小米、普萊贊巧克力……一批高科技農產品送上餐桌。
進入2023年,拼多多加碼農業,近期發起了“農云行動”,計劃通過“農地云拼”模式打造全新農產品供應鏈,作為國內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繼續深耕農業產業帶的數字化。
拼多多“農云行動”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更敏銳地把握今年農產品產‘消’新形勢,通過‘農云行動’,讓更多農產區跑出植根本地的領頭羊,帶來整個產業鏈的數字化發展,跑出更多全國性的農業品牌。”
而這種敏銳性表現在三個維度:“云拼”邏輯實現精準匹配、農產品供應鏈能力、平臺踏實務實的舉措。
首先打破“小散亂”困境,“多對多”的“農地云拼”模式創新直連農地與消費者。
縱觀中國農業歷史,小農經濟的標簽至今仍影響深遠。
“農云行動”首打“農地云拼”新模式,針對我國基礎農業整體產量大但集中性不強,產地資源豐富但農產品品牌化較低等問題,從時空兩個維度歸集分散的訂單需求,以“多對多”云拼邏輯,匹配“小規模生產”。
具體來說,拼多多對于“拼好物”理解透徹,應用到農業上,通過平臺上成功成團的一個個拼團訂單了解到消費者對商品的訴求,通過大數據分析深挖千萬商家中的原產地好物,通過發揮大數據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的優勢,將消費端長時段的分散需求,歸集成短時段的批量需求,對接給自然成熟的相對小規模的農產地,從而可以推動產地直發,幫助小農戶直連全國市場,幫助消費者更實惠和精準地匹配所需。
這種精準“拼”,一方面讓消費者輕松便捷購買到物美價廉的農貨;另一方面也節省了農業產地市場調研周期,減少了商家營銷開拓市場成本,加快了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投入速度,給農地品牌做大做強爭取了時間、資金優勢。
其次,拼多多切實了解農產品進城之路的困難,為這段冷鮮旅途保駕護航。
一直以來,中國農產品進城受限于長長的進城流通渠道以及相對落后的冷鏈技術。
以傳統農產品流通為例,一般要經過當地采購總辦到產地批發市場、銷地一批與二批商,最后進入超市等零售終端。但原產地預加工、深加工設施卻較少。鏈條長、時間久、農貨易腐、損耗率居高難下。
即使是進入電商大時代,縮減了中間環節,進城之路也需要冷鏈物流保障。
但國內冷鏈仍面臨不少窘境:缺少必要的產后預冷處理、冷鏈物流運輸溫控監管不到位、倉儲管理、運輸管理、訂單管理等信息化系統尚未大范圍普及、“斷鏈”監管缺失……一環環推高了損耗率。
以蔬菜輸出大省山東為例,其2021年的蔬菜流通損耗在25%—30%,而發達國家的農產品損耗一般控制在5%以下。
而拼多多正在嘗試通過在超短鏈、冷鏈、即時配送方面持續重投入,為農產品的進城路保駕護航。
超短鏈方面,拼多多創立之初就在做好兩件事,一是通過“拼”模式聚集前端海量需求,二是深入原產地,推動“最初一公里”變革,從而打破傳統交易冗雜,在農產區就實現物流、加工等在內的資源整合。
對此最好的證明是其創立之初就搭建了“農貨智能處理系統”,保障信息流與商家、商品流與消費者、物流與商品流、需求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同步高效銜接和流轉。因此拼多多目前平臺上的任意一筆農產品交易底層信息流、商品流、資金流、物流都能實現高效協同。
冷鏈上,拼多多主動自建電子面單系統,聯合物流生態的合作伙伴,針對農產品保鮮保質的特殊屬性,對農產品物流與普通包裹進行有效區分,重新規劃整合農產品上行的物流資源與節點,以進一步解決分散、低效的農產品供應鏈挑戰。
同時對冷鏈進行投入,在全國范圍內持續重投入建設冷庫、生鮮冷鏈物流體系等基礎設施,建立適合于生鮮農產品的供應鏈體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損耗。
羅戈網.物流沙龍發現這種投入更偏向科技智能,拼多多主體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曾公開一項名為“冷鏈運輸方法、冷鏈運輸網絡建立方法以及相關設備”的專利,并表示,公司已申請類似多項專利。拼多多的思路很清晰,用先進的科技手段打破傳統農業瓶頸,加速農產品供應鏈的彎道超車。
即時配送方面,為了滿足農產品與消費者更快時效的連接,迎合當下消費者家庭生活方式變化,拼多多在2020年推出了“多多買菜”。
