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德邦“聯姻”京東物流后,關于雙方未來如何協同的話題便成了行業關注的焦點。
新的管理團隊上臺、今年三季度凈利潤大增近20倍、市值也從3月份的130億元增至170億元......蓄力的德邦正迎來新的發展期。
特別是在今年快運行業整體“不景氣”的背景下,德邦取得這些成績的背后,更加能夠體現出其內在驅動力的提升,以及在調整和變化后成長。今天,趁著“雙十一”這個特別的窗口,羅戈網梳理了一下德邦近期的一些的動作和變化,從中我們或可看清德邦的具體成長邏輯。
今年,快遞快運行業趨勢變化十分明顯,頭部玩家紛紛告別過去“規模為王”、以價換量的激進打法,轉向服務競爭與產業化延伸,提出實現有質量、有利潤的成長目標。
這樣的行業發展態勢變化,會給德邦創造一個非常大的競爭優勢。因為在快遞物流行業逐步由價格驅動向價值驅動轉變的大趨勢下,頭部企業們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到主賽道與精細化運營上,市場競爭也將回歸到服務體驗、綜合性價比和差異化產品上。
像雙十一這樣的節點,這種趨勢就體現得更加明顯。區別于往年的“高舉高打”,在今年“雙11”大戰中,各家都在強調提升客戶體驗,從過去的送得多、送得快,到現在的注重質量、管控成本、安全寄遞。
但在這條道路上,無論是提質降本,還是優化網絡,沒有一件事可以在一兩年內速成的。它就像爬樓梯一樣,只能一級一級臺階在以前的基礎上往上爬,可能看起來變化不大,但隨著時間的積累慢慢就能發現已經爬到山腰上了,也慢慢拉開了與其他玩家的差距。
德邦就是這樣的一個思路,堅守長期主義思維,建設基礎設施,深耕運營能力,構筑擁有長期競爭力的護城河。盡管已被京東物流收購,但現在在大件快遞領域,它依然是當之無愧的高端玩家,也依托多年積累的底盤打造出了高時效、高服務品質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首先,德邦擁有一張“直營有管控力、標準化、高覆蓋率且可達可派的的營業網點、處于關鍵區域節點的分撥中心和精心規劃設計的運輸線路”全國型運營網絡。并在網絡布局、市場渠道、服務體驗、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等方面一直處于領先地位。
截止2022年上半年:德邦在全國擁有近萬個末端網點、145個分撥中心、超2000條干線路線和超2萬輛自有運營車輛,鄉鎮覆蓋率94.2%
我們對比過各家快遞企業在相同發貨點和收貨點的寄遞時效,發現總體在中轉和運輸環節中用時差異并不大,但在攬收和派送環節上,直營和高覆蓋率的企業明顯要高效很多。像今年雙十一,德邦就充分發揮了直營優勢,同一個客戶不僅可以直接從工廠發貨,還可以在倉庫、門店等多地多場景實現快速發貨;同時,通過與大客戶系統連接、預埋單號和即掃即貼,攬收時效進一步得到了提高。
此外,大件快遞相較于小件的電商快遞,具有很強的場景化定制需求。比如在家具加裝行業,不僅需要末端上門配送、安裝、維修服務要求更高,還需要專業團隊保證統一標準化服務質量。
也就是說,對于家具這樣的大件快遞來講,送貨上門僅僅是第一步,送貨上門之后的安裝才是更為關鍵的另一步,其中的核心能力是掌控足夠的服務人員,對他們進行較好的管理和培訓。
據羅戈網了解,為進一步規范送裝標準,持續優化服務體驗,德邦已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送裝一站式服務,通過“雙層送裝網絡”、“送裝最后一公里操作規范”、安裝人員入戶執行的“五步標準”,等自有服務體系,搭建起一套完善的“家具送裝一體化“服務體系。據透露,德邦在雙十一期間將繼續發揮其“大強上手官”差異化品牌服務優勢,為C端用戶打造完美的服務體驗。
