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稅務總局衢州市稅務局聯合公安機關破獲一起虛假物流企業虛開增值稅發票大案。違法團伙利用空殼物流企業向北京、山東、天津和重慶等26個省、市的500多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萬多份,涉及金額20余億元。目前,以沈某、汪某為首的違法團伙已落網,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時間回溯至2020年11月。這天,衢州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接到浙江省蘭溪市公安機關傳送的一條案源線索:公安機關在查辦當地一起虛開案件時,涉案嫌疑人供述稱,有違法團伙控制了衢州市內的23家物流企業,虛開發票非法牟利。
衢州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十分重視這條線索,立即抽調檢查人員成立了專案組,對線索中提及的23戶物流企業實施核查。
檢查人員調閱了23戶疑點物流企業的登記信息和涉稅申報數據,發現這批物流公司的注冊時間都集中在2017年11月~12月期間,并且注冊地址雷同,均在當地一個工業區的辦公樓內。
通過進一步分析企業辦理稅務登記時提供的人員信息等數據,檢查人員發現,這批企業的法定代表人都是江西、安徽、杭州等外地人員。公司登記信息顯示的財務負責人和辦稅員也呈現交叉任職的狀態,都是葉某等幾名人員。
檢查人員通過管理軟件查閱了23家企業的申報表和財務報表,發現這批企業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余額幾乎都逾千萬元,但從企業現金流量和資產欄目的余額來看,卻只有幾萬元。對于一家物流企業來說,這樣比例的資產負債情況,根本無法正常運轉和經營,20多家企業整齊劃一,均是如此,情況更是異常。
那么,這些企業日常開票情況是怎樣的呢?
通過電子底賬系統和電子稅務局管理平臺,檢查人員調取了疑點物流企業的進銷項發票明細數據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這批物流公司的銷項發票幾乎都是頂格金額開具給了下游建筑、制造等行業企業,共涉及企業200余家,金額逾4億元;企業開票時間集中,基本都是在月初、月末的中午或是半夜時分。
查前分析發現的一系列反常指標,加重了企業的虛開嫌疑。為進一步了解情況,檢查人員決定到疑點企業的經營地進行實地核查。
檢查人員在這批企業的辦公地點發現,這20多戶疑點企業,竟然都集中在同一棟辦公樓同一樓層的幾個房間。這些房間大多大門緊閉,空無一人;開門的一兩間里只有幾張桌子、一兩臺電腦和一兩名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向檢查人員稱其只負責外來人員接待,并不了解具體業務,同時表示老板基本不來,有事只通過電話聯系。
20多家企業共用幾間狹小的辦公室,并做出了4億多元的“經營業務”——辦案經驗豐富的檢查人員認為,種種不合情理的現象顯示,這些疑點企業很可能是為了從事虛開違法活動設立的空殼企業。
為了驗證判斷,檢查人員立刻聯系了衢州市道路運輸管理局等部門,調取了23家疑點物流企業在行業管理部門的備案信息,發現這批物流企業的名下既沒有自用大貨車備案信息,也不具備道路運輸管理部門下發的貨運營運資質。沒有運營資質、沒有自用車輛、也沒有租賃和掛靠運營的車輛,但23家公司卻向下游企業開具了大量物流運輸發票。
經過前期核查,檢查人員認為,23戶物流企業經營活動疑點特征相似、行為“整齊劃一”,不僅具有明顯的空殼企業虛開違法特征,并且具有團伙作案跡象。于是,衢州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立即與衢州市公安機關聯絡,移交線索,雙方迅速成立了聯合專案組,對虛開嫌疑企業立案調查。
稅警聯合專案組對嫌疑企業的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后,決定從調查企業資金流入手,獲取線索和違法證據,并以此為突破口,勾畫確定違法團伙主要人員、勾勒人物關系,一舉挖出虛開違法網絡。
專案組分別調取了23家涉案物流企業的對公賬戶明細信息,以及與涉案企業相關的50余名人員的個人賬戶明細信息,進行了詳細分析與核查。
辦案人員發現,這23家物流企業的對公賬戶與汪某、吳某、葉某、陳某等十幾名人員的個人銀行賬戶均有頻繁的資金往來,甚至有時一天內便有百余筆資金往來進出。
經過對大量繁雜的賬戶信息進行清理、分類和追蹤核查后,辦案人員發現,涉案企業賬戶與杭州、江西、安徽等省、市地區的下游受票企業之間,存在大量的資金回流現象:涉案企業賬戶收到下游企業賬戶匯入的資金后,基本不作停留,通常會迅速轉入葉某、陳某或汪某的個人銀行賬戶,隨后再轉入下游受票企業的相關人員賬戶,并最終流回受票企業賬戶或企業實際控制人的個人賬戶。檢查組經過追蹤,發現了多達百余條回流資金線路,涉及金額達2億多元。
聯合專案組綜合涉案疑點企業的稅務登記信息、辦稅視頻圖像和實名登記信息等線索,結合資金流篩查獲得的相關信息證據,利用技偵技術,加大了涉案企業相關人員和涉案嫌疑人的核查范圍,并對他們的行蹤、生活軌跡、對外聯絡等進行了深度追蹤。
