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消息,據36氪報道,上海幾何伙伴智能駕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幾何伙伴”)已完成總額近4億人民幣的Pre-A系列輪融資。其中,Pre-A1輪由經緯中國獨家投資;Pre-A2輪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領投,百度風投、經緯中國跟投;Pre-A3輪由天使輪股東矽力杰(芯嵐微)、耀途資本、新余逸何(博潤、博物)追加投資,經緯中國繼續加持,新投資人普華資本跟投。本輪融資主要用于加速量產新一代架構的自動駕駛軟硬件集成系統。
幾何伙伴成立于2018年10月,基于機器感知和深度學習,采用“低成本、車規級、高可靠、易量產”的技術路線,為L2-L4級自動駕駛提供“融合感知+智能決策”軟硬件集成系統。具體來說,該公司用自主研發的4D毫米波成像雷達,代替傳統的毫米波雷達,實現動靜態目標的空間信息感知,達到類激光雷達的效果,再加上可見光視覺、紅外成像等多傳感融合,形成全天候全時段的感知模塊;同時,該公司還自主研發了集“感知、規劃、決策、控制”為一體的全棧式自動駕駛系統軟件與整體解決方案,實現“軟件定義汽車”。
幾何伙伴曾在2019年1月完成6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ARM中國生態產業基金領投,矽力杰、耀途資本、新余逸何等跟投。該公司核心團隊成員來自航天、華為、上汽、大疆、日本電裝等,在自動駕駛和雷達系統領域有多年豐富經驗。
幾何伙伴CEO薛旦告訴36氪,早在2017年前后,北美福特、通用等主機廠就開始研究低成本的感知融合方案。在諸多車載傳感器中,相機可以成像,但成像效果受制于天氣、光照條件和視覺測距精度;傳統毫米波雷達能提供點坐標和速度信息,但無法提供空間信息(動靜態目標的輪廓、行為和形態)。如果毫米波雷達也可以成像、輸出點云信息,就可以和相機形成像素級的融合,在獲得高質量環境感知信息的同時,大大降低成本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9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3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5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3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3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0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2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39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