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寒潮”是去年很多業內人士評價汽車市場時用到最多的詞語,因為在這一年,中國車市遭遇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持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的中國車市,似乎一夜之間就進入了冰封時刻。毫無疑問,2019年的中國車市同樣充滿了變數與焦慮,于一眾車企而言,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生存環境愈加嚴峻;而隨著新技術、新趨勢、新政策的不斷涌現,挑戰與機遇并存。在這風起云涌的浪潮里,怎樣不斷創新、主動變革、優化供應鏈關系,將是未來車企提高效率,擴大利潤空間及增強競爭力的重要課題。
而關于汽車供應鏈管理,吉利汽車顯然是有一定發言權的。業內人士應該都知道,吉利汽車近兩年銷量可謂是一路高歌猛進,業績也是一路飆升,這背后自然離不開供應鏈體系的支持,供應鏈質量、成本、交付能力、技術能力都要跟上,絕不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畢竟一個零件出現問題就很可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要知道高田氣囊引發的大規模車企召回,至今仍在發酵,而諸如此類的例子并不在少數。
2018年吉利汽車銷量位居自主品牌第一
(圖片來源:乘聯會)
正因如此,車企對于供應商的選擇是十分謹慎的,據吉利供應鏈相關負責人介紹,吉利不僅在供應商準入流程中嚴格把關供應商的綜合能力,實施一票否決制,要求供應商必須同時達到質量、技術、采購三方標準,后續還會通過供應商分級,對供應商進行金字塔式管理和優化。“位于金字塔頂端的一定是在技術、成本等方面表現較為強勢的企業。對于這些供應商,吉利會給予更多的資源支持,如供應商配額分配、新項目開發優先等,因此這些企業也是相對比較穩定的。而處在金字塔底端的企業則會有一定的流動性,其中有一些企業通過能力的提升會上升到金字塔的上一級,也有一些企業會因各方面原因而被淘汰掉。”
其實與吉利一樣,眾多車企在進行供應商體系優化的過程中,會選擇質量表現好、成本有優勢、技術具備同步開發能力、產能交付保障好的企業持續的開展合作,而配合度低,發生質量問題并持續惡化的,以及發生誠信、合規類問題的企業則要被淘汰掉。不過,據了解,吉利每年淘汰的供應商并不多。與此同時,吉利也會從全球范圍內廣泛尋源,與全球優秀供應商建立聯系尋求合作機會,以此形成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的局面。
而無論采用怎樣準入和管理方式,車企的最終目標是要找到能夠滿足其要求,支撐其發展的供應商,當然,供應商也不會做賠本買賣。換句話說,車企與零部件供應商應該是共贏的。吉利方面也指出,健康的供應鏈生態應該是共贏共創共享的,雙方在合作上全面無縫對接,包括研發、采購、制造、人力資源等,一起面對市場競爭,共同成長。
然而眾所周知,無論是兩個人,還是兩家企業,在合作中出現矛盾和分歧都是在所難免的,車企與供應商的關系也并不完美。由于雙方立場不同而做出的不當行為都會導致矛盾的產生。站在供應商的角度,車企可能會為其帶來更多的訂單,帶動其快速提升,也可能會因為一些不當的做法,例如提出過高的年降要求、拖欠款項等行為,為其帶來負面的影響。站在車企的角度來看,供應商在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之外,也可能會出現質量、誠信、合規等類問題而給車企帶來不利的影響。吉利汽車供應鏈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如一個飯店不可能完全周到的服務到每一位客人,整車企業也很難讓所有供應商都滿意,不過吉利會通過合作模式、付款方式等方面的優化盡可能地幫助供應商去發展。
通過以上可以看到,汽車供應鏈的優化,需要考慮各種因素,解決各類問題。而針對供應鏈體系中諸如以上的問題,吉利都是如何解決的?面對當前車市下滑的現狀,其在供應鏈方面又有何戰略規劃?此外,電氣化、自動化等新趨勢為其供應鏈體系帶來了怎樣的考驗,其又將如何去應對?在蓋世汽車近期開展的《解碼新形勢下的車企供應鏈》系列訪談中,吉利汽車供應鏈相關負責人與蓋世汽車針對以上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現將訪談內容梳理如下:
蓋世汽車:對于車企來說,擁有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尤為重要,因此在供應商的選擇上車企顯然是尤為慎重的。就吉利而言,選定供應商的流程是怎樣的?包含哪些環節?后續會通過哪些方式去進一步優化供應商體系?
