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
這幾天,一則人事變動在整個快運圈引廣泛關注和討論——
9月1日,安能物流發布公告,自2022年9月1日起,祝建輝辭任執行董事兼公司首席運營官,以投入更多時間于其個人事業。
金云獲委任成為執行董事,自2022年9月1日起生效。金云主要負責集團的整體戰略規劃,以及業務營運總體管理和執行。
此外,董事會成立戰略委員會且陳偉豪、王劍、李丹以及王擁軍及秦興華獲委任為戰略委員會初始成員,自2022年9月1日起生效。陳偉豪將擔任戰略委員會主席。
焦點更多的集中在祝建輝身上。
有人說此舉是“功成身退”,在一個什么都不缺的時候坦然離開,再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也有人說這是公司“組織迭代”的必然,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責任在肩時能擔當、使命完成后知退隱,更是一種難得的職業操守;
當然,還有人猜度這背后是不是也有一些“情非得已”的因素,雖說已無遺憾,但畢竟仍處在一個能打和當打的年紀;
……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問題來了:祝建輝的離職為何能在業內引發如此大的觸動?從祝建輝的過往經歷和職業生涯,我們又能看到什么?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事故。快運、快遞江湖,尤甚。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祝建輝,其人,其事,其言,其行。
究竟是什么讓祝建輝做出了這個出乎絕大多數人意料之外的決定?9月2日下午,老鬼與祝建輝本人進行了一次電話連線。可以明顯感知到,電話另一端的他一如往常平靜。
對于辭職的原因,祝建輝坦言:“首先,現在的安能已經足夠穩定和成熟,不管是業務,還是團隊,經驗都很豐富,不會因為某個人的離開造成影響;其次,自己也想再創一創事業,到其他領域做一些嘗試。”
在祝建輝心里,這是一個成熟的決定。就像10年前,他決定加入安能時一樣,不徐不疾,一切都剛剛好。
前幾天(8月26日),安能物流發布了2022年中期業績報告。報告期內:
安能物流實現總營收41.39億元,毛利為2.74億元;資產總值63.29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收入6.58億元,同比增長118%,經營基本盤得到進一步夯實,抗風險能力持續提升。完成貨運量548萬噸;共計擁有約32000家貨運合作商及代理商,服務終端客戶約430萬個,較2021年末增幅均達10%,頭部合作商留存率達95.2%,平臺網絡生態進一步拓展。
疫情之下能有如此表現,可圈可點。
對于操盤安能網絡運營10年之久的祝建輝來講,以這樣一份答卷來“收尾”,應當沒有什么遺憾。在安能達到這樣一個成熟穩健的階段后再選擇離開,祝建輝亦問心無愧。
時至今日,安能網絡的覆蓋廣度、密度和深度,在整個行業都是前列的。從產品上來說,也早已實現全公斤段覆蓋。貨量規模效應下帶來的網絡效應,以及全鏈路數字化帶來的運營降本增效能力,都已經成為安能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快運是一個萬億級的行業,未來必然會產生千億級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安能當有一席之位。”談到自己在安能的10年生涯,祝建輝當然心有懷念,但更多的還是期待和祝福——安能發展到今天,無論是生態、技術、還是團隊,都很穩定。在這樣一個穩定的基礎上,我覺得我的離開會留給年輕人更多的發展空間,因為我始終相信“?江后浪推前浪”。
知進退,懂取舍,有敬畏。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在聊到祝建輝的“激流勇退”時直言,這是一個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和創業合伙人該有的表現,同時也是最難達到的修養。
安能的朋友告訴老鬼,祝建輝有一句座右銘——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奮斗”兩個字也貫穿了祝建輝從踏入社會一直持續至今的24年打工、創業和職業生涯。
1982年,祝建輝出生在常山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因為經濟原因,修完初中后,剛滿16歲的祝建輝主動輟學,只身到廣東,開始了打工生涯。
據祝建輝自己回憶,因為那個時候還未成年,到廣東才發現,想打工都沒有門路,最后只能到黑工廠做童工。
這段“童工經歷”是煎熬的,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車間又臟又亂,三伏天室溫高達40度。因為難以忍受的條件,很多人干不了幾天就選擇離開。但祝建輝卻干了整整一年。
一年后,不甘于現狀的祝建輝,決心離開。從廣東返老家后,因為沒有學歷,祝建輝只能到溫州投奔一個做快遞的親戚。
就這樣,祝建輝開始了自己的“快遞物流”生涯。做快遞小哥日子,剛開始亦不好過。風里來,雨里去,頂烈日,冒嚴寒,飽受人間冷暖。
