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海的快遞企業或將沒有未來!
雙11作為一年之中最大的購物促銷節,是商家們最忙的日子,但比商家更忙的,是快遞行業。
近兩年,在電商平臺快速發展的帶動下,物流行業近兩年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期,據國家郵政局今年1月公布的“2021 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快遞行業總量首次超千億件,這意味著快遞行業已經正式進入“千億件時代”。
但在快遞總量增長的同時,2021年快遞行業收入增速卻從2019年的24.2%下降至17.5%。再從各家快遞企業在年初發布的2021年全年業績報告來看,幾乎所有企業的盈利情況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先說順豐,根據順豐控股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億元~44億元,同比下降40%~43%;基本每股收益為盈利0.91元每股~0.96元每股,同比降幅最多達44.5%。
(圖源:順豐公告)
順豐對于凈利潤的下降表示,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競爭加劇,推出定價較低的經濟型快遞產品對整體利潤率造成一定壓力,以及2020年公司享受的國家抗疫相關稅費減免優惠在2021年都陸續結束了。
直營快遞德邦快遞則預計,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同比預計減少3.8億元~4.9億元,同比減少67%~87%。對此德邦方面解釋稱,業績減少主要受市場中大件運輸領域競爭加劇,以及公司長期布局投入加大,成本、費用階段性上漲。
導致他們虧損的原因中都有提到“競爭加劇”,顯然,相比于好幾年前快遞市場的環境和增長空間,現在物流企業們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
隨著我國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為跨境物流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現如今,不少物流企業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國內市場,而是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海外市場的“戰火”也逐漸蔓延開來。
在政策支持、全球第五次產業轉移、跨境電商出海風潮的三重歷史機遇下,有相關研究者直接表示,“不出海的快遞企業或將沒有未來!”
從當前局勢來看,以順豐為代表的物流巨頭們,在國內的增長幾乎觸頂,他們急需找到新的戰場,此時的東南亞戰場,無疑是最佳選擇。
一方面是東南亞的電商正處于高速發展期。2020年,東南亞日均電商訂單數超過500萬,電商活躍用戶增長至1.5億人,電商市場規模達740億美元;2021年,電商市場規模超1200億美元,同比增長62%。據Bain咨詢預測,2025年,東南亞地區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2340億美元。
(圖片來源:Bain analysis)
除此之外,在大環境的影響下,整個海外消費者的消費觀念都在逐漸發生改變,他們更愿意接受線上購物的消費模式。據Statista數據顯示,2020年的全球電商銷售額同比高增27.6%至42800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全球電商銷售額將增至63880億美元。
海外電商的高速增長,意味著物流企業將獲得更多發展機會。但從滲透率來看,目前除新加坡外的東南亞市場,零售電商的滲透率仍均低于5%。市場大但滲透率低,這就意味著東南亞地區有著巨大的潛力。
另一方面,東南亞目前物流基礎設施相對落后,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東南亞地區的物流市場依舊有較大的問題,例如物流基礎設施不完善、大量依賴人力等。
但這些問題對于在國內已經有了豐富經驗的快遞企業來說,只需要因地制宜,再用一些能夠適配當時情況的成功經驗,就完全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至此,快遞企業們紛紛將出海的第一陣地定在了東南亞。
雖說快遞企業們的目的是相同的,但為了達到目的使用的方法卻是大不一樣。
以極兔為例,東南亞地區本就是極兔速遞的大本營——當初極兔借助OPPO的網絡基礎,與東南亞電商展開合作,短短幾年就進入了東南亞電商快遞公司第一梯隊,曾有“東南亞順豐”之稱。對極兔來說,國際業務是絕對不能放掉的一項業務。
從國內快遞市場來看,極兔搶占市場的方式十分簡單粗暴,就是降價,也就是我們口中的“價格戰”,但這種玩法不是極兔在中國市場獨有的玩法,在東南亞市場極兔亦是如此。
以泰國為例,極兔曾長期霸占著地鐵廣告,也曾經推出“1-3公斤之內9.9泰銖包郵(折合人民幣1.9元)”的低價促銷活動。
極兔的“砸場子”,讓當時泰國業務規模名列前茅的嘉里物流急了,也加入了價格戰的行列。要知道,在此之前,在本地的民營快遞公司匯總一度排名第一的嘉里物流,幾乎沒有推出過促銷的價格策略。
與國內價格戰后的情況一樣,泰國快遞市場由于價格一降再降,幾乎所有的快遞公司都有有不同程度的損失,就連從未虧損過的嘉里物流也出現了負增長。
可以說,極兔憑借一己之力讓整個泰國快遞市場的格局變得動蕩起來。
再看看“老大哥”順豐,早在2010年,順豐就已經通過在新加坡設立營業網點的動作,開始試探東南亞市場,之后便逐漸將國際業務逐步覆蓋到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
但總體而言,順豐在東南亞的擴張速度并不快,也沒有取得十分突出的成績。緊接著順豐開始分析FedEx、DHL等成為世界龍頭企業的經驗,發現并購是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至此,順豐也踏上了收購之路。
2019年,順豐出資400萬美元參與緬甸物流公司KOSPA Limited的戰略投資;2021年,順豐斥資175億港元收購了嘉里物流,這次收購案在當時迅速震動了整個行業。
作為東南亞本土頭部快遞公司之一,嘉里物流在東南亞當地有完善的服務網絡,業務范圍覆蓋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是亞洲和歐美之間商品貿易的主要運輸者。
順豐此前曾明確表示,“未來順豐會借力嘉里物流在東南亞成熟的本土配送網絡,合力打造東南亞的區域快遞網絡”。顯然,嘉里物流將成為順豐拓展東南亞市場的先鋒力量。
除了極兔和順豐之外,百世集團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已經把國際化列為其五大戰略之一,并將東南亞市場作為戰略重心。據百世集團的一季度財報,百世國際在東南亞地區的包裹量已經達到3839萬件,同比增長了25%。
圓通則開通航線,自2018年便開通了首條東南亞航線,并與云南國際班列共同開發中國老撾鐵路貨運市場;韻達則選擇海上航運,與船東合作,截至去已與十幾家船東進行了合作,打通海外市場。
總而言之,在爭奪東南亞物流市場的過程中,各家企業都有各自的打法,誰能在這場“戰役”中率先獲勝尚未可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東南亞絕不是物流企業們出海的終點,而是起點。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6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4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8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1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