隨著調查的逐步深入,辦案人員逐步鎖定了沈某、陳某、汪某和吳某等6名涉案核心人員。根據調查中掌握的線索和證據,以及6名人員在活動軌跡、通信等方面與虛開嫌疑企業“經營”活動呈現的同頻、同步等情況,專案組確定,這6名嫌疑人就是辦案人員一直在尋找的、隱藏在企業背后的違法團伙核心人員。這些情況與疑點線索移交時,蘭溪警方從其他案件違法嫌疑人口中獲得的線索信息相吻合。
隨后,專案組鎖定了幾名涉案違法嫌疑人的藏身之處,經過一段時間的布控后,稅警聯合專案組認為收網時機已成熟……
根據布控情況,專案組制訂了周密的抓捕計劃,組成四個抓捕小組,分別趕赴浙江省杭州市、龍游縣、建德市等地實施收網行動。
隨著指揮中心“抓捕行動開始”一聲令下,四個行動小組雷霆出擊。辦案人員沖入違法分子位于建德市的窩點,將正在操作電腦對外開具發票的吳某、汪某某當場抓獲。專案組在該窩點中查獲用于作案的電腦兩臺、手機兩部、網卡若干,以及工商營業執照32份、53枚企業公章和發票專用章、104份增值稅專用發票。
其他抓捕小組對位于杭州、龍泉和龍游的另外三處違法窩點的查處行動也進展順利,陳某、葉某、汪某和沈某4名涉案人員悉數落網。現場查獲用于作案的身份證7張、企業營業執照11份、公章和發票專用章9枚、增值稅專用發票千余份,以及臺式電腦、打印機等若干作案設備。
在隨后進行的訊問中,面對辦案人員出示的大量資金回流證據和物證,汪某、吳某、陳某等涉案違法嫌疑人承認了利用空殼物流公司騙領增值稅專用發票,虛構業務對外虛開非法牟利的違法事實。
為進一步確認涉案企業虛開違法行為,完善證據鏈條,衢州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隨后組織檢查人員分別前往杭州、金華、衢州常山縣等涉案下游受票企業所在地,以及山東、浙江舟山等涉案上游進項發票開具地企業實施外調。
同時,專案組向北京、上海、山東、天津、新疆和河北等26個省、市的下游受票企業所在地稅務機關發出虛開協查函件,對受票企業和涉案企業業務情況實施調查。外調結果和協查回函均證實,涉案物流企業與上、下游相關企業并無真實業務往來,其接受和對外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皆為虛開。
在案件查辦過程中,專案組通過訊問涉案人員、追蹤關聯線索,還發現了涉案團伙控制的另外43家空殼企業,專案組“摟草打兔子”進行了并案查處。
經查,陳某、汪某、沈某、吳某、汪某某和葉某6人結成違法團伙,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通過非法獲取他人身份信息虛假注冊等方式控制66戶空殼公司,并在騙領發票后,虛構業務,大肆對外虛開發票并非法牟利,共對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31675份,價稅合計26.63億元。
目前,陳某、汪某、沈某、吳某和葉某等6人違法團伙已被檢察機關批捕,案件已移交司法機關審理。
本案是一起“假企業”虛構業務對外虛開的典型違法犯罪案件。違法團伙用非法手段控制幾十戶空殼物流企業,騙領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對外大肆虛開非法牟利,嚴重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本案查辦過程中,辦案人員面對空殼企業數量多、線索信息繁雜無序、無賬可查等不利局面,迎難而上,綜合利用手中掌握的企業涉稅數據、企業人員辦稅信息等資源,實施關聯核查,準確“圈定”了違法人員設立的所有空殼企業。
在調查過程中,稅務機關通過與警方攜手徹查企業資金流,不僅獲得了違法團伙虛構業務的虛開鐵證,而且經由資金鏈條,通過不懈追蹤,讓隱身幕后的違法團伙人員一一現形,最終將案件查得水落石出。
本案的辦案實踐表明,在查辦類似虛開違法案件的過程中,辦案人員應加大涉案企業票流等涉稅信息的分析利用力度,有效利用金稅三期等信息系統采集的涉稅數據,實現上下游企業、辦稅人員信息以及發票開具狀況等涉案信息資源的多維度綜合分析,以迅速找到線索,明確核查方向和重點。
此外,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涉案資金流數據庫、進銷項發票數據庫、涉案人員賬戶信息庫等數據倉庫,在將涉案企業資金流與發票信息進行匹配的基礎上,準確勾畫資金流向,區分資金流轉層級,通過定位資金流轉層級及重點賬戶,穿越違法分子設置的資金流迷障,摸清虛開業務脈絡,為最終挖出黑色業務鏈條、鎖定違法團伙成員、順利破獲案件創造有利條件。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5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8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3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8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55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7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67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