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11日),申通快遞迎來自己30歲生日。為了迎接這個特殊的日子,申通前一天就官宣了兩個決定:
一是決定將申通成立紀念日(3月11日)設為公司的社會責任日,并發布了全新的“311”社會責任體系,以表達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其中“3”代表申通公益的三大主攻方向為應急、綠色、農村;兩個“1”分別代表員工責任和客戶責任。
申通表示,每年的3月11日,公司將會發布上一年度的“社會責任賬單”,讓公眾了解公司的社會責任表現。
二是啟動了一次logo中期改款并對外發布,新logo更加有活力、簡約、實用,代表著企業對未來的信心和決心。
關于三十周年的慶典活動,申通則表示計劃于今年9月在上海舉辦。屆時,將與總部新辦公樓的竣工喬遷一起,邀請各界嘉賓、客戶、網點、快遞員等人士參加,共同見證申通的發展和進步。
作為中國成立最早的民營快遞公司以及“桐廬幫”快遞商團的源起,申通帶頭大哥的江湖地位和處事風范,也贏得了行業人的認可與尊重。
三十而立,三十而已。曾經的“帶頭大哥”現在雖然已不再“領頭”,但申通網絡的底蘊一直都在,歷經沉浮和淬煉,依舊闖勁十足,且奮力開啟了新的征程。
向“快遞老大哥”說一聲生日快樂。
都說無巧不成書,就在申通30歲生日前兩天,劉強東也暗暗送上一份驚喜——
?先睹為快?
據晚點LatePost報道,劉強東近期在京東物流集團的經營管理會上強調,不再要求(POP)商家必須使用京東物流:
“他們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
為什么說這是送給申通30歲生日的一份驚喜?事情還得從三年前說起。
2020年7月底,京東在賣家論壇上發布公告稱將在8月31日暫停申通快遞的發貨功能,理由是“合同到期”,且未就續約達成一致,進而終止合作。
因為這件事,雙方還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口水戰”。申通譴責京東濫用“平臺霸權”來打壓和排擠服務商,涉嫌不正當競爭。京東則表示暫停與申通合作是基于“對等原則”做出的非常舉措。
這里要特別提及一個動作——2019年3月,阿里斥資46.65億元取得了申通快遞約14.65%的股權。以此為始,雙方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入合作。
彼時,在京東看來,申通儼然已是“阿里系一員”。對此,京東在回應媒體關注時也沒有避諱,坦言“此事的確與阿里有關”。一直以來,京東物流希望入駐阿里旗下電商平臺的合作需求遲遲未得到回應,因此只能出于“公平、對等、共贏的合作原則”,暫停合作。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躺槍”的申通,就這樣被京東拒之門外,直至現在。
劉強東之所以做出“全面開放”的決策,與京東重啟“低價策略”直接相關。
為了對抗拼多多平臺的侵蝕,更準確說為了更有效的吸引下沉市場用戶,同時留住和激活現有用戶的消費活力,劉強東再次祭出了“低價”這個曾經最為拿手的大殺器,直言“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的基礎性武器”,并把“低價戰略”列為京東零售未來三年最重要的戰略。三八節前夕全面上線的”百億補貼“就是這一戰略大方向下,京東零售最先打出的一張牌。
雖然從內部統一了共識,但現在的京東想要做低價,談何容易?!毫不客氣講,這是與京東過去十幾年來搭建的運營體系“叫板”,不亞于一次刀刃向內的革命。就像晚點晚點LatePost所言——如今阻礙京東轉型低價的正是曾經的優勢:正因為和品牌商有深度綁定,京東自營才能保證正品,貨源供應才能穩定,大規模直采也帶來了更低的成本價;也因為對供應鏈的長期投入,京東自營才能做到送得快、售后好;由于設置了商家入駐的高門檻,才避免了假冒偽劣商品在京東平臺的盛行。
物流成本,就是“低價策略”繞不開一道坎。此前,京東 POP 商家如果使用京東物流,商品會被打上 “京東物流” 的標簽,并因此獲得更多流量,自營商家則必須使用京東物流,這意味著商家需要支付更高的物流成本。
站在這個角度,東哥表態“想用極兔或者通達系快遞,就讓他們用”,其意就是讓更多的商家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從而為“低價策略”釋放出更多的操作空間。
這個決定,是否能給京東帶來積極的影響,尚需時間給出答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對通達系和極兔等快遞公司來講,絕對是難得的轉機。
已經接入京東平臺的,如中通、圓通、韻達等,有望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此前一直被拒之門外的,如申通、極兔等,也等來了夢寐以求的接口,為網點增量打開了一個新天地。
在老鬼看來,劉強東做出“向通達系快遞和極兔全面開放”這個決策的背后,除了配合正在全面推進行的“低價策略”,另一個關鍵動因是——過去幾年快遞江湖所謂的“電商代理人”戰爭與“站隊”時代,已漸去漸遠。在互聯網領域反壟斷的強監管與平臺治理下,各大電商平臺之前的“籬笆墻”正在被打破。當平臺之間開始尋求互聯互通,平臺與上下游產業之間的關系,也理應,也必然會走向開放。這是監管所向,也是人心所向。
實際上,京東物流一直以來想要接入阿里系電商和拼多多平臺的“夙愿”,通過收購德邦快遞這一精巧布局,已經曲線達成。更重要的是,我們也看到:在京東物流入主并全面接管德邦快遞后,不管是阿里,還是拼多多,并沒有將德邦排除在體系之外,而是平靜如常。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一切以用戶、一切以商家的需求為中心,就像劉強東在內部提到的:
京東不應該想盡一切辦法讓用戶買自營或是POP,讓所有信息真實地展示在前臺,把選擇權交給用戶,“我們不應該做任何的人工干涉,用戶選擇權一旦被干涉就很危險,因為用戶體驗會變差。”
快遞的選擇權也一樣,交還給用戶,交還給商家,以“成本、效率、體驗”為競爭核心,公平競技,才能最大化實現共贏,也才能走得長遠。
就在老鬼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老鬼齋的群聊里好巧不巧冒出這樣一組對話:
——15號左右申通對接京東,消息可靠嗎?
——可靠。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9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2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5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3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0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1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2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