送了一年多快遞,祝建輝就瞅準機會開始做承包區。一直到2002年,20歲的祝建輝終于有了自己的公司——注冊了一家快遞公司,自己創業,帶著幾十號人干起自己的事業。
到2008年,就在祝建輝以為“業務發展穩定,日漸強大”的時候,萬沒想到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公司瞬間倒閉。
祝建輝說,那是他人生中最難受、也最難熬的幾個月,因為遭受打擊而變得沉默少語。
怎么辦?惟有奮斗、奮斗、再奮斗。
經過幾個月的調整,祝建輝再次出發,轉戰杭州。
在杭州,祝建輝重新組建團隊,找合伙人,新開了一家物流公司——全際通。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祝建輝養成了“很少在凌晨2點之前睡覺”的習慣。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團隊的努力,全際通迅速發展起來,網絡也從浙江擴大到江浙滬地區,公司也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和運營基礎,在行業內也慢慢有了一定的名氣。此時的祝建輝,又有一個更高的目標:再往前走一步,把全際通做到全國。
做全國網,壓力和風險不是倍增,而是指數級的增加。這次,命運的天平又倒向了另一邊,全際通很快就遇到了資金鏈斷裂的危機,經過半年的掙扎依然無法扭轉局面。
萬般無奈之下,祝建輝只剩下“并購重組”這一條路可走。2012年1月,經過多輪談判,全際通被當時風頭正盛的百世集團收購,成為百世的快運板塊。祝建輝也加入百世做了快運副總裁。
遺憾的是,在百世僅僅待了幾個月后,祝建輝就開始被邊緣化,無法繼續施展發展全國網絡的抱負,這也堅定了其離開的決心。
命運的齒輪有時就是這么奇特。就在“郁郁不得志”的祝建輝思考人生下一站去往何方的時候,安能物流的秦興華(總裁)和王擁軍(董事長)也在為公司的發展方向捉摸不定。
一個偶然的機會,秦興華得知祝建輝有離開百世的想法,馬上就拋出了橄欖枝。之后,更是多次親赴杭州,與祝建輝徹夜長談,并允諾給祝建輝執行副總裁的職位。最終,祝建輝也被秦興華的真誠打動,于2013年初加入安能,而秦興華也給了祝建輝極大的信任,將安能所有的業務,都交給祝建輝打理。
至此,王擁軍+秦興華+祝建輝這個中國快運行業最著名的“鐵三角”終于成型。三個人彼此充分信任,密切合作,共同打造了一家中國零擔快運史上成長最快、規模最大的全國網絡。
加入安能后,祝建輝“做一張全國網絡”的抱負和志向也終于得其所愿。
比如行業公認的一大改變——祝建輝加入后,安能全面確立了“中心直營+網點加盟”的發展模式,將快遞業的加盟制引入零擔快運。在此戰略指引下,安能的網絡得到了空前發展,2013年時還不足一千家網點,2014年就達到了2100家,再到2015年6300家,網點數首次超越德邦成為零擔行業老大,日均貨量規模也突破了10000噸。
此后更是一發不可收拾,2016年安能網點數量13000家,日均貨量規模超過15000噸,在經營體量上首次超過了德邦,并且實現了整體盈利。
這種節奏,一直保持和延續至2021年安能成功上市。
就這樣,祝建輝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戰斗中,憑實力贏得所有人的認可與尊重,成為業內公認的執行力最強、同時也是最勤奮的首席運營官。其工作中一直堅持的“內向思維、數據思維、結果導向”作風也成為安能人的一項重要理念。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
在祝建輝的人生信條里,只有奮斗的人生才有意義,也只有奮斗的人生,才能有幸福的滋味。作為一名“奮斗者”,祝建輝也希望自己能夠一直在奮斗的路上,不要停下來。
80后祝建輝,今年剛好40歲。
四十不惑。這個主動將更多發展空間“留給年輕人”的人,真的一點都不老。非但不老,40歲這個年齡放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當打之年。
站在這個角度,能夠在“不惑之年”做出這樣一個成熟的決定,祝建輝顯然已經對人生的下一程了然于胸。
人生就是一場奮斗。少小離家為生計打工是,承包網點做小老板是,創辦公司干物流是,合伙創業追求理想也是…包括此次從安能離職出走,在祝建輝看來,只不過是從“這一場奮斗”奔向“下一場奮斗”。
祝建輝的“下一場奮斗”,值得收獲更多祝福,也同樣值得期待。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5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2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5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85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7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2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33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4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