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長榮海運和陽明海運凈利均實現增長,萬海航運凈利下跌9.9%。
臺灣三大船公司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和萬海航運,近期陸續公布了2022年業績。
2022年,長榮海運實現營業收入約6272.8億元新臺幣(約合205.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4894.1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28.2%;歸屬于母公司業主的凈利約為3342億元新臺幣(約合109.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390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39.8%。
長榮海運相關公告針對業績表現,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表示,2022年受疫情影響,港口持續擁堵導致集運市場的有效運力減少。同時,行業還面臨勞動力短缺、缺箱、缺艙等一系列挑戰。
在此背景下,長榮海運通過持續擴大船隊運力,并適時調整航線及艙位,使2022年營收表現再創佳績。
長榮海運總經理謝惠全對于2023年集運市場前景,謝惠全表示:“預計2023年第二季度市場仍在谷底,但略好于第一季度,預計市場將從6月開始回暖,但可能要到下半年才會有明顯好轉。不過,我們對未來營運仍抱有信心。”
謝惠全還強調,當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長榮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以及市場需求的潛在變化。
陽明海運相關公告2022年,陽明海運實現營業收入3759億元新臺幣(約合126.1億美元),上年同期為3337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12.6%;歸屬于母公司業主的凈利潤創下新紀錄,達1805.9億元新臺幣(約合60.6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652.7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9.2%。
陽明海運表示,2022年的優異業績,得益于集運市場強勁的需求和較高的平均運費。
對于未來市場前景,陽明海運分析稱,根據Alphaliner最新預測,預計2023年集運市場將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運力增長8.2%,吞吐量增長1.4%。
此外,陽明海運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復蘇和其他經濟向好因素的推動,預計2023年下半年將為航運業創造一個相對積極的環境。
不過該公司也表示,受全球通脹壓力和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加大影響,未來集運業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為應對市場變化,陽明將繼續通過探索新商機、優化貨物結構和提高空間利用率,加強業務戰略,提升綜合競爭力。同時,將通過優化服務網絡和增強數字服務,優先考慮客戶滿意度。
萬海航運相關公告2022年,萬海航運實現營業收入約為2590億元新臺幣(約合84.7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280億元新臺幣,同比下降13.5%;歸屬于母公司業主的凈利約為930.7億元新臺幣(約合30.4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033.4億元新臺幣,同比下降9.9%。
對于業績表現,萬海表示,由于近年來積極擴建船隊,布局美線市場,遠洋航線的營收占比已超過近洋航線。但隨著美線運價持續走跌,其營運壓力逐漸凸顯。
在獲利方面,隨著現貨運價繼續下跌,導致合約價格連帶重新調整。在2023年第一季度貨量減少、運價下跌的市場背景下,萬海表示,預計未來營運將面臨不小挑戰。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