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周伯通(微信ID:zhimingco)
來源 | 物流沙龍
看看工業革命對企業結構的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工廠,第二次工業革命形成壟斷集團,第三次工業革命世界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出現了全球科技壟斷型企業,比如微軟、谷歌等等,現在到了ABC(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時代,我們把它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物流行業里,AI+大數據時代才剛剛開始
在最近的一兩年,人工智能發展越來越迅速,越來越多關于人工智能的產品開始問世,有涉及圖像識別、動作識別、語音識別的機器人,也有無人駕駛技術的。
世界也開始從第三次工業革命進入到第四次工業革命,而且與前面幾次技術革命有點不一樣。
就物流行業而言, 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應用主要聚焦在:智能搜索、推理規劃、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以及智能機器人等領域。
一些物流+互聯網企業也開始紛紛嘗試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物流環節,提高物流效率。比如智慧物聯網公司G7一直著力打造的智能物流生態平臺,將物聯網+AI落地于物流車隊運營領域,運營機器人、安全機器人、財務機器人形成智能管理鏈條;菜鳥網絡從庫存管理、攬收、決策、倉內作業、干線運輸,到末端派送中,基于算法做的銷量預測&網絡規劃、揀選路徑優化、車輛路徑規劃、智能分單等;京東智慧供應鏈的預測與計劃和供應鏈產銷協等等。
世界互聯網思想巨頭凱文凱利說:“我們現在處于的這個時代是在最開始的最開始,一切改變都將會接踵而至,只有擁抱這些改變,才會得到我們想要的。”
那么,人工智能將如何改變物流業?
未來十年是物流行業的“黃金十年”,也是被人工智能重新定義物流全流程的十年,人工智能給物流行業帶來的“改變”:將引領物流行業更為激進地跨越機械化、自動化乃至互聯網這個“半智能”物流行業階段。
也就是未來十年物流行業要進入智能時代,我們稱之為智慧物流和智慧供應鏈。
從我們理解的角度來看,智慧供應鏈自上而下分為三個部分,包括智慧化平臺、數字化運營、智能化作業。如果把智慧物流比作人,那么智慧化平臺是“大腦”,數字化運營是“中樞”,而智能化作業則是“四肢”。
智慧供應鏈利用智慧化平臺去計算、思考、決策,通過數字化運營平臺去量化供應商供貨量、供貨合理價格、倉儲量、入倉位置、用戶喜好等作出精準預測,從而指導企業經營以及倉儲、運輸等自動化作業。
比如在數字化運營層面上,一方面是如何從全國范圍內選擇合理的倉庫,另一方面是如何做到智能調度,優化配送時效和各方面成本。
首先可以用機器學習模型進行銷量預測、供應商和生產商的地理位置、運輸經濟性等進行充分的優化與學習,從而給出接近最優解決方案的選址模式。其次是車輛路徑規劃,通過TMS+算法+動態規劃實時跟蹤交通信息,以及調整運輸路徑,就是把哪里的活、什么樣的活、派給什么樣的車,物流配送的成本和效率做到最優。
接下來,我們往更細、社會物流總費用占比最大(2016年運輸費用占53.6%)的運輸層面來看,如何做到智能調度,如何對車輛進行智能化管理?
