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2015-2019年,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時代升高了1.1℃C,氣候變化的進度和嚴重程度遠遠超過十年前的預測和評估,全球氣候臨界點正在加速到來。
在交通出行領域,因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 最終將增加基礎設施修理維護的成本,造成大范圍發生交通延誤和擁堵,甚至增加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交通出行領域的不同單元都在積極響應低碳出行,并采取了很多更加綠色的舉措(例如共享出行、選擇替代的環保燃料等方式),這使得航空業在總排放量中所占的比例將會上升。
國際清潔運輸理事會(ICCT)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商業航空運輸總二氧化碳排放量總計為9.18億噸(MMT),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4%,這一數據比過去5年增加了32%1。根據預測,目前航空客運需求仍保持強勁增長?,這可能會使這一數據持續上升。
那么,飛行一趟究竟會對環境產生多少二氧化碳?會對我們的地球產生多少影響?
Airsavi的航空舒適指數根據ICAO的相關資料,結合自有算法與數據,對每位旅客的碳消耗進行了科學的計算,得出不同艙等旅客出行的二氧化碳產生數據,并以此為依據進行了相應的排名。
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航空市場之一,亞太地區TOP10境內熱門航線中,上海虹橋北京首都(飛行距離1088公里)的航班碳排放量最高,頭等艙人均碳排放達到了1.696噸,這一碳排放數據甚至相當于一輛中型SUV一年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氣候行動需要社會各界的聯合參與,而此次大規模的氣候大罷工,也引起了全球政府、相關組織及企業的極大關注。三年前,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國達成在行業推行全球航空運輸業碳中和方案及減排計劃(CORSIA)的決議,但在決議實施過程中,CORSIA通常以“綠色稅”的形式來執行,但鮮有資金用于實際減少碳排放,因此國際航協也呼吁各國政府需要更加集中精力來支持方案執行。
近期,德國政府將簽署有關新綠色稅費和補貼的法律草案,將對長達2500公里(1,550英里)的短途航班征收更嚴厲的罰款,稅率將提高74%,達到13.03歐元;英國政府的氣候咨詢機構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也建議禁止飛行里程計劃,并對常旅客收取征稅,以控制常旅客的出行次數,從而減少航空碳排放。
除了“綠色稅”,新技術的投資也是近期支持航空業‘去碳化’熱門舉措。例如,推動電動垂直起降車輛(EVTOLS)在多人運輸中的應用;以色列公司Eviation已在巴黎航展上推出的短途九座全電動飛機也將于2023年投入運營。
作為碳排放的主體,企業更是綠色經濟未來的引領者,在追逐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會將環境效益考慮在內,不斷創造綠色GDP,例如越來越多的旅企也加入了碳中和計劃,為客戶提供相關的環保服務。
在公眾層面,航空運輸為代表的出行方式不應被抵觸,而是通過建立更積極的公眾環保意識,將關注重點放在如何在行程中實現更少的碳消耗,并通過一些力所能及的方式加以補償和抵消。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1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46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