吉利汽車:吉利汽車目前旗下有多個品牌,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擁有整車制造基地,因此我們在選擇供應商的時候會從全球范圍內尋源,優中選優;在供應商準入流程中,從質量、技術、采購多個維度聯合考察供應商的質量、成本、交付、技術能力,三方共同出具評審結果;在準入過程中實施一票否決制,要求供應商必須同時達到質量、技術、采購三方標準;后續會通過供應商分級,對供應商進行金字塔式管理和優化。
蓋世汽車:所謂的金字塔式管理和優化具體指的是怎樣一種方式?吉利有何獨到之處?
吉利汽車:吉利定期組織對體系內供應商的績效評價,涵蓋供應商的能力、質量、價格、交貨期、售后綜合表現、整改不足等事項。通過供應商績效評價,吉利進行供應商的分級,位于金字塔的頂端一定是在技術或是成本等方面表現較為強勢的企業。對于這些業績評價好的供應商,吉利會給予更多的資源支持,如供應商配額分配、新項目開發優先等,這些企業也是相對比較穩定的。而處在金字塔底端的企業則會有一定的流動性,其中有一些企業通過提升上升到金字塔的上一級,也有一些企業因各方面原因而被淘汰掉。
蓋世汽車:在優化供應商體系的過程中,勢必會留下以及淘汰掉一些企業,以吉利的經驗來看,留下的企業是具備怎樣特質的企業,淘汰的企業又是怎樣的企業?
吉利汽車:吉利的供應商隊伍要求是高質量、高技術、高忠誠度、高競爭力的,在供應商體系優化的過程中,質量表現好、成本有優勢、技術具備同步開發能力、產能交付保障好的企業,能夠持續的開展合作;而淘汰的企業則是配合度低,發生質量問題并持續惡化的,以及發生誠信、合規類問題的企業。
蓋世汽車:就吉利來說,每年淘汰掉的供應商企業多嗎?這樣的供應商更換頻率所帶來的有利及不利影響有哪些?吉利是如何避免不利影響的?
吉利汽車:吉利每年淘汰的供應商不多。對于吉利而言,不會設置強制淘汰的數量目標,而是根據供應商整體評估的客觀情況,對有害于健康供應鏈發展的供應商秉公處理。同時吉利也從全球范圍內廣泛尋源,與全球優秀供應商建立聯系尋求合作機會,以此形成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的局面。
蓋世汽車:在當前車市下滑的背景下,吉利對旗下供應商的開發、管理策略有何變化?
吉利汽車:持續優化供應鏈體系,引進一批,培育一批,淘汰一批,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始終保證健康有活力的“血液”。從質量、成本、交付、技術四個方面設置供應商培育目標和計劃。
蓋世汽車:對于一輛車來說,傳統零部件和新型零部件(智能化、電動化相關)目前的價值占比情況如何?在吉利旗下零部件供應商中,傳統零部件和新型零部件企業分別占比多少?相對此前是否有所調整?吉利是否針對產品部件價值規劃確定一定的占比目標?
吉利汽車:隨著科技發展和技術更新,吉利未來的產品會更加具有科技感、更加注重人車交互體驗,在開發這類產品時,智能化新型零部件的占比會逐漸增加;根據不同產品研發的需求,傳統零部件和新型零部件比例也是不同的;一切從用戶實際需求出發,導入產品開發體系,輸出采購需求,并不會設置特定的占比目標。
蓋世汽車:電氣化和自動化技術正在快速發展,這對于供應鏈采購體系而言之中的整車與供應商面臨的挑戰各自是什么?
吉利汽車:隨著智能化新型零部件的采購越來越多,采購范圍已不僅是傳統硬件,也涉及到軟件方案,對整車廠而言要整合軟硬件供應商資源,要有軟件開發、編程開發能力;對供應商而言要主動提高合作范圍,聯合軟硬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蓋世汽車:業界普遍認為汽車的開發周期正在縮短,從吉利的角度來看,相對以往汽車開發周期是否有明顯的變化?這對于公司的采購周期、采購策略以及相關供應商管理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吉利汽車:經過30多年的探索,吉利已經發展出了自己的產品開發體系,流程越來越規范化,在確保產品性能、質量要求和滿足市場需求的前提下,保證時間節點和結果輸出;這一套產品開發體系包含整車設計、研發、采購、制造各個方面,公司的采購周期、采購策略、供應商管理都是基于這一體系的要求。
蓋世汽車:針對未來供應鏈將可能發生的一系列改變,吉利 2019 年在供應鏈方面的具體規劃以及措施是什么?預期達到怎樣的效果?
