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設定凈零排放目標的公司來說,首席采購官可能是最重要的人。根據CDP的數據,平均而言,供應鏈(歸因于公司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排放量是運營排放量的11.4倍,CDP是位于倫敦的非營利組織,代表數百名投資者收集環境數據。
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希望公司將這些排放納入其凈零目標,并在減少排放方面發揮積極作用。CDP全球價值鏈主管Sonya Bhonsle說:“想要與1.5℃溫控目標接軌的公司不能只處理其排放的一小部分。
然而,管理供應鏈中的排放的進展被證明是緩慢的。CDP發布了其供應鏈項目的最新報告《2021年CDP全球供應鏈報告》。該計劃涉及約200家主要公司,每年的采購支出總額為55萬億美元,要求近27000家供應商提供與環境問題相關的風險和機會,包括氣候、森林和水安全。
大約11,400家供應商作出了回應。其中,只有44%的供應商有氣候目標,而其中只有1/40的目標是經過批準的,以科學為基礎的,與保持低于1.5℃的全球變暖的努力相一致。此外,很少有供應商希望在他們自己的供應鏈上“串聯”這種努力:只有38%的受訪者與他們自己的供應商就氣候變化問題進行接觸。
Bhonsle說:“我們的數據顯示,企業的環境雄心仍然遠遠不夠大,當涉及到評估他們的間接排放和與他們的供應商接觸以減少排放時,公司都在閃爍其詞。”
除了解決碳排放問題,解決供應鏈排放問題也有很好的商業理由。它們可以成為買家的潛在成本來源。根據CDP去年的供應鏈報告,由于氣候變化、森林砍伐和水資源不安全的影響,未來五年約有1.26萬億美元的收入面臨風險。對該調查作出回應的8000家供應商估計,這將涉及他們將增加的1200億美元的成本轉嫁給他們的客戶。
然而,沿價值鏈分配排放責任帶來了棘手的計算問題,更不用說公司試圖減少他們無法直接控制的排放的代理問題。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制定的全球標準《溫室氣體(GHG)議定書》,一個組織的排放通常被歸類為三個范圍。范圍1包括直接排放,如來自工業流程或公司擁有的車輛。范圍2的排放是由購買的電力或熱能造成的。范圍3的排放是指由購買的商品或服務--供應鏈中的商品或服務--或由公司生產的產品的使用和處置所產生的排放。
尋求對應對氣候變化做出可靠承諾的公司,不能回避解決供應鏈的排放問題。科學目標倡議(SBTi)的指導是明確的,它被廣泛認為是企業排放目標的黃金標準。如果一家公司的范圍3排放占其范圍1、2和3總排放量的40%以上,它應該設定一個范圍3的目標。
《溫室氣體議定書》確定了8類上游排放:購買的貨物和服務;資本貨物;范圍1和2中未包括的燃料和能源相關活動;運輸和分銷;運營中產生的廢物;商務旅行;員工通勤;以及上游租賃資產。目前的SBTi指南允許設定一系列的目標。這些目標可以是減少絕對排放量的目標,也可以是減少排放強度的目標,還可以是與供應商接觸的目標,以鼓勵他們制定自己的基于科學的目標。
位于倫敦的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的負責人Miranda Hadfield指出了解決供應鏈排放問題進展緩慢的若干原因。一個是成本方面的原因。“對于原始投入材料的廠家來說,如化學品制造商或鋼鐵生產商,降低碳排放的成本可能非常高。他們需要他們的客戶作出明確的購買承諾,以幫助分擔脫碳的成本,而且許多企業只有在脫碳標準成為強制性標準時才會采取行動。”
然而,一些大買家開始要求其供應鏈采取行動。例如,科技公司Salesforce去年在其所有的供應商采購合同中加入了“可持續發展展”,其中包括要求他們在“碳中和”的基礎上提供產品,并設定一個基于科學的減排目標。它還規定,如果供應商不能解決合同中確定的“氣候缺陷”,則要購買碳抵消。
其他公司正在與他們的供應商合作,以解決他們的一些主要排放源。一些歐洲汽車制造商已經承諾從生產商那里購買零碳綠色鋼材,使后者有信心投資于新的、可再生的氫燃料生產設施。一些公司,如沃爾沃,正在與他們的供應商共同投資,以達到這一目的。
其他障礙包括供應商缺乏對脫碳選擇的認識,或缺乏投資的技術或財政能力。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私營部門氣候減緩主任Cynthia Cummis說:“[實施采購的]公司需要考慮他們可以對其供應商采取的干預措施,以幫助推動減排。例如,一些公司正在與供應商合作,支持他們投資于能源效率,或為能源效率獲得資金。”
瑞典家具零售商宜家去年宣布了一項計劃,支持近1600家直接供應商轉向使用可再生能源。該計劃最初在波蘭、中國和印度啟動,將涉及宜家代表其供應商談判購電協議,以及為現場可再生能源發電提供補貼融資。
