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遞行業,隨著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出臺,結合快遞行業逐漸對員工社保的重視,最終快遞行業的基礎派費又逐漸恢復行業早期的狀態。因此,中通和圓通覺得現有的派費足夠支撐末端的獨立發展,沒必要進行網點共配。
那么,傳統的股份制共配被品牌快遞總部叫停,又有什么新的共配模式能解決網點公司的共配需求,答案就在商業共配,商業共配分為兩點,首先是相互支付的成本點票關系。然后是相互管理的市場占比關系。
在快遞行業,為什么頭部品牌反對共配?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首先是政策匹配的保密性,然后是業務市場的拓展性。最后是系統的研發方向。簡單的講,網點共配之后,各個品牌快遞的網點政策是透明的。系統也是透明的,加上共配之后的業務量走向了分配市場形式,對于品牌快遞的增量是不利的。
關鍵的問題在于,網點共配在行業層面的“測試”被證明98%是失敗的。行業中共配成功的往往是80%的末端共配,僅限于鄉鎮和鄉村一級的共配被證明是可行的。
關鍵的問題是,如果網點不進行共配,既節約不了派費,也漲不了快遞費。那么,鄉鎮一級的共配就會變得很困難,為什么?原因是一級網點會在派費上和管理上干擾鄉鎮共配。因此,解決一級網點的共配才是鄉鎮一起共配的源頭,就此下面作兩個分享。
引導文:在快遞行業,網點共配除了股權共配以外,最簡化的共配模式就是相互支付型的商業共配。那么,相互支付型的商業共配怎么理解呢?很簡單,也就是各個品牌達成共配共識之后,相互之間按標準的單票成本和單票投資進行相互之間的交叉支付就可以了。
例如:某縣城各個品牌快遞一級網點達成商業共配模式,然后再把操作成本,客服單票成本、財務單票成本、場地單票成本上形成單票成本的標準,然后根據這些標準形成一個商務支付的計算標準。
其中,某個品牌在商業合作共配模式當中擁有很優質的場地,那么,所有的品牌網點決定使用該品牌的場地進行進出港件的操作。由此,每個品牌網點按實際進港件和出港件的發件量進行單票計算平攤房租成本。
在商業合作共配模式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共配投資。在傳統的共配過程當中,由誰來投資是最頭疼的問題,因為所有參與共配的網點老板都害怕自己的投資投進去之后,在共配沒有獲利的情況下會打水漂,或者是血本無歸。因此,商業共配合作模式當中的共配投資是一個關鍵點。
商業共配合作模式當中的共配投資,最佳的解決方式是采用按揭的方式進行點票制分攤支付是最合理的。講簡單的就是在房租上要跟房東去談以月支付房租的方式進行,當然,房租費可以主動適當的上調一點漲幅差價吸引房東配合月支付形式。包括自動分揀機的投資也同樣以點票支付的方式進行,那么共配網點共同投資就能有效的抵抗風險和接受投資。
評語:商業共配合作模式的優勢在于,所有參與商業共配的網點的財務和管理都是獨立的。不會因為某一兩個品牌產生政策虧損或者是罰款性虧損,導致把整個共配團隊全部拖垮拖死。因此,商業共配模式的相互支付制度往往能夠清晰和透明的保障每一個共配網點的財務健康和投資健康。
商業供給合作模式的關鍵點在于,定制共配當中所涉及的投資總額形成的單票金額是什么標準是關鍵,比如說操作工的工資標準,客服工資標準,等等。有了標準單票成本之后,再按實際件量分攤,簡單明了。
引導文:在快遞行業,無論是傳統的股權共配模式還是商業共配模式,都存在一個難點,那就是各個品牌的發件成本和業務指標上的平衡怎么去平衡。
如果共配網點不能很好的解決發件成本和業務指標相互之間的平衡。那么,意味著很可能產生某一個品牌快遞完成業務指標后拿到政策返點1元而產生利潤。剩余的四個品牌完不成業務指標和拿不到各1元的返點,相互之間形成收入1元比虧損4元的巨額虧損,最終導致整個共配全盤的虧損產生。最后,各個品牌吵成一團,不得不散伙。
從以上描述共配的政策成本和業務指標的把控上來說,商業共配模式遠比股權共配模式來的簡單。原因是商業共配模式是按原有的政策成本和業務指標獨立進行的,因此,每個品牌快遞網點都可以做營銷上面的決策,比如說可以在市場上進行打價格仗,或者是引入外地的電商業務。
商業共配模式當中的市場管理占比關系是這樣定的,比如說某品牌想搶業務量,并不是說進行價格降價進行搶量,恰恰相反的是通過同行的集體漲價把業務量分流給這個品牌,然后后期再通過這個品牌的漲價來完成利潤修復。
例如:浙江省某產糧地區,規定在原有市場占比和價格不動的基礎上可以搶量,唯一的要求就是市場份額每增加1%,必須漲價0.1元。而且,在原有市場占比和價格不動的基礎上,漲價部分必須按原市場份額比例進行分紅。最終形成可變的漲幅調節。
商業共配合作模式的最大優勢在于,商業共配,可以委托第三方財務對整個市場業務量的占比進行監管和劃賬。因此,商業共配模式比股權共配設立第三方管理更簡單高效。
評語:商業共配模式對市場管理的可變因素是開放和自由的,因為商業共配模式只區分原有的固定市場份額和可變的市場份額。而且,每次市場份額的變動都處于標準漲價0.2元的分紅機制當中,講簡單了,無論誰去漲價搶量,出超部分永遠接原有的份額分紅,因此,市場把控更安全和高效。
關鍵點在于,商業共配模式事先可以規定漲價0.2的幅度,并且把0.2元每單的金額打入總財務賬上,再由第三方財務進行實時劃賬。
商業共配的相互支付制度和標準化規劃,可以減少“共配人心公平”的信任問題。
商業共配模式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只是以前商業共配模式稱之為市場“蓋帽”管理模式。這種模式的來源起步于金華地區某市場的管理模式。
商業共配模式的經營基礎在于單票成本的標準蓋帽。市場占有率的占比蓋帽。快遞費價格漲幅蓋帽。由三大蓋帽原則上進行的。商業共配模式最大的亮點在于相互不干擾,又可以相互之間進行利用,由此達到既松散又整體的商業合作方式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3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644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20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8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