吉利汽車:未來的整車廠應具備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能力,2019年吉利汽車在供應鏈方面要打造多品牌聯合采購模式,一個GPOS體系覆蓋各個品牌采購業務,提高聯合采購的范圍;建立全球化采購供應系統,全球供應商門戶,采購需求信息公開,國內外供應商充分競爭。
蓋世汽車:GPOS體系具體是指?多品牌聯合采購的難點在于什么?如何良好的解決?
吉利汽車:GPOS體系是吉利采購運營體系,涵蓋采購相關的的質量、交付、成本、項目等業務管理辦法和供應商管理辦法。多品牌聯合采購最大的難點在于信息化系統未打通,導致各個品牌的信息和數據無法共享,無法實現有效的資源整合;針對這一問題,目前吉利采購正梳理各品牌的業務流程和IT系統信息,積極配合集團信息工程建設中心,在集團統一的IT系統藍圖規劃中,加入多品牌聯合采購的需求,逐步實現數據共享。
蓋世汽車:多年以來,吉利跟不少零部件企業建立了合作,也通過控股等方式將一些零部件企業納入到了自身的體系之中。未來,吉利旗下零部件企業的發展模式將更多采用垂直整合還是與第三方進行合作?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吉利汽車:吉利旗下擁有多個品牌,涉及全球的采購業務,體系內的供應商也會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全球項目和跨品牌合作中,基于長期發展的需要和集團戰略的落地,垂直整合和第三方合作的發展模式都會存在。具體來看,根據汽車零部件定義,在一些核心技術的零部件上,吉利通過參股、控股與零部件建立合作,如變速器、發動機等,這種合作的優勢在于聯合研發能力,掌控項目開發進度;而在一些通用零部件上選擇第三方合作的發展模式,則可以充分發揮外資供應商的研發實力和本土供應商的配套優勢。
蓋世汽車:在吉利的供應鏈體系中,外資零部件企業和本土零部件企業的占比情況如何?在選擇供應商時,吉利是否有明顯的傾向性?
吉利汽車:吉利汽車在選擇供應商時,對外資和本土供應商一視同仁,沒有傾向性;也不會根據車輛系統有針對的選擇供應商,外資和本地供應商在統一起跑線上;堅持充分競爭的原則,不會因為主觀因素選擇供應商,而是根據產品、市場的需要選擇最合適的供應商。從目前來看,本土零部件供應商占比約60-70%。本土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近幾年進步很快,很多以前不能做的產品,例如LED大燈、后備箱自動開啟等技術,現在自主零部件企業已經可以做到。未來,本土零部件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在研發、質量、成本、交付方面培育出優勢,并且要和全球的零部件企業展開競爭,同時也要提高自動化、電氣化水平,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依法合規經營。
蓋世汽車:此前業內曾發生過因供應商供貨不及時而影響車輛生產進度的情況,吉利如何看待這一事件?吉利是通過哪些方式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的?
吉利汽車:整車廠因供應商供應不及時影響生產的情況是不可避免的,為減少對生產的影響,吉利的做法的源頭管控和產能預警:在供應商準入的時候會充分調研其產能交付能力,確認產能爬坡計劃并實時跟進;此外,吉利汽車通過設立產能規劃中心,對供應商的產能和交付風險進行預警和日清。
蓋世汽車:在吉利看來,健康的供應鏈生態應該是怎樣的?在構建如此供應鏈的過程中,車企和零部件企業分別需要做什么?
吉利汽車:健康的供應鏈生態應該是共贏共創共享的,吉利努力打造供需命運共同體;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雙方在合作上全面無縫對接,包括研發、采購、制造、人力資源等,一起面對市場競爭,榮辱與共,共同成長。
蓋世汽車:健康的供應鏈生態應該是共贏共創共享的,但是近些年整零之間也爆發了不少的矛盾,吉利如何看待整零之間的矛盾?
吉利汽車:企業與企業之間最核心的是利益關系,關鍵在于怎樣實現合作共贏。整車廠在資源整合上有更多優勢和管理經驗,而零部件供應商在研發趨勢上有更深刻的理解,雙方應該打破信息壁壘,互通有無,整車廠可以利用資源整合的優勢幫助零部件供應商實現綜合成本的優化,而零部件供應商的研發趨勢信息又能幫助整車廠設計出更滿足市場和用戶的產品。雙方的合作應基于互信、可持續、共享、共贏的原則。當然,正如一個飯店不可能完全周到的服務到每一位客人,整車企業也很難讓所有供應商都滿意。不過我們會盡可能地幫助供應商去發展,吉利目前也在優化付款方式、金融方式,采用新的合作模式,來給供應商提供更多的幫助。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1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8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8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46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