所謂“大”即大件快遞,強”即加強包裝,“上”即送貨上樓,“手”即親手交付,而“官”則代表官方直營,對派件員服務態度進行嚴格監督。換言之,即使在雙11大促單量較大的時間段,德邦也會堅持快遞上至60KG免費送貨上樓,做到送前電話預約,在約定時間上門送貨并親手交付。
服務帶來的溢價在財報數據中也有所體現。從數據可以看出,有別于過去兩年的價格表現,今年以來德邦的快遞業務單票價格一直處于上升趨勢。三季度,快遞業務開單貨物總重量同比增長9.14%,公斤單價同比提升2.42%;開單票數1.83億票,同比增長5.73%;此外,德邦快運業務公斤單價同比上升1.39%,快遞快運單價雙雙回升。
歷來,德邦就注重精細化運營,并在科技投入、人才建設以及服務能力等方面不惜重金投入。新的管理團隊到來后,對運營端的降本增效更加明確,也加大了投入的力度。
況且,德邦基于長期主義近年對基礎設備持續進行投入,一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去提高自有運力的占比,另一方面升級轉運中心自動化設備,大型的轉運中心基本實現自動化。在大量的基礎設施精準投入以及精細化運營的舉措下,這樣帶來的成果自然是中轉、運輸等環節的成本下降。這一點從最新的財報數據就有明顯的體現。
第三季度,德邦營業成本占收入比同比下降4.31個百分點。其中,得益于末端網絡變革以及中轉人均操作效率及末端收派效率的提升,德邦人工成本實現較大幅度下降;理賠、包材、辦公費等其他成本降幅也同樣明顯,同比減少8.06%。
同時,隨著貨量不斷增加,德邦近兩年持續提升自有運力占比,減少成本更高的外請車使用,報告期末自有運力占比提升至66.2%。面對國際地緣不穩定等因素帶來的油價大幅上漲,在自有運力提升到合理水平的基礎上,德邦通過線路優化調整,裝載率同比提升7.6個百分點,并通過外請集采、車型優化等精細化管理舉措,運輸成本的管控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與此同時,德邦還通過提高精細化管理能力去驅動企業進化,高效地運用數字化工具,把從貨物交付到分揀、裝卸,再到中轉、派送、簽收的各個運營節點實現全鏈路數字化運營,使得運營效率進一步強化。此外,隨著德邦與京東物流的業務協同和雙向賦能,京東物流在數智化升級、供應鏈技術研發與應用、商流洞察等方面具有強有力的競爭優勢,可以幫助德邦在各環節的管理效率、快遞快運的核心優勢進行提升。
據統計,德邦已先后與近100家公司開展了160多個項目,合作對象包括華為、科大訊飛、思愛普等知名科技企業,近5年科技投入均超過當年營業收入的1.5%,并針對業務流程各環節痛點累計研發出100多項科技成果。
比如在收派環節推出幫助一線快速發現客戶的“銷管家”、智能分區系統、智慧收派系統等;中轉環節的大小件融合分揀系統、分揀機器人、無人叉車及轉運作業融合系統等;運輸環節的智能 GIS 系統、智能路由系統等。
德邦快遞在業內首創大小件融合多層立體自動化分揀系統,在今年雙十一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套系統的幫助下,使得在分揀體形較大、重量較重的大件貨物時,也能達到小件一樣的分揀效率,接送貨卸車時長降低30.4%,分揀違規率下降超過40%,大大提高了分揀效率及保障貨物安全。
今年是德邦加入京東集團的首個雙十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全年業績的好與壞。
今年雙十一,德邦也鼓足了勁要大干一場。除了調配攬收車輛近30萬輛,通過直發、網點分流等方式對派送網絡進行提速外,為保證雙十一期間的人員儲備采取了相應的激勵和保障措施,補充高峰期彈性人力資源。
對眼下的德邦而言,只要方向對了,未來的兵鋒所指,重回巔峰還會遠嗎?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