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2018年,公司主業保持較快增長勢頭:
其中公司的基石業務時效件維持平穩較快增長,增速14.3%,收入占比隨著新業務的成長由65.5%下滑至58.7%;經濟
快遞業務隨著產能提升快速放量,增速達到37.6%。新業務方面,
快運、冷運繼續維持80%以上快速增長,快運突破80億收入大關,成為公司增長新動能,同城配增長172.2%,收入突破10億。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2:順豐各產品線占收入比變化(%)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天風證券研究所
如果按照運輸方式進行劃分,公路、航空與鐵路仍然是構成公司運輸主力的前三大類型,運輸量占比(按票件)分別為30億票(77.3%)、8億票(21.5%)與0.5億票(1.2%)。其中航空件達到8億票,對應重量124萬噸,平均每票1.55kg,均重略高于去年,空運件占比同比去年有所萎縮,我們認為這背后源于公司重貨、冷運和同城件方面的快速成長。鐵路方面,高鐵極速達產品當前已經覆蓋48個城市。
客戶方面,截止年底,公司活躍客戶數量達到104.4萬,同比增27.0%,月結業務收入增速31.3%,意味著單一客戶收入貢獻能力提升,而百萬以上大客戶收入占比也提升了1.1pct。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公司綜合物流商戰略逐步清晰,多產品客戶數量占比較去年上升6.1個pct。
成本端,公司18年增長31.36%,權重看對其影響最大的成本為外包成本,同比增41.7%,占比達到53.0%,我們認為背后主因包括了干支線運輸、中轉、倉管外包成本的增長,以及外包人員成本的增長。
受此影響公司整體毛利率下滑2.15個百分點至17.92%,全年總毛利增長14.2%。費用上隨著公司2B物流業務的增加,銷售費用率略有抬升,但整體控制得當。公司全年非經常性損益10.72億,與2017年金額接近,其中主要為處置子公司投資收益8.08億。
18年是順豐繼續完善產業布局、加強網絡能力的一年。我們從收派員、網點、機隊、車輛、土地、機場六大維度來理解。
- 收派員:收派員總數29.14萬人,其中自有員工4.5萬、勞務派遣0.02萬、其他用工24.62萬,其他用工成為公司的人力資源主力;
- 網絡:存量1.56萬個自營網店+0.26個順心快運加盟網點;
- 航空:截止年報日,共有50架自有全貨機(767:5架,757:27架,747:1架,737:17架),平均機齡23.26年,租賃16架全貨機,共執行航線65條。未來三年自有機隊規模計劃達到80架。考慮航權時刻均為稀缺資源,公司在這方面擁有先發優勢,目前有136對時刻;
- 車輛:18年公司運能仍在提升,按直線車輛數量同比增長17%;
- 土地:當前順豐倉庫的優勢行業在日百、鞋服、3C、美妝、跨境等。18年底,順豐持有物流場地用地6173畝,同比增長46.1%,當前物流場地賬面凈值102億;
- 機場:根據湖北省政府要求,2018打基礎,2019出形象,2020基本建成,2021投入運營,公司在中南地區的土地儲備量最大、增長最快,為機場建設打下充分的基礎。
表1:順豐車輛資產2017 VS 2018
|
2018
|
2017
|
車輛分類
|
干支線運輸(輛)
|
干支線運輸YOY(%)
|
末端收派(輛)
|
末端收派YOY(%)
|
干支線運輸(輛)
|
末端收派(輛)
|
公司自營
|
17156
|
6%
|
7122
|
61%
|
16195
|
4437
|
員工自帶
|
15
|
-50%
|
63826
|
14%
|
30
|
55856
|
租賃車輛
|
1234
|
355%
|
4869
|
109%
|
271
|
2333
|
外包車輛
|
16499
|
24%
|
515
|
100%
|
13354
|
258
|
合計
|
34904
|
17%
|
76332
|
21%
|
29850
|
62884
|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天風證券研究所
表2:順豐土地資產2017 VS 2018
|
2018
|
2017
|
區域
|
持有土地面積(畝)
|
持有土地面積(YOY,%)
|
建成建筑面積(萬平方米)
|
建成建筑面積(YOY,%)
|
持有土地面積(畝)
|
建成建筑面積(萬平方米)
|
華東
|
1599
|
66%
|
64.71
|
43%
|
963
|
45.36
|
華北
|
877
|
2%
|
1.6
|
116%
|
858
|
0.74
|
中南
|
2114
|
59%
|
13.98
|
80%
|
1333
|
7.75
|
華南
|
330
|
18%
|
29.92
|
23%
|
280
|
24.26
|
華西
|
1253
|
58%
|
0
|
|
792
|
0
|
合計
|
6173
|
46%
|
110.21
|
41%
|
4226
|
78.11
|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天風證券研究所
順豐新業務中,當前能夠快速貢獻收入、提升占比的主要包括快運、冷運和
供應鏈業務,另外同城配方面對接了新零售業務模式,有望成為未來的戰略重點方向。
- 快運:收購新邦物流,加強快運能力。收購后公司建立新品牌順心捷達,采用加盟模式,與順豐快運形成中高端與中低端的定位互補。主要大客戶包括華為、美的、海信、唯品會、海瀾之家等,當前順豐自有的快運日均貨量接近萬噸。
- 冷鏈:成立新夏暉,順豐為控股股東。新夏暉物流網絡覆蓋28個省市自治區,擁有28個溫控物流中心。夏暉探索的是冷鏈B2B2C的解決方案,當前已經切入順豐現在已有的國內新興新零食餐飲品牌客戶。公司冷鏈的另一塊業務為醫藥冷鏈,當前醫藥主要客戶為拜耳、哈藥、華潤三九、賽諾菲制藥、勃林格殷格翰、廣藥集團等。
- 供應鏈:整合DPDHL在中國大陸、相關和澳門的供應鏈業務,成為順豐敦豪供應鏈。這項業務在19年的2月完成交割。DPDHL在中國區的供應鏈業務過去偏輕資產,順豐作為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物流企業,雙方將能夠實現較強的戰略協作,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協作能夠幫助順豐降低學習成本,在短時間內獲得重要的供應鏈能力。
- 同城配:順豐同城服務覆蓋全國275個城市,囊括外賣餐飲、商超、音頻、服裝、消費電子、鮮花蛋糕,合作品牌包括了麥當勞、肯德基、瑞幸、天弘等,個人件方面則提供30分鐘-1小時專人配送,當前專職配送人員15000+人,兼職10000+人。
投資建議
長期看,公司在快遞行業內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時效件壁壘深厚,向綜合物流服務商的開拓路徑清晰,短期方面,公司估值受到行業成長與自身業績的雙重牽引,我們看好2019年快遞行業的增速與格局改善,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新業務發展不及預期;商務件需求劇烈波動
免責聲明:羅戈網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圖片、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核實后,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