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遇到市場反響一天一變,訂單計劃也跟著一變再變?
有沒有遇到核心供應商出問題,生產計劃被耽擱影響?
……
在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的明天之前,此番種種都被今天走在路途中的我們遇到了。
2019年4月19日,由羅戈網.物流沙龍主辦、準時達協辦的以“智造全球.數字未來”為主題的“GMSC2019全球制造業供應鏈峰會”上,富勒信息科技副總裁陳仕填分享了在現實中遇到的制造業新問題與解決方案。
主要分五部分分享他的經驗:制造業的挑戰;供應商協同的痛點;精細化管理的思考;供應鏈端到端的追溯管控;以及富勒供應鏈執行系統的框架。
陳仕填認為現如今無論是以醫藥、石化工業為代表的流程制造業,還是以汽車制造為代表的離散制造業,都面臨同樣多的挑戰。
首先是模式轉變,從大批量轉向多品種的生產。“過去是以庫存為中心生產,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現在企業已經逐步按訂單需求做生產,先接訂單之后生產產品,最后交付。”
第二是市場快速變化,整個社會的創新周期持續縮短,生產節奏也要適應節拍,“這是對內,我們的采購、計劃和銷售要去適應這樣巨大的變化。”
第三對外供應商協同,供應商要做非常多的轉變,包括但不僅限于供應商的配比問題、交期承諾、快速柔性的變化等。
第四,陳仕填以最近特別火的奔馳漏油維權事件為例,認為如果企業內部有流程做品質管控,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來料有IQC檢驗、生產過程有IPQC質量管控、成品有FQC成品質量控制,系統形成檢驗計劃、加上抽檢方案,整個生產標準確定而可控。“我們通過軟件集成把IQC環節與檢驗設備做對接,把檢驗過程的數據自動記錄到系統中做大數據分析,評判各個供應商的來料問題,最后自動判定檢驗結果,對接OA審批流程,做出是否MRB讓步接收的指示。”
再者,端到端的產品追溯,從材料采購到材料投產,到產品經過各級的經銷送達客戶手中,整個渠道如何通過商品的追溯串聯起來?
除此之外,挑戰還來自于內部精細化的管控。陳仕填表示現在市場產品趨于同質化,最后拼的是服務和成本,而成本和服務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企業精細化管控,“比如物料管控、存儲策略、上下架規則、倉庫作業路徑的優化等一些列精細化管控都是一大挑戰。”
在供應商協同上,陳仕填用已經落地的項目作出經驗之談,分享了不少干貨,同時也拋出了制造業他們客戶遇到的困惑。
首先面對成千上萬的SKU,需要對供應商進行配比,一般制造企業選擇核心零部件的供應商不會選擇唯一一家,因為這對企業風險巨大。“我們一般一個材料會有幾個供應商給我們供貨,日常采購和發料上,我們的系統會做配比的維護,讓系統自動做配比。”
第二是庫存透明共享,“供應商只有知道庫存的情況,才可以及時的地補貨,我們也要及時知道供應商的庫存情況,這樣才可以及時做一些風險防范和預測。”
第三,如何快速對生產計劃變更作出反應,遇到取消訂單和修改訂單,供應商系統上要做非常多的快速變化,比如已經準備了一些材料,要及時停止,并且觸發下一個訂單的補料。
第四,配合做產品迭代,對于工程技術變更、新型號生產、新的模具模板以及新的顏色,需要與供應商一起配合,做非常多的協同工作。
第五,預約供貨,陳仕填認為供應商預約送貨除了滿足準備工作,還能同時發現一些供貨的異常,這些異常可以在系統層面做一些預警。
第六,來料標簽協同,“在收集來材料標簽樣式的基礎上,我們的系統做各種解析規則,不同來料標簽我們有不同的解析規則,在系統上我們配成千上萬的規則。”
陳仕填在精細化管控上主要分享了生產線邊倉的精細化管控。
“一般ERP分兩個庫存地點,材料倉和線邊倉,其中材料倉這里會區分存儲區、備貨區,線邊倉會區分配送區、投料區。從工單開始我們做一個生產排查產,生成一個可以執行的發料單,最后從執行的項目得到落地的角度,要考慮很多問題。比如工單的維度,對一些較大的工單進行拆分,按照供應的小時和量進行拆分;對于較小的工單,要合并發料,這時候要考慮工期、每個工序、工位的維度。此外因為每個工位上排序處理和供應商配比,同一個料不同供應商有不同的配比要求,這時候我們還要考慮最小發貨單元,不可分割材料,根據訂單計算一個具體數字,并且因為整個過程可能涉及不同的倉,在發料生成之后先做分配再做下架動作。接下去在背后備貨區還要做非常多的處理,例如包裝轉換、拆除原包裝、按工序排序,配送器具單元化等,這里面的每個環節都有時間上的考量,最后進行校驗后投到各個工位上。”
“另外有一些企業采用庫存水位的操作模式,在整個生產線上擺三個托盤,通過水位的方式控制。”
“我們每個企業都希望成本核算的時候,具體哪個物料在哪個工單上能夠具體管控,做到工單成本可核算更精細化,對于按照最小包裝發的物料上個工單完成后,超發的部分,需要轉到下個工單繼續使用,涉及共用料轉工單的話題。”
供應鏈端到端的多級條碼的追溯和管控上,陳仕填分享認為可以從兩個方向進行。
一個是材料和零件,“協同角度上考慮供應商送貨前就幫助做關聯,之后掃碼就可以追溯到哪個供應商哪天到貨以及哪個批次和誰收的料,最后投放到哪個工位,這些都可以追溯。”
另一方面是產品下線后,關聯托盤碼之后,給到多級代理商的每一個時間點都可以正向和逆向追溯,起到一個多級關聯、合法性校驗和多極交易追溯的功能。
陳仕填也在會上介紹了富勒的供應鏈協同核心平臺,包含訂單中心、庫存中心、結算中心、調度中心以及協同中心,這些中心平臺進行業務、數據、系統和消息的集成。
在供應鏈協同平臺下面有四個具體的模塊(WMS\TMS\PLS\WCS),通過這四個子模塊,連接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自動化物聯網設備。
而在前端,平臺會對接企業級的ERP系統,集成顯示在富勒的APP的應用上,這就是整個富勒供應鏈執行系統的框架。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3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0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2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1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2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0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