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哥解讀電商獲取抖音內部流出的獨家消息:今年10月31日開始的12天,抖音完成了三位數增長,1100億支付GMV。泛商城成交一共120多億,直播+內容線930多億;
另外,獨家消息顯示,抖音上半年GMV超過5500億,三季度完成3700億;雙11雖然表現不錯,但之后可能會下滑,受疫情影響,不能確定11-12月份的原定目標——3800億——能否完成。目前預估,今年全年收入在13500到14210億之間浮動。
盡管GMV數據亮眼,但對于電商業務來講,還有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退貨率。
“退貨率一般能達到50%,很多用戶都是下單一二十件,到貨以后退回來一半,一方面是消費者不用自己承擔運費,退起來沒有任何負擔;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湊滿減?!币晃惶韵档姆b商家這樣對筆者說道。
筆者了解到,大促期間的退貨率,幾乎是全年最高的。這件事不分平臺——無論是阿里、京東還是抖音、快手,都面臨同樣的問題。
東哥解讀電商的獨家消息顯示:抖音電商下單人數單月峰值2億+,雙11第一周超過6000萬,第二周超過7000萬,雙11期間總共1.3+億下單人數,有一些重合,但至少1億以上。年度原定目標4-4.5億下單人數,今年大概率超過5億;盡管活躍用戶數正在趕超傳統平臺,可雙11整體退貨率至少40%。
站在直播電商行業來看,這個數據并不夸張;但站在商家角度,這卻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平臺很少對運費做出補貼。綜合多位商家的說法,哪怕是還未發貨,商家都要在系統上取消已生成的訂單,去倉庫找到已經打包待發貨的商品,撕掉面單恢復上架;如果是發出去的快件,需要聯系快遞公司召回,來不及召回的,要通知用戶拒收。
對于未發貨的商品,商家需要承擔 2-3 元的面單和出庫成本;發了貨召回的,至少要承擔近5元的快遞費;至于用戶簽收后再退貨的,商家還要承擔運費險抵扣之后的部分返程費用。
除了物流成本,倉庫貨物積壓、殘次品損耗、店鋪評分排名、用戶投訴量,甚至未來的運費險金額,都會因為退貨率的上漲而提高。
眾所周知,抖音是一個高度“內卷”的平臺,那么長此以往,會造成什么局面?商家會因無法承受壓力而選擇“外逃”。
抖音的算法講了一個粉絲和直播業務沒關系的故事,這的確減少了初創品牌的成長阻力,但換個角度來看,這件事也很可怕:商家用心做GMV,抖音會進行導流;商家稍微懈怠,流量和收益就立馬下滑甚至消失。
這就倒逼著抖音上的商家持續投入,持續學習,持續面對高度內卷的抖音生態,不容一絲一毫的倦怠。這個算法的高明之處在于,成功規避了快手的家族化以及淘寶直播頭部化的業務窘境。但是會迫使商家疲于拼命,表面光鮮,實則很慘。當商家的壓力到達一定閾值、或者說看透這一本質時,大概率會減少投入。
在筆者看來,抖音平臺最本質的問題在于,其內部KPI的指導綱領是GMV最大化,這會導致內容平臺的變形,從“哪里內容好,哪里有流量”,逐漸轉變為“哪里能轉化GMV,哪里就有流量”,這樣下去很難持續。
即便如此,依然有越來越多的商家把重心轉移到了抖音,因為抖音的算法無形中傳遞著一種信息:在抖音做直播帶貨的效果好壞,與賬號粉絲數量無關。這讓大家形成了一種“隨時可以賣出貨、零粉也能上首頁”的認知。事實真的如此嗎?未必。
除了抖音之外,快手日前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也顯示,快手的電商業務在Q3取得超行業增長水平的表現,GMV同比增長26.6%至2225億元。在直播間場景之外,拓展短視頻“種草”等方式,快手電商的滲透率和轉化率持續提升,電商月活躍買家超過1億規模,用戶復購率同比提升約1.1%。
站在平臺角度,僅從數據上來看,抖快確實正在蠶食傳統電商平臺的市場份額。但事實,并不能只看表面的數據。
最新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0575億元,同比增長0.6%,其中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109542億元,同比增長4.9%,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94506億元。
根據快手前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快手的電商交易總額達5888億元,盡管增幅遠高于國內平均水平,占全國網上零售額的比重或由去年同期的4%左右上升至6%左右;按抖音前三季度的收入來看,其占比也不足10%,目前還未成為網上零售的“中堅”力量。
更何況,“老大哥”們也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被趕超。
從今年618、雙11的種種舉措,不難看出,放低身段、拉攏商家是今年貫徹淘寶、天貓的關鍵詞。其上半年連續出臺一系列措施,把入駐平臺的費用降低、流程縮短。而最終的目的,是讓品牌將淘寶天貓當作經營主陣地。
對于阿里而言,電商渠道近9億的用戶基本盤、多年積累下來的“品牌心智”,加上阿里系平臺擁有的完整產品體系和基礎設施,如營銷、零售、支付、物流、金融,都能為品牌的全鏈路運營提供支持。阿里系電商還在尋找更多的增長極,淘寶特價版、淘菜菜、1688都成為拉新急先鋒。
而京東則是圍繞供應鏈,在夯實“自營+POP”的同時,近期進一步重視自有品牌“京造”的建設。據媒體報道,京東京造近期單獨成立事業群,和京東零售處在一個級別。京東的邏輯很明確。2020年,京東將定位從“以零售為基礎”轉變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盡管多年來發力物流讓盈利承壓,但京東對供應鏈的重視,讓其得以在內卷的電商環境中走出不一樣的路。
無論是快手在“大搞產業帶”基礎上,大搞信任電商、快品牌和服務商,培養和扶持平臺自己的標桿品牌;還是抖音利用自身打造的“抖品牌”“抖音小店”積攢平臺流量,用“興趣創造”生意爆發。從根本上來說都還是在走阿里、京東走過的那條路,比如“淘品牌”、比如“京造”;比如“淘社區”……
據36氪統計,淘寶天貓、拼多多、京東三家平臺的用戶重疊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截止到2020年,三家平臺的用戶重疊率超過30%,同期,各平臺的用戶獨占率已經不足15%。加上流量增長見頂的行業背景,如何通過留住用戶、商家,獲得更高收益?這是平臺們今后需要發力的重點。
面對老牌電商完善的供應鏈、物流以及金融體系,抖快在電商領域應該說第一步走得非常漂亮,但接下來該怎么走?其實前路,并不平坦。
參考資料:
1、封面新聞《雙11之后,抖音快手能否改變電商舊格局?》2、深燃《瘋狂退貨,“逼瘋”商家》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9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4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1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3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4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2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