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和項目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方是真B端產品。
產品研發流程大體分為:立項階段、設計階段、開發階段、測試階段、上線階段、運營階段。
主要分為需求搜集和PMO(或產品委員會)立項。需求搜集階段可以很長,包括如下內容:
如果是從0到1或者徹底重構的產品,要先進行BRD的輸出。包括整體行業的分析,到競爭對手分析,再到roadmap和對應資源匹配。用BRD進行宣講,才能向上申請資源進行立項。
然后,可能是MRD的輸出或者拆解執行。MRD在很多公司會以年度規劃的形式提前進行輸出,主要是產品roadmap和進度計劃。到了某個立項階段,會根據市場、戰略、競品、技術、渠道等情況,調整版本實現的功能模塊以及優先級。當然,還有最重要的項目里程碑計劃。
最終輸出物基本是立項報告,然后邀請PMO或產品委員會進行立項評審。
主要分為需求池和PRD兩大塊:
基于立項階段的MRD、上版本遺留問題和運營反饋的問題,列出概要清單。
然后召集項目成員,進行概要評審。這個評審一般是可行性、優先級以及成本的評審。評審通過的功能,細化成功能清單。
也存在研發業務背景較弱,概要已經要很細,功能清單要更細,以評估合適的工作量。上述的一個概要,需要拆成:
列表顯示(實體的相關信息、列表需要顯示的字段、數據規模以及分頁)
查詢(哪幾個條件,條件對應的類型)
高級查詢(哪幾個條件,條件對應的類型)
新增(表單錄入字段,校驗規則)
編輯(只讀信息、可編輯信息、校驗規則)
啟用(規則)
停用(規則)
刪除(規則)
主要輸出物是原型和需求規格說明書,部分小版本甚至不輸出需求規格說明書,業務流程、頁面流程、交互說明和異常處理都會在原型上體現。
B端比較重視文檔,在部分敏捷開發的C端,原型也是以逐個拆解的線框圖為主。
這樣有以下好處:
一目了然,開發、UI設計不容易遺漏頁面
UI設計、研發實現工作量評估更加到位
UI設計師可以設計更好的UE效果,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節省產品經理自己的時間,高保真原型性價比太低
繪制原型之前要進行整體的業務建模,力求梳理清楚全部的業務流程和必要信息。
在繪制草圖時,要多和UI設計師交流,找到更合適的呈現形式。
在原型評審的時候,先介紹這些流程,再看具體的原型頁面。原型評審結束,前端研發可以開始部分頁面的UI開發,UI設計師準備視覺界面的輸出。
需求規格說明書,需要拆分各業務領域進行輸出。一個產品一個需求規格說明書,整個文檔會非常的大。加上大量的修訂和批注,產品人員維護起來很痛苦。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期間,要保持和架構師(開發經理)的溝通,在文檔中完善業務邏輯。為了保障文檔質量,目前文檔是基于用例的形式編寫的:
這樣能更好的和測試進行溝通,減輕測試用例輸出的工作,更專注于自動化測試。
需求規格輸出完成,需要進行需求評審。由于內部項目動輒3個月,這個會議至少需要1-2小時。拿著幾十上百頁的文檔過,開始還好,半小時后大家就注意力渙散了。
目前使用PPT進行需求評審,只關注業務流程和關鍵因素,反饋效果很好:
具體文檔可以回去后進行查看,配合項目管理工具登記具體的問題,產品人員進行修復。
主要是進行項目的計劃排期,不展開講。內部有開發經理角色,可以將這個任務交給開發經理。
如果不是第一個大版本,基本是業務時序圖、數據結構的設計。由研發輸出,測試、產品進行評審。
該階段事情最為繁雜的,包括但不限于:
原型、交互形式的改動
用戶需求規格的補充
追蹤推進進度,進行階段性的測試驗收。如客戶管理的列表查詢和新增編輯功能今天都能完成,要早上找到對應研發人員詢問進度情況。進度理想的情況下,下午讓研發先自測,然后去進行檢查。進度不理想要找出差距,尋找追趕的辦法。
主要有以下工作:
把握測試環境的部署和更新節奏
守好需求驗證的關卡。根據主業務流程,編寫需求驗證清單,對產品進行需求測試。如果連主業務流程都跑不通,沒必要讓測試人員進行測試。
修復前期遺漏的業務邏輯。不排除經過原型評審、需求評審、編碼實現,還有部分邏輯不在需求規格說明中。例如某個異常情況,需求規格沒寫處理邏輯,研發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還是需要產品確認,并在需求規格中補充的。
發布運營階段很重要,工作也比較零散:
演示環境的搭建,準備數據的初始化
針對營銷線的方案宣講,輸出解決方案和功能模塊清單
針對實施、客服的系統實操培訓,輸出用戶操作說明書
APP上架文案和相關事項追蹤
EDM的設計
APP更新機制策略的評估,是灰度發布、提示更新還是強制更新
用戶的反饋進入需求池,為后續迭代做準備
支撐驗證客戶項目,包括方案講解、需求調研等
B端客戶一般有定制化訴求,會以項目交付的形式進行落地。并且公司內部要求每個版本有驗證客戶,完善產品到實施的知識轉移。工作流程如下:
整個大流程里面,產品經理可能會在涉及以下工作:
在意向階段介入,協助售前一起完善解決方案(一般是大客戶)。
在投標階段初期切入,替代售前進行解決方案的講解,以及產品的演示(行業龍頭客戶)。
在投標階段后期切入,負責客戶POC功能的調研和規劃落地。需要協調各方資源,在實施開發環境進行功能改造,并追蹤整體進度(此時未立項,替代項目經理)。
在項目立項階段切入,作為公司的產品部代表出席立項會,維護客情。
在藍圖規劃階段切入,支撐需求調研工作。如出差客戶現場,主導調研并輸出部分PRD。提供最新產品原型、PRD和組件庫,賦能實施人員。最后,還可能參與藍圖方案的輸出。
在系統建設階段切入,可標準化的功能將由產品部實現。此時需要分配任務跟蹤進度,確保標準功能分批實現,滿足客戶訴求和各項目上線節點。同時關注客戶測試環境,確認穩定可靠。
在上線推廣階段切入,主要是客情維護和系統培訓。另外,也需要輸出產品的用戶說明書,為一線實施人員提供彈藥。此階段已上線客戶生產環境,需要安排服務經理跟進,并做好出現緊急情況的預案。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36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2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07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819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1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8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64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