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國內電商成就了一批快遞龍頭企業;未來五年,跨境電商有望復刻這一路徑,成就又一批具備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跨境物流龍頭。
不得不承認,從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中國跨境電商出口逆勢崛起。隨著海外消費者購物習慣逐漸線上化,以及我國政策環境對跨境電商的大力推動,跨境電商步入規模化成長階段。
據測算,2020年跨境電商B2C出口物流收入預計達3395億元,未來四年有望保持30%的增速,2024年有望突破9000億元。
商流和物流的關系相輔相成,跨境商流井噴之下,必然要有相應的跨境物流做配套,才能支撐起商流的持續增長。商品流通渠道的變革,必將帶動物流格局的重塑。
從交易規模和包裹量看,跨境電商已經步入具備規模效應的成長期,其體量已經足夠支撐跨境物流的高速發展與技術升級。
對于跨境電商,從空間看,出口滲透率低于16%,海外網購滲透率低于20%,提升空間較大。從趨勢看,跨境電商增速遠高于過去五年的平均增長速度以及外貿整體增長水平,成為出口增長新的動力。從數量上看,根據天眼查APP的數據,2020年僅上半年,新增跨境電商企業數量達到2356家,從供給端體現行業的爆發式增長。發展中國家或將成為跨境電商市場的重要增量。
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用戶規模、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跨境物流行業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作為跨境電商產業鏈中的重要環節,跨境物流必然呈現高成長態勢。
跨境物流無疑是正處于一次巨大的機遇之中,而影響這場機遇的就是海外電商滲透率的持續提升。
在跨境電商中,B2C跨境電商發展迅猛,去年市場規模約2萬億,按照20%的B2C跨境電商物流費率,測算國內物流企業真正可獲取的B2C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規模約2000億元。
2020年“9810”監管代碼以及相關政策的落實都會加快跨境電商B2C出口的發展,推動行業規范化,集中化。隨著跨境電商越來越成為我國重要的外貿方式,B2C跨境電商增長將占絕對優勢。
B2C跨境電商通過縮短分銷鏈路,直接向海外電商供貨銷售,更具成本優勢,從而使得國內跨境電商能充分分享海外電商滲透率帶來的海量訂單紅利。電商滲透率的持續性,直接決定了與之密切相關的跨境物流公司的增長潛力。
目前B2C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可類比10年前國內快遞市場,短中期享受成長紅利,長期走向寡頭。
對于跨境物流,政策紅利也在釋放,近年,跨境物流政策迭出,無論是“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還是“雙循環”,都與跨境物流密不可分。中歐班列運力的提升也為跨境物流公司的發展提供了長期利好。
近十年以來的跨境物流市場,運營模式落后、行業極度分散,國內貨運代理公司更是難以直接獲客,跨境電商的爆發催生的機會,讓中國物流人們看到了曙光。
跨境物流成為各大物流企業競相追逐的焦點,國內物流快遞大鱷,原貨運代理,國際物流公司紛紛落子跨境物流。跨境物流行業的競爭格局將發生變化,步入規模化成長軌道。
如何從國內物流快遞的紅海中突圍,順豐、中通、菜鳥等國內快遞企業都不約而同將目光鎖定海外,而跨境電商的發展,促進了這一趨勢。
快遞巨頭們以合資方式、輕資產的模式布局海外,一方面可以快速拓展新業務,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擴大國際業務的影響力。
過去一年,跨境物流行業的競爭格局發生了變化,快遞巨頭們紛紛調整戰略,布局海外倉,加速其國際化進程。由于跨境電商的發展,將迎來商流、物流的共振,從而誕生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中國跨境物流龍頭,快遞巨頭們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國內物流布局跨境,而UPS、FedEx等跨國物流巨頭也緊盯中國市場,布局國內跨境物流,但都水土不服而黯然離場。
早在1986年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PDHL)與中國對外貿易運輸集團總公司各注資一半共同成立了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專注發展國際限時快遞以及全球范圍的文件和包裹快遞。此后幾年UPS、聯邦快遞也曾與中外運集團進行過短暫的聯姻,但實際效果都不理想。
今天的跨境電商物流是寬賽道,可分為總包商和分包商,總包商整合各環節物流資源直接對接客戶,而分包商對接總包商,專注不同細分環節。
目前行業已經涌現了多家營收體量50億元+的物流總包企業,而專注跨境物流多個或者單個環節的物流分包商也保持較快增長。
能在長跑中持續突圍的跨境電商物流公司,既需要搶先布局核心資源,聚焦產能升級,也需要具備整合資源的能力。
除了內生的增長,中國跨境物流企業也開始擁有更高遠的視野、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因此外延式的增長也必然會同時發生,在政策的支持下,資本已逐漸開始布局有端到端物流能力的跨境物流企業。