然而,對于許多采購公司來說,供應鏈排放方面的挑戰更為深刻:他們正在努力了解問題的規模。以資本貨物和一家礦業公司購買一臺設備為例:涉及的范圍3排放包括設備制造商、制造商的組件供應商、他們的供應商(如鋼鐵或銅生產商)以及向他們提供鐵或銅礦石的礦業公司所產生的排放。
WRI的Cummis說:“一個大問題是供應鏈上的多層透明度,”她指出,“以食品加工為例,農場是最大的排放源,而且往往是在供應鏈的四層之上”。此外,她補充說:“許多購買者購買的是現成的商品,所以他們甚至不知道他們的產品來自哪里。”
有一些方法可以縮短這些計算的時間。Bhonsle說:“有很多方法來模擬范圍3數據。我總對公司說,不要讓完美主義成為敵人。達到供應鏈排放的粗略近似值的最簡單和最快速的方法是使用投入產出方法。這可能涉及到按收入計算一個部門的平均排放強度,然后乘以與該部門供應商的支出數額。”她補充說:“我們所看到的是領先的公司開始超越這一點,開始與他們的供應商接觸,以獲得他們的供應商自己的數據。”
這種方法可以迅速產生結果,確定領先的做法——以及需要更多參與的地方。BCG的Hadfield說:“如果能夠獲得產品層面的成分,并根據來源地改變排放因素,將產生巨大的差異。[經過這種分析],我們已經看到客戶的排放基準線有30-40%的差異。”
因此,對于開始考慮管理其供應鏈排放的公司來說,他們應該從哪里開始?Bhonsle說:“從向你的供應商提出問題開始”。她講述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家大型快速消費品公司最近開始要求其供應商提供有關其溫室氣體排放的數據,但令人驚訝的是,大量的供應商回答說該要求不適用于他們,因為他們沒有任何溫室。
Bhosle說:“這很可笑,同時也很可怕,但它表明,要讓一些供應商從‘我們不擁有任何溫室’到制定科學的碳排放目標,需要好幾年時間。”
對于一些供應鏈來說,合作將是關鍵。哈德菲爾德建議,在部門層面的公開聲明可以開始推動市場。她說:“如果美國的食品雜貨零售商集體表示,他們打算在未來十年內對其所有的制冷系統進行徹底的脫碳,并呼吁解決方案供應商進行大規模的報價,你將會看到供應商競相以更低的價格提供這種技術。然而,她指出,在部門層面的協調行動需要注意競爭法方面的問題。”
好消息是,雖然成本可能集中在某些供應鏈的某些部分,但對最終消費者來說,去碳化的總體成本可能并不高。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和BCG去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從中期來看,完全脫碳將導致終端價格上漲1-4%,或者說,正如報告指出的,一條40美元的牛仔褲的價格將因此上升不到1美元。
在碳排放方面與供應鏈接觸不僅和增加成本有關。CDP的Bhonsle說:“它可以提供尋找效率的機會,也可以鞏固重要的商業關系。”CDP的最新報告發現,供應商報告了大約290億美元的費用節省,因為他們減少了18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相當于454家煤廠的年排放量。
她說:“企業所理解的是,通過將他們的氣候運動和目標與他們與供應商的合作方式結合起來,他們正在減少他們在未來將面臨的風險--他們將有望擁有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聲譽。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有這么多的范圍3目標。”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8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0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4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13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19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04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6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9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