相比很多重投前置倉和配送能力的競爭者,多多買菜更像是前期拼團模式的自然而然延伸——基于前期在農產品供應鏈投入積攢的優勢,繼續投入巨額資金和人力,在生產、品控、倉庫、配送等供應鏈底層環節上進行重投入和深度創新,打造出了精簡高效的供給和農產品專用冷鏈物流體系。
由此可見,這個為商家和消費者打造的專用農產品上行物流體系,更切合生鮮農產品的上行,供給和消費之間的鏈條更短,帶來了更低的成本,更好的保鮮,從而贏得了更多商家和消費者信賴,拼多多平臺的農產品訂單量占比和絕對數量都大大超過了其他平臺。
第三,一直以來,拼多多對農業的專注與投入是踏實且務實的。
以“農云行動”為例,其兵分兩路。
一條腿走好新人扶持,幫助年輕新農人上平臺開店,完成“從0到1”的起步。
根據“農云行動”的幾大措施來看,有多項措施對新人十分友善。
其一,考慮到涉農商家超過百萬,其中更有13%左右的是95后00后新新農人,拼多多對農產品實施零傭金,運營簡便化,以此幫助其快速成長。
其二,專業培訓,每月定期舉辦專場培訓,并聯合廣東、浙江、福建等地成熟商家,對新商家采取1對1扶持,確保新商家、新主播在開店開播初期接得住流量,賣得出產品。
其三,批量對接當地優質供應鏈“上云”,在當地涉農、電商部門指導下,舉辦專場招商培訓,對優秀新農人進行小規模針對性輔導。
其四,平臺流量更為多元化,不會向少數幾個頭部商家固化,只要品質好、價格實惠,不違規,都能逐步發展起來。
另一條腿走好農業品牌孵化路,幫助優質農產品破圈出彩,成功變身當地強勢品牌。
其一,集中投入優勢資源,大面積推廣“多人團”在秒殺、百億補貼的運用,激發需求側的“數字化新消費”,重點助力100個農產帶建設“數字化新供給”。
其二,平臺傾斜了更多的資源給到涉農品類,比如舉辦豐收節、年貨節,還有獨有的農貨節。
其三,多多買菜推出后,平臺投入大量資源,建設農產品上行的專用體系,在倉儲、冷鏈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優勢。
據悉,拼多多“農云行動”開展后,云南昆明、廣西南寧、福建霞浦、山東濰坊和壽光等地,已成為拼多多首批重點助力數字化的農產帶。后續,還將直連超1000個原產地農產區,不斷推動產地直發,助力農產區的數字化發展。
以拼多多平臺上一家沃柑商家為例,云南小伙饒愿恒和他的合作伙伴通過拼多多平臺,一天就能賣出1萬多單。
饒愿恒大學畢業沒有選擇去大城市發展,而是在家鄉打拼,將地產水果送出大山。云南高原沃柑有其自身優勢:種植基地海拔高、生長周期長,成熟度更高,再加上得天獨厚的水熱光照,使得這里的沃柑果肉飽滿,汁水濃郁,吃起來“更有風味”。但隨之而來卻也是難題:高山種植意味著種植采摘人力成本高、運輸難、走出去成本高。
為此,饒愿恒狠下苦功,一方面主動學習,借助分揀能力強、信息化程度高的生產線加速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學習市場上聲名遠播的陜西獼猴桃、山東蘋果等標桿農產品,建立行業標準、打造地產品牌。
加上政府牽頭建設的冷鏈物流示范園,即將在今年正式投入使用。冷鏈物流示范園距離加工廠五六公里,后續投用后,能集中進行當地柑橘產業的推廣,屆時也將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目前,饒愿恒和他的合作伙伴在拼多多的平臺渠道上最高每天能銷售出去一萬多單高原沃柑,更帶動了周邊的就業。
饒愿恒作為拼多多“農云行動”的一個縮影,也側面反映出“農云行動”對原產地農產品走出去的巨大推動作用。
今年2月,拼多多正式啟動“農云行動”。專項行動以來,工作人員已在云南、山東、福建、河北、湖北、廣西、安徽等近10個省區調研和落地專場培訓,近兩千個全新的線下成規模涉農供應鏈正在分批上平臺開店運營,助力當地農產品高速上行。
根據“農云行動”的愿景,未來一年,將推動全國100個農產區更快“拼上云端”,打造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數字化農產帶。
目前拼多多平臺上的農產品比例高達16%以上,已經遠高于行業3%左右的水平。
后續,拼多多表示,在涉農商家達到100萬的基礎上,“農云行動”將在全國各個產區扶持1000個以上的頭部新農商,將繼續保持零傭金,持續傾斜多元化的流量,培育更多95后、00后新新農人,讓平臺成為更多高品質農業供應鏈扎根和發展的沃土。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9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