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業邊界被擊穿,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多是關乎物流本質核心的要素和規律,過去物流行業出現的百億級企業,不是因為做得好,而是在消費端帶來的重要驅動力。
幾千年以來,物流很簡單,就是把商品送給消費者;物流業又很復雜,需要你全神貫注。物流人人可做,為了突圍,很多企業爭相尋求熱點,也有人憑借熱點在初期大放異彩,受到資本的青睞。這樣一個古老的行業,熱點從來都不是物流,而熱點引發的行業競爭,又讓物流行業缺失了行業應有的模式和競爭力。
過去十年,整個物流行業是由需求驅動行業增長,目前發生的圍繞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端、倉儲端都是發生在消費端,共享物流、眾包配送、前置倉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
未來所有的品牌都在追求讓用戶最快地使用新產品。這樣簡單的需求變化,其實是全鏈路的服務協同,市場繼續推進下去,必然需要供應端的變化。
協同帶來的變化就是整個供應鏈是一種多角色、大規模、在線的社會化協同,物流是人人可做的生意,帶來了競爭性的問題,就像討論沙縣小吃和希爾頓哪種商業模式好,一個是高頻、剛需、低消費,一個是低頻、高消費。物流行業就是這樣,沒有固定模式,但是一切商業都可以有規律追循。
供應鏈協同是我們當下重要的思考: 一個是銷地供應鏈,一個是產地供應鏈。
未來渠道面對百萬級門店,對很多物流企業都很困難,消費端供應鏈呈現幾個趨勢:
1、為了更快送達產品給消費者,提高產品庫存周轉率,做更多的前置倉,近期看市場前置倉存在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把門店變成可調配的倉。
這種要求貨物和庫存必須實現全渠道管理,服裝行業對門店、倉庫庫存管理比較精細化,很多品牌商和物流企業之間系統不通,信息無法連接,導致以門店做前置倉的庫存暴增,門店庫存從10成為100時,庫存增加了1000,而要降低店倉的庫存,就必須打通相互之間的調撥庫存。
服飾品牌與物流企業通過系統打通,提高調撥效率,建立門店、在途庫存共享,全面實現了門店數據化管理。
第二種是倉的共用。
多品牌服裝在物流各倉都在發生業務流動關系,原有場地只做單一品類,但是在場地坪效、時間場景上都面臨效率挑戰,圍繞著多行業在跨界的共用倉要求管理更加精確和專業。
2、中國零售行業正式進入數據驅動和渠道融合的時代,線上零售飛速增長,而更為高效的現代供應鏈組織方式將從生產端有效降低庫存和提升效率。
一方面,產地供應鏈物流的協同
電商業務的數據及日分析能力,實現了圍繞著多區域產業帶數據激活、產業集中、訂單激活、采購與物流計劃協同,圍繞供應鏈前端計劃與物流配送環節的核心能力將釋放更多的物流網絡價值。線上訂單分散、SKU多,而線下訂單SKU少、規模化高,因此從產地物流兩者在供應鏈中間涉及采購、倉儲、運輸配送核心資源帶來了高度協同。
另一方面,產地倉儲新布局
隨著客戶對產品送達的要求提升,原有傳統的倉儲模式對于運營難度、成本持續上漲,渠道的融合和訂單碎片化對管理提出挑戰,生產端集約化和產地倉儲的快速衍生,提升了庫存、倉儲及運輸綜合效率及響應速度。
所有物流人都知道,物流的價值不只是為送達產品,更重要是能將產地資源和消費端做更好的協同,物流將是一個全鏈路生產要素的數字化過程。
“倉”鏈接產地和消費端,成為數據中心,精準地對產品庫存、供應計劃、配發計劃做流程控制,倉即工廠,工廠即倉。物流企業不是做不了數字化,而是找不到突破口,問題就是機會,前端品牌的數字化為物流企業管理找到了方向,物流行業對問題的解決就是數字化飛躍。
“配”生產端集約化及產地倉儲的快速拓張,增加了干線和城配復雜性。現有電商平臺的物流成本將快速地觸及傳統供應鏈的產銷規劃路由設計,運營效能及客戶體驗。通過智能運輸及產地第一公里的物流管理,對物流領域產生巨大變化。
新時代下,物流服務就是從消費端到生產端的遷移,能夠通過新技術和管理方式,成為產地端和消費端的紐帶,高效鏈接人與貨的物流,沒有模式、沒有規律,任何地方都可以創新、迭代,做物流,服務的不斷遷移就是價值。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1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49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56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15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392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4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27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27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27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