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江蘇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要構建便捷順暢、經濟高效、低碳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大力推進交通強省建設,著力打造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3月10日上午,省政府召開《規劃綱要》解讀新聞發布會,介紹規劃編制背景、主要特點、主要內容等。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金凌、惠先寶,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高清,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國臣,省生態環境廳二級巡視員費志良,省財政廳經建處處長周鰲梁等出席新聞發布會。
近年來,江蘇交通運輸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綜合交通網絡主骨架基本形成。
截至2021年底,全省13個設區市全部通動車,高鐵里程達到2215公里。
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5000公里,高速公路實現“縣城通”,行政村四級公路率先全覆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數量居全國前列。
建成過江通道17座,龍潭長江大橋等8座過江通道在建,隔江相望的設區市之間均有過江通道直通。
海江河水運優勢進一步發揮,港口綜合通過能力約23億噸、萬噸級以上泊位數529個、2億噸大港數7個,均居全國第一。
航空樞紐能級加快提升,9個運輸機場全部實現一類口岸開放。
邁上新征程,江蘇交通運輸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也面臨新的更高要求。根據《規劃綱要》:
到2035年
我省要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低碳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全省綜合交通干線網規模約為3.54萬公里,其中干線、城市群城際和都市圈市域(郊)鐵路約8300公里,高速公路約7100公里,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約1.6萬公里,農村公路約14萬公里,干線航道約4000公里,具有世界級城市群特征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高效暢達,有力支撐“123出行交通圈”(1小時都市圈通勤、2小時暢行江蘇、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交通基礎設施質量、智能化與綠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到本世紀中葉
全面建成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擁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體系,交通運輸供需有效平衡、服務優質均等、安全有力保障;新技術廣泛應用,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出行安全便捷舒適,物流高效經濟可靠,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交通運輸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創新能力、治理能力、文明程度、可持續發展能力、國際競爭力等交通綜合實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更高質量的交通運輸現代化,支撐和保障江蘇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為實現以上目標,《規劃綱要》明確,要完善開放暢達的綜合立體運輸通道和國際運輸網絡,建設高效互聯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打造融合共享的綜合立體交通樞紐,推進綜合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推進綜合交通高質量發展,完善暢達全國的綜合運輸通道、面向全球的國際運輸網絡,構建一體銜接的軌道交通網、完善廣覆深達的公路交通網、優化通江達海的干線航道網、構筑集約高效的過江通道、建設普惠高效的郵政快遞服務網,打造強效中轉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聯通全球的世界級機場群、江海河聯動的世界級港口群,推進各種運輸方式一體化融合發展、區域交通運輸協調發展、交通與產業融合發展以及交通基礎設施網與運輸服務網、信息網、能源網融合發展,推進安全發展、推進智慧發展、推進綠色發展和人文建設、提升治理能力。
江蘇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的藍圖已經繪就。省交通運輸廳將按照《規劃綱要》,主動謀劃一批立足江蘇發展實際、服務國家重大交通工程、重大交通項目納入國家各專項規劃,高水平持續推進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盡快完善印發《江蘇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方案》;持續加密鐵路網絡、提高公路網絡綜合效能、推進深水海港和重點干線航道建設、優化機場布局和功能定位,著力強化空港海港全球聯結和洲際直達能力,著力打造輻射帶動力強的交通樞紐組團建設;主動加強與省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形成部省緊密對接機制、省市互動機制,共同研究、有效解決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4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1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3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4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2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