這其中會涉及一個車聯網平臺(運輸車輛定制的管理平臺),可以通過車載通訊設備和系統對人、車、貨進行智能化管理。一方面,可以保障行車安全,使整個運輸透明化;另一方面,通過與場站管理、指揮調度等系統的連接,實現業務全程管理的可視化。
車聯網是貨車和物流智能技術應用發展的產物,近年國內車聯網的發展勢頭迅猛,各家車企都在著力開發。2009年陜汽就推出了天行健車聯網系統,隨后又有了紅巖杰時達車聯網、福田iFoton車聯網、重汽智慧通車聯網等等,也有專注于物聯網技術公司開發的系統,譬如物流圈內有名的G7。
G7從2010年開始為物流行業提供Saas服務,是以智能終端為基礎,將智能化技術應用到物流領域,實時感知及監控物流運輸全程,改變傳統運營模式,打造的一個智慧物聯網平臺。其系統可以根據企業需求,對車隊司機的駕駛行為、車輛狀況、油耗、駕駛員狀態等進行全程實時可視化監控,預知在途風險,并連接云端服務進行及時管理干預,大幅降低事故率。同時,通過比對車輛、車隊和行業大數據,可實現自動建立班線管理任務、自動識別車輛停靠站點、自動判斷行駛進展等智能化運營功能,提升管理效率,大幅減低人力成本。
繼18日剛拿到7000萬美元戰略融資后,在兩天后的2017G7伙伴大會上,G7連發三大戰略性產品,而且這三個產品都離不開人工智能、大數據、共享。
1)G7-007智能化車隊管理系統,這是基于G7大數據,借助國際領先的Argus智能算法,預知車隊運行途中安全風險及延誤風險,幫助車隊施行智能化時效、安全、成本的管理;
2)一路通,這是基于G7優質客戶豐富的大數據,讓優質客戶享受信用過路、信用加油等物流新金融專屬服務,助力物流車隊融通資金、降低成本,推動車隊迅速成長;
3)智能掛車,借助掛車出廠時所帶傳感器+云端算法的智能掛車系統,在快運快遞、危化、冷鏈、中置軸轎運車及掛車列車等細分領域,實現了掛車運輸管理全程可視,安全行駛,智能調度,共享協作,其位置、溫度、載重、防側翻、遠程鎖車、胎溫胎壓六大智能數據能力,將市場上大量分散的掛車被有效地集中管理,實現運力的最大化釋放。
從發布的三個產品可以看到,G7的功能未來是通過智慧物聯網來管理車,來鏈接一切卡車和卡車司機的需求,智能化設備不斷地采集自己的數據上傳到云端,讓我們知道貨物、車輛、司機那個時候的狀態。結合智能化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在每一個具體的場景里形成一個屬于自己的貫穿前后的業務閉環,產生用戶價值。
還有,隨著G7與掛車和車企業的合作,雙方的數據進行互聯互通,這也代表著能掌握著更多的數據。就有機會把這些設備做得更標準化,更有價值,就可以把資產管理的效率能進一步提升。而這些價值可能來自于下一代的技術創新做儲備,比如汽車、貨車的自動駕駛技術。
這正是G7的核心發展路徑找準需求,規劃閉環的場景,結合智能化技術,將數據牢牢握在手中,把云端服務變成真正有價值的一個智能服務的基礎,進一步進行企業優化升級。
當然隨著人工智能發展,除了設備的互聯互通之外,車輛和設備也可能裝上人腦芯片,人腦芯片具有自我計算和決策能力。比如安上芯片的貨運車輛可以自動計算車廂里剩余多少空間,哪個部件壞了,什么時候需要維修。芯片之間可以相互聯系,所以車輛可與配送中心自動安排裝卸時間、與維修中心自動安排修理時間。在這樣一個小范圍內,它們自動決策,自動檢測,自動修理,很多活動都可以自動按流程去排序。未來這些都是大有想象空間。
物聯網+AI的企業在物流行業價值巨大
在人工智能的大力推動下,物流行業正在經歷智慧化、科技化轉型的巨大時代變革,新一代智慧物流產業版圖已經展開。而隨著ABC時代的來臨,算法型企業的價值將會重新被評估。
根據IDC預測,到2020年,基于平臺參與度、數據價值以及客戶參與度的指標將會占到企業價值評估的75%以上。
在以往,一家企業的估值很大一部分是由它的資產和經濟價值定義的,而在未來的算法型的企業,價值關鍵來源變成了跟客戶的互動,變成了能夠體現其獨特需求的數據,變成了用獨特解決方案滿足這些需求的能力。
將數百萬消費者與數百萬提供者連接到一起的能力代表了信息交易成本的一個根本性變化。平臺運營并非在沒有資產的情況下運營,只是資產不再是價值創造的基礎這個基礎現在已經變成了平臺參與、數據價值以及客戶參與。
所以,在這個ABC時代里,誰能充分儲備物流數據,及時做出響應,搭建好智能物流的基礎框架,把自動化和數據驅動學習引入到核心的決策過程當中,建立算法型的企業,誰就能在物流行業催生出新的獨角獸公司。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END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1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8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8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46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