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的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242.3億件和239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5%和6.9%。受疫情多點散發因素影響,行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
一季度,異地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208.8億件和117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0%和3.0%,異地快遞業務量占全部快遞業務量的比重為86.2%,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成為穩定業務增長的重要支撐。同城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29.2億件和159.3億元。其中,業務量同比增長5.6%,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0.5%。一些省份同城業務因疫情受到影響,3月份,吉林、上海、浙江同城快遞業務量同比分別下降43.5%、38.3%和23.5%。
一季度,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4.3億件和251.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9.1%和12.3%。廣東、浙江和上海等重點省份,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降幅分別為17.5%、33.7%和14.4%。
中部地區快遞業務比重持續提升。一季度,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7.5%、15.2%和7.3%,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77.3%、13.4%和9.3%。與去年同期相比,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9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0.7個百分點。中部8省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速均超全國平均增速,其中黑龍江、湖南和湖北增速超過20%。東部增長極保持平穩增長,廣東和浙江快遞業務量分別完成67.7億件和48.2億件,同比分別增長17.0%和4.6%,合計占全國比重為47.8%,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西部地區總體保持平穩增長。
一季度,省會城市快遞業務量占比為35.4%,同比降低0.1個百分點。其中,石家莊、哈爾濱、廣州、海口等城市增速超過25%,京津滬寧等城市出現下降。快遞業務量排名前10城市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107.0億件,同比增長8.7%,低于全國平均增速1.8個百分點。其中,廣州、揭陽和汕頭增速超過25%,對全國增長貢獻率達34.5%。汕頭躋身前10之列,揭陽超過杭州和上海躋身第4位。3月份受疫情因素影響,金華(義烏)、深圳等6個排名前列城市快遞業務量出現下降。
快遞業務價格整體穩定。一季度,企業投融資并購加劇,快遞與包裹市場集中度指數CR8提升至84.9。快遞平均單價為9.9元/件,同比下降3.2%,降幅明顯收窄。其中:同城和異地快遞業務平均單價分別為5.5元/件和5.6元/件,同比分別下降15.2%和8.0%;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平均單價為58.2元/件,同比上漲8.4%。
一季度,郵政服務有效申訴率為百萬分之0.04,快遞服務有效申訴率為百萬分之0.51。消費者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為80分,同比提高1.2分。重點地區72小時準時率為72.0%,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月以來,受疫情因素影響,快遞服務時效有所延長。
針對疫情新特點,持續完善疫情防控各環節操作流程及執行標準,強化重要部位、重要環節安全防護、消殺和管控。及時調整優化疫情防控期間各項工作,科學調配人力、運力資源,優化干線路由和末端投遞路線,保障服務網絡有序運行。加強重點地區服務保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全力以赴保障重點物資和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物資運遞,切實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
一季度,郵政行業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行業發展,行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定發展態勢。3月以來,行業受疫情沖擊、國際地緣政治不穩定等因素影響,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增長速度放緩。但也要看到,行業發展韌性足、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仍然較為明顯,推動行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仍有很多有利條件。下階段,全行業要繼續慎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持續抓好保通保暢各項工作,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確保行業運行在合理區間。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4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7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2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7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53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53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