跨境電商出口物流分為直郵和海外倉兩種模式,出口海外倉是指境內企業將出口貨物提前通過跨境物流送達海外倉,交易發生后商品從海外倉送達消費者;直購出口是指境外個人進行跨境交易后,商品從境內發貨,經海關、干線、國際快遞等環節抵達國外消費者。
出口直郵中,郵政占比自2019年10月的86%逐步下滑到2020年11月的51.8%。而三方物流企業在出口直郵中的包裹量占比提升至39%。目前,海外倉的增長也很快,憑借配送時效快、運輸成本低等優勢,海外倉業務已成為當下眾多跨境物流企業的新發展點。
不論是哪種模式,只有聚焦核心節點、抓住優質貨源,形成獨立品牌,才能充分實現規模效應、網絡效應、平臺效應。
跨境電商對物流服務的時效要求相應更高,擺在跨國物流公司眼前的現實難題,也是我國物流企業布局跨境物流要面臨的問題,需要對不同國家的政策和文化有很深的了解,同時,跨境電商對物流的覆蓋率、時效性要求會越來越高,具備效率優勢的第三方物流有望加速滲透。
由于國內跨境物流的發展,整個物流鏈上的核心利潤環節從海外物流企業手中回歸到中國本土物流企業手上,中國跨境物流企業走向全球化成為必然。這標志著中國跨境物流企業的行業紅利期已經到來,中國正在從出口大國逐漸轉變為出口物流強國。
實際上,物流和商流的關系始終是相輔相成,物流效率也是跨境電商出口的重要保障。
1、跨境物流集中度較低,成為行業痛點
伴隨著跨境電商物流市場需求的迅速增長,跨境電商物流行業的痛點也逐漸凸顯出來,主要表現為行業集中度較低,根據《2021中國跨境電商物流行業藍皮書》顯示,綜合排名前10位龍頭企業2020年營收總額約為410億元,僅占市場總額的2%。
B2C跨境電商物流行業復雜性大于國內快遞、規模效應強于傳統外貿物流,需要跨境物流行業加速整合。
由于跨境電商物流參與主體分散,中國物流商的海外服務網絡體系搭建能力薄弱,目前仍存在成本、速度、清關、追蹤、丟失、退換等六大主要痛點,成為跨境物流重災區。
當前B2C跨境電商物流市場的景氣度和行業競爭格局類似于10年前的國內快遞行業,參照國內電商市場催生了順豐及通達系快遞強手,相信在電商物流蓬勃發展下,行業從分散向集中發展,頭部企業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我們相有理由相信,未來五年,跨境物流企業里將會成長一批具備國際影響力的物流品牌。
2、跨境電商,跨境物流帶動中國品牌出海
“中國制造”已經逐漸擺脫簡單重復代工的標簽,邁入品牌化發展的新階段。跨境電商物流既保障了“中國制造”出海的效率,也將跟隨品牌延展業務邊界,順勢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過去,由于大部分跨國公司的代工廠在物流上缺乏話語權,整個行業的大部分利潤被國外的貨運公司賺取,中國跨境物流只能承接一些其他海外同行的余尾。
跨境電商打破了傳統外貿的渠道壁壘,增強產品力對品牌力的傳導,帶動中國品牌出海。跨境電商通過去中間化,重塑中國品牌的海外渠道力,同時,商流話語權的增強也帶動中國物流企業擴大服務半徑,加快全球化布局,打開成長空間。
隨著B2C跨境電商發展,越來越多國內品牌直接入住國外知名電商平臺,實現對海外客戶的銷售,通過更高性價比、更優質的服務質量正在逐步走向海外。
跨境電商讓中國商家自主選擇物流商,帶動中國物流全球化。伴隨商流信息壁壘的打破,上游制造商的話語權增強,國內跨境物流企業將跟隨品牌延展業務邊界,突破全球化進程。過去十年,國內電商成就了一批國內消費品牌,同理,未來五年,跨境電商將成就一批具備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品牌
3、跨境電商的新變化、新模式對跨境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跨境物流產品,從單一港口城市到全港口及國際重點市場的覆蓋、從單一物流產品到全物流產品的轉型,涵蓋國際物流全場景。
國內電商物流在數據、運營、產品、品牌上的積累補足了跨境電商物流的能力基礎。重資產者:布局海外倉庫,吸引產業集群創造規模效應;輕資產者,靠報關、運貨資源形成粘性。
中國政府推出的各項政策都在積極鼓勵中國跨境物流海外倉布局。因此,海外倉在平臺、賣家、政府的三方推動之下,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向好。
跨境電商及物流基于4G技術,是國內電商及物流的空間延伸。跨境物流是一個鏈條長且環環相扣的服務行業,全鏈路數字化平臺就是那把開啟跨境物流下一個時代的“金鑰匙”。
總之,對跨境物流來說,大發展是鐵板釘釘之事,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在數字化轉型和直客發展方面會面臨挑戰;長期在全球化、并購后整合方面會面臨管理的挑戰。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3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7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